帳號:guest(18.116.85.7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吳健榮
作者(英):Wu, Chien-Jung
論文名稱(中):臺灣媒體中的「民主聖地」:記憶與認同的比較分析,1970s-2010s
論文名稱(英):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of Taiwanese Media Narrativ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Memories and identities(1970s-2010s)
指導教授(中):藍適齊
指導教授(英):Lan, Shi-Chi
口試委員:黃仁姿
潘宗億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民主化論述地方記憶認同黨外運動
英文關鍵詞:DemocratizationidentitymemoryplaceTangwai Movement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001309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5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臺灣的「民主聖地」從何而來?1970年代後期黨外政治菁英為訴求民主化改革的共識動員,以「民主聖地」為政治符號的神聖化,逐漸架構起以地方為對象,透過媒體論述或人物、事件在特定空間的活動將象徵具體化的民主化記憶,以之凝聚其支持者反對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的集體認同。但此後隨著藍綠各陣營的政治精英和社會之多重互動,民主聖地逐漸地民間化與官方化(以地方政府為主力)並行,並經由媒體論述、儀式紀念和物質空間等形式,發展出多元的認同詮釋。自1990年代起,國民黨的政治菁英在選舉過程中為爭取最大程度的民眾支持,也會重組民主聖地意義為選賢與能、世代輪替及政黨輪替等不同意涵。迨2000年以後,除了越來越多批評地方上民主聖地蒙羞的種種弊端以外,民間人士或團體亦會援引「民主聖地」詞彙來強化或批判地方民主聖地之名。於是,觀之民主聖地的建構歷程,政治菁英著眼於號召群眾支持的政治資本,地方政府卻是用來創建地方共同體和推展觀光,民間團體則以文資保存作為主幹,並希望擴展公民參與。
民主聖地以行政區和地景空間為指涉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或有含括,其扣連傳統的民主化記憶形式則可析分為英雄論述、反抗論述、選舉論述及民主化地景四者。經由政治菁英與政治社會行動者之間的互動,民主聖地有可能從政治認同逐漸擴及地域群體的文化、身分意識,在民間社會的積極參與下發展為地方認同的重要部分者,如宜蘭縣和嘉義市,而高雄地區和臺南地區則需要更多來自民間社會參與的記憶形構。此外,民主聖地的空間記憶突顯了民主化地景的公共性和神聖性,以及管理者或使用者對空間意義的創造與競奪。艋舺龍山寺、新竹天公壇和中正紀念堂率皆如是,而嘉義市中央噴水池圓環結合許世賢和選前之夜的歷史記憶更是認同民主聖地嘉義市的雙向構成。不過,民主聖地也需要警覺政治菁英的政治資本利用,以及地方政府由上而下的偏好建構,以避免對民主理念的權威迷思和窄化詮釋。
This thesis tracked the unique emergence of "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in Taiwan. "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were sanctified political symbols of memory about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it was used to oppose the authoritarian party-state system of the KMT by political elites of the Tangwai(黨外)from late 1970s. With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ous political elites and society,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were gradually popularized and officialized(local government as the main force) through media narrative, memorial ceremonials, and physical spaces. To gain more support in elections, political elites of the KMT have reorganized meanings of "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into selections of worthy and ability, generational rotation, and party rotation since 1990s. After 2000,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lso strengthened or criticized "places" what was called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for their own purpos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political elites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capital that called for the support of the masses, local governments emphasized the shaping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promoted tourism,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hoped to promote civic participation.
According to opposite books and magazines(黨外書籍雜誌), newspapers, and commemorative texts,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refers to administrative areas and landscape spaces. The formation of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included four categories: heroic narrative, resistant narrative, elective narrative and democratized landscape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civil society has enabled "Places of Sacred Democracy" to an important part of local identity, such as Yilan and Chiayi City. However, Kaohsiung and Tainan still need more memory and narrative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civil society to do so. In addition, memories of democratized landscapes highlighted publicity and sacredness of spaces, as well as creations and competitions of meanings of spaces by managers or users. Lungshan Temple, Tiangong Temple(新竹市天公壇),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and the Central Fountain of Chiayi City were all examples.
第一章 緒論 1
一、 問題意識 1
二、 研究回顧 2
(一) 「民主」與「聖地」 2
(二) 臺灣的民主聖地研究 7
三、 研究方法 9
(一) 理論視角 9
(二) 研究範疇 23
(三) 史料來源 24
(四) 章節架構 27
第二章 臺灣民主聖地的出現 29
第一節 1970年代的選舉參與、黨外運動與民主聖地 29
一、 黨外政治空間的突破與「民主聖地」論述之可能 29
二、 黨外論述與報刊論述的時間差 34
第二節 民主聖地的情感論述與「地方」特色 38
一、 以神聖傳統凝聚情感認同的民主聖地 38
二、 報紙媒體以行政區和地景空間為對象的論述 43
小結 54
第三章 英雄論述與民主化地景:政治菁英與社會之互動 58
第一節 宜蘭縣 58
一、 黨外與民進黨的歷史論述:民主化人物系譜 58
二、 政治菁英與媒體論述:政治資本與塑造地方認同 60
三、 民主化地景: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建構 67
第二節 嘉義市 71
一、 黨外與許家班的歷史論述:民主化人物與地方派系 71
二、 政治菁英與媒體論述:政治資本與城市認同塑造 74
三、 民主化地景:地方政府與民眾參與的建構 80
小結 90
第四章 反抗論述與選舉論述:黨政菁英的踵事增華 94
第一節 高雄地區 94
一、 黨外與民進黨的歷史論述:民主化事件 94
二、 政治菁英與媒體論述:政治資本框架的記憶與認同 97
三、 民主化地景:城市發展策略中的妝點 106
第二節 臺南地區 110
一、 民進黨的歷史論述:反對經驗的延續 110
二、 政治菁英與媒體論述:政治資本與選舉神話 111
三、 民主化地景:待建構的「地方化」 114
小結 117
第五章 民主聖地的空間記憶 120
第一節 政治神聖化對宗教空間神聖性的挪用 120
一、 艋舺龍山寺 120
二、 新竹市天公壇 128
第二節 從政治性權威到政治性顛覆的場域 131
一、 中正紀念堂 131
小結 137
第六章 結論 140
附錄 147
表 4、「臺灣新聞智慧網」和「聯合知識庫」收錄各報時間與起訖年代 147
表 5、宜蘭縣縣長、省議員和臺灣省長、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分析 148
表 6、嘉義市市長、縣∕市省議員和臺灣省長、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分析 150
表 7、2001、2004、2008年嘉義市區域立委候選人陣營得票率分析 152
表 8、高雄地區縣市長、省/市議員和臺灣省長、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分析表 154
表 9、臺南地區縣市長、省議員和臺灣省長、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分析表 157
表 10、1978-2019年臺灣書籍、報刊雜誌標題使用「民主聖地」整理表 160
徵引書目 166
一、 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66
(一) 黨外書籍 166
(二) 黨外雜誌 166
(三) 報紙 167
(四) 政府公報或檔案 167
(五) 專書 168
(六) 旅遊或展覽書冊 170
(七) 時論雜誌、專刊 171
(八) 口述歷史、傳記、回憶錄及紀念集 171
(九) 方志、廟志 172
(十) 期刊論文或學術論文集 172
(十一) 學位論文 174
(十二) 文字資料 175
(十三) 網路資源 175
二、 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176
(一) Books 176
(二) Papers 177
一、 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 黨外書籍
1. 吳哲朗編著,《余登發七八生日會記實》,臺北:三榮美術印刷,1979,30-31,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2. 林義雄、姚嘉文,《虎落平陽?──選戰!官司!郭雨新》,臺北:高山彩色印書,1977,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3. 姚嘉文、林義雄,《古坑夜談:雨傘下的選舉》,臺北:著者自印,1978,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二) 黨外雜誌
1. 《人權論壇》,臺北:人權論壇雜誌社,1986,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2. 《八十年代》,臺北:八十年代雜誌,1981-1982,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3. 《民主人》,臺北:民主人雜誌,1983-1985,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4. 《民主平等》,臺北:不詳,1985,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5. 《民進周刊》,臺北:民進雜誌,1987。
6. 《自由時代》,臺北:自由時代週刊社,1985-1989,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7. 《政治家》,臺北:政治家雜誌社,1981,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8. 《美麗島》,臺北,美麗島雜誌社,1979,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9. 《美麗島週報》,洛杉磯:美麗島雜誌社,1980,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典藏。
10. 《夏潮論壇》,臺北:夏朝論壇,1983,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1. 《第一線》,臺北:第一線周刊社,1986,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2. 《新竹事件一九八五選舉總檢討》,臺灣:時間不明,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3. 《新潮流叢刊》,臺北:新潮流叢刊社,1984,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4. 《雷聲》,臺北:雷聲雜誌社,1984。
15. 《領先叢刊》,臺北:領先叢刊社,1986,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6. 《縱橫》,新北:縱橫月刊,1985。
17. 《關懷》,臺北:關懷雜誌,1984,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18. 《顯微鏡》,臺北:顯微鏡雜誌,1979,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三) 報紙
1. 《中央日報》,不明;臺北:中央日報社,1995-2005。
2. 《中國時報》,臺北:中國時報社,1980-2015。
3. 《中華日報》,臺南:中華日報社,2005-2019。
4. 《正氣中華》,金門:正氣中華日報社,1961。
5. 《民生報》,臺北:民生報社,2000-2004。
6. 《民眾日報》,高雄:民眾日報社,1980。
7. 《自由時報》,臺北:自由時報社,2013-2019。
8. 《自立晚報》臺北:自立晚報社,1977-1982。
9. 《經濟日報》,臺北:經濟日報社,1968-2002。
10. 《聯合副刊》,臺北:聯合報社,1952-2013。
11. 《聯合晚報》,臺北:聯合晚報社,1988-2015。
12. 《聯合報》,臺北:聯合報社,1968-2019。
13. 《蘋果日報》,臺北:蘋果日報出版發展公司,2009-2018。
14. 〈臺灣省各縣市第五屆省議員候選人得票數〉,《中央日報》(臺北,1972年12月24日),版頁不清,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數位典藏。
15. 〈縣市長省議員北市議員候選人得票統計〉,《中央日報》(臺北,1977年11月20日),第3版。
16. 〈臺灣省第九屆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統計臺灣省第七屆省議員候選人得票統計臺北市第四屆市議員候選人得票統計高雄市第一屆市議員候選人得票統計〉,《中國時報》(臺北,1981年11月15日),版頁不清,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數位典藏。
17. 〈縣市長省市議員選舉開票結果統計表〉,《聯合報》(臺北,1985年11月17日),版頁不清,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數位典藏。
18. 〈三項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得票統計表〉,《臺灣新生報》(臺北,1985年12月04日),版頁不清,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數位典藏。
19. 〈三項公職選舉候選人得票統計〉,《中央日報》(臺北,1989年12月4日),版頁不清,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數位典藏。
(四) 政府公報或檔案
1. 〈「打狗水道淨水池」、「三塊厝火車站」、「西子灣蔣介石行館」為高雄市市定古蹟,「柯旗化故居」、「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為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市政府公報》,夏字第7期(高雄,2004年4月9日):72。
2. 〈公告本市歷史建築「舊嘉義市公所」〉,《嘉義市政府公報》105.12(嘉義市,2016年11月16日):35-36。
3. 〈公告指定「艋舺龍山寺」為國定古蹟,自即日生效〉,《行政院公報》,24.217(臺北,2018年11月12日):51958-51960。
4. 〈司法、預算及決算兩委員會聯席會議[SP]審查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第十組關於法務部及所屬主管收支部分(含監所作業基金) 〉,《立法院公報》,91.3(臺北,2001年12月12日):299-300。
5.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函:臺南市市長賴清德違法失職案,經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申誡〉,《行政院公報》,21.216(臺北,2015年11月18日):48499-48584。
6. 〈施性忠之涉訟案件,惟恐行政當局介入審判等事項〉,《立法院公報》,73.53(臺北,1984年7月4日):47-49。
7. 〈新竹市長施性忠涉訟案件應早日審判等事項〉,《立法院公報》,73.77(臺北,1984年9月26日):85-88。
8. 「總統陳水扁出席『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2007年5月19日),〈陳水扁總統數位照片〉,《陳水扁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10-030204-00004-282。
(五) 專書
1.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
2.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苦悶的臺灣》,臺北:前衛,1999。
3. 王御風,《臺灣選舉史》,臺中:好讀,2016。
4. 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臺北:五南,2016。
5. 民眾日報社編,《美麗島事件始末》,高雄:民眾日報出版部,1980。
6. 皮耶.諾哈(Pierre Nora)等,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I)》,臺北:行人,2012。
7. 任育德,《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新北:稻鄉,2008。
8. 伊迪絲.漢彌爾頓(Edith Hamilton)著;余淑慧譯,《希臘羅馬神話:永恆的諸神、英雄、愛情與冒險故事》,臺北:大雁文化,2015。
9.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1998。
1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臺北:行政院研考會,2003。
11. 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2. 何來美,《臺灣客家政治風雲錄》,臺北:聯經,2017。
13. 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臺大出版,2016。
14. 李伯元,《風城保衛戰:新竹市第四屆市長選戰風雲錄》,臺北:允晨,1994。
15. 李昌憲著;非馬(William Marr)、戴珍妮(Jane Deasy)譯,《愛河 Love River:李昌憲漢英雙語詩集》,臺北:秀威資訊,2018。
16. 李乾朗研究主持,《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1992。
17. 林佳瑋等著,《叛民城市》,臺北:公共冊所,2015。
18. 保羅.利科(Paul Ricoeur)著;李彥岑、陳穎譯,《記憶·歷史·遺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17。
19. 施添福總編;吳連賞編;吳育臻撰,《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 嘉義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20. 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衛城,2013。
21. 若林正丈,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2014。
22. 凌宗魁著,鄭培哲繪,《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新北:遠足文化,2016。
23. 高雄市議會編,《高雄市議會第7屆第3次定期大會議事錄(下)》,高雄:高雄市議會,2008。
24. 張富忠、邱萬興,《綠色年代──臺灣民主運動25年(上冊)1975-1987》,臺北:INK印刷出版,2005。
25. 張蒼松,《典藏艋舺歲月》,臺北:時報文化,1997。
26.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7.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亞等撰,《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
28.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桃園:中央大學,2013。
29. 陳世宏、張建隆等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新北:國史館,2001。
30. 陳麗華,《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臺北:臺大出版,2015。
31. 程玉凰、李福鐘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四):國會改造》,新北:國史館,2001。
32. 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三聯書店,2006。
33. 馮亞琳、阿斯特莉特·埃爾(Erll Astrid)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4.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1996。
35. 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中華民國四十年至八十年》,臺北:聯經,1991。
36. 黃國禎,《解構宜蘭經驗:邁向想像的地方認同──1990-2000》,臺北:著者自印,2002。
37. 黃烱明等採訪,《民主臺灣的彰化推手》,臺北:允晨,2017。
38. 黃煌雄,《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臺北:玉山社,2006。
39. 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2019。
40. 楊立傑、莊勝鴻,《認識民進黨萬用電話簿》,臺北:商周,2001。
41. 葉姿麟,《雙城生與死》,臺北:時報文化,2016。
42. 董翔飛編,《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下篇)》,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
43.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2011。
44. 廖風德,《宜蘭歷史與蘭陽精神》,臺北:著者自印,1995。
45. 臺灣省選舉委員會編,《臺灣省第七屆省議員第十屆縣市議員第九屆縣市長第九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選務實錄》,南投:臺灣省選委會,1982。
46. 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臺北:聯經,2014。
47.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48. 璐蒂泰鐸著;鄭純宜譯,《變遷中的正義》,臺北:商周出版,2001。
49.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2015。
(六) 旅遊或展覽書冊
1. 王潔雯著;凌子曜、戴重芳攝,《出遊宜蘭》,臺北:天下遠見,2002。
2. 周渝珠,《高雄捷運美麗島站O5/R10公共藝術:光之穹頂風、火、時間導覽手冊》,高雄:高雄捷運公司,2008。
3. 房婧如編,《尋訪許世賢博士─跟隨「女性先驅」許世賢博士足跡的時空之旅》,嘉義市:嘉義市府文化局,2016。
4. 柯焜耀等,《搭捷運玩台北高雄(13-14版)》,新北:宏碩文化,2013。
5. 范情等著,《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臺北:女書文化,2006。
6. 黃文博,《樹王公傳奇:臺南縣珍貴老樹的源流與掌故》,臺南:臺南縣政府,1995。
7. 葉振輝、周平德撰;陳碧鈴執編,《美麗島事件在高雄特展專輯》,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1999。
8. 詹閔旭等,《諸羅文化誌》,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15。
9. 賴萬鎮總編,《嘉義228美展》,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0。
(七) 時論雜誌、專刊
1. 田麟,〈風波〉,《自由中國》,2.7(臺北,1950.04):235-237。
2.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主之春──美麗島事件40周年專刊》(臺北,蘋果日報社,2019.12),36-38。
3. 吳心柳,〈西柏林市長威里.布蘭特〉,《文星》,5.6(臺北,1960.04):1-4。
4. 胡珍妮著,薛繼光攝,〈龍山寺──神聖與世俗的競技場〉,《光華雜誌》,20.3(臺北,1995.03):43-51。
5. 夏鑄九,〈解讀中正紀念堂〉,《雅砌》,4(臺北市:華尚文化事業,1990):52-55。
6. 張力行,〈「解放區」,香港,自由中國(上)〉,《自由中國》,4.1(臺北,1951.01):13-15。
7. 喻嘉濱,〈包袱〉,《自由中國》,2.10(臺北,1950.10):345-347。
8. 廖世冠,〈被綁架的「民主聖地」〉,《生態臺灣》,10(臺中,2006.01):45-46。
9. 劉世超,〈從蘇俄發射人造衛星談到自由世界的科學組織〉,《自由中國》,17.10(臺北,1957.11):302-304。
10. 編者,〈高雄 幸福港都 啟航!〉,《遠見雜誌》,265(臺北,2008.07):不撰頁數。
11. 賴瑞鼎,〈「民主聖地」的期待〉,《蘭陽溪》,1(宜蘭,1994.05):16-17。
12. 選情探子,〈民意要求大團結〉,《中國報導》,226(臺北,1977.11):4-13。
(八) 口述歷史、傳記、回憶錄及紀念集
1. 不撰作者,《艋舺龍山寺建寺二百八十周年紀念專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艋舺龍山寺,2019。
2. 王玉靜主編,《蔣渭水紀念文集》,新北:臺灣研究基金會,2006。
3. 阮愛惠主編,《大時代的故事:臺灣第一位黨外縣長余登發》,臺北:前衛,2019。
4. 紀展南,《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傳奇》,嘉義市:張進通許世賢基金會,2007。
5.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1999。
6.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時報文化,1999。
7. 康原、施並錫,《施並錫 : 魅力刀與彩筆誌》,臺中:晨星,2015。
8. 康寧祥述;陳政農編,《臺灣,打拚: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2013。
9.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6。
10. 張炎憲、溫秋芬主編,《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臺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6。
11. 郭惠娜、林衡哲編,《郭雨新紀念文集:臺灣民主傳教士》,臺北:前衛,1988。
12. 陳增芝,《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臺北:玉山社,2017。
13. 彭瑞金,《臺灣野生的政治家:余登發》,臺北:時報文化,1995。
14.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臺北:時報文化,2015。
15. 嘉義市玉山文化協會,《許世賢博士紀念集》,嘉義市:張進通許世賢文教基金會,1997。
16. 綠色小組策畫,《永遠的老縣長:余登發》,不詳:余政憲余玲雅聯合服務處,1989。
17. 韓國棟,《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臺灣主體教育之路》,臺北:時報文化,2016。
18. 蘇南成口述:薛文鳳、劉阿蘇編整,《大頭市長蘇南成:南北縱橫紀實》,臺南:蘇南成,2014。
(九) 方志、廟志
1. 李信成,《宜蘭市志·政事篇》,宜蘭:宜蘭市公所,2004。
2. 唐麗淑總編,《金闕歲月細說香火──新竹天公壇誌》,新竹市:天公壇,2014。
3. 張永堂總編,吳密察等,《新竹市志·選舉志(卷六)》,新竹市:新竹市政府,1997。
4. 陳淳斌纂修,王明燦分修,《嘉義縣志‧卷四‧政事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2009。
5. 劉克明編,《艋舺龍山寺全志》,臺北:臺北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1951。
6. 蔡淵洯編纂,《嘉義市志(卷五)政事志(上)》,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7。
7. 戴寶村,《臺灣全志(卷四)黨團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十) 期刊論文或學術論文集
1.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臺北,2009.04):1-24。
2. 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收入於中研院近史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249-274。
3.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臺北,1996.09):147-184。
4.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北京,2001):136-147。
5. 何明修,〈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刊》,7.1(臺北,2010.03):1-30。
6. 何義麟,〈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收入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169-205。
7.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臺北,2008.03):39-70。
8. 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臺北,2006.09):1-34。
9. 汪宏倫,〈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國史研究通訊》,10(臺北,2016.06),123-133。
10.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臺北,1997.12):1-77。
11.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2000.06):77-158。
12. 林于庭,〈戰後吳鳳形象的再建構與集體記憶的塑造(1945-1988)〉,《臺灣史學雜誌》,25(臺北,2018):3-53。
13. 翁秀琪,〈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臺北,2001.07):117-149。
14. 翁秀琪、陳慧敏,〈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4(臺北,2000.07):1-162。
15. 高郁婷、王志弘,〈暗黑記憶的文化轉生:韓國光州與臺灣高雄的人權紀念地景〉,《臺灣社會研究》,107(臺北,2017):47-95。
16. 張文隆,〈堂堂溪水出前村──郭雨新(1908-1985)逝世十週年紀念〉,《宜蘭文獻》,17(宜蘭,1995.09):101-108。
17. 張富忠,〈臺灣民主運動的分水嶺──中壢事件〉,《桃園文獻》,4(桃園,2017.09):91-102。
18. 陳春聲,〈地域認同與族群分類──1640-1940韓江流域民眾「客家觀念」的演變〉,《客家研究》,1(桃園,2006.06):1-43。
19. 黃德福、張佑宗,〈邁向三黨競爭體系?民主鞏固與臺灣地區政黨政治的變遷〉,收入於陳文俊主編,《臺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高雄:中山大學,1996),251-273。
20. 黃應貴,〈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及社會想像〉,收入於黃應貴、陳文德編,《21世紀的地方社會 : 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新北:群學,2016),1-45。
21. 楊晉平,〈康雍乾時期臺灣的鄉治〉,收入於馮明珠主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臺北:遠流出版,2011),439-490。
22. 楊瑞松,〈五四與近代中國的「空間國族化〉,收入於黃克武主編,《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臺北,秀威資訊,2019),210-230。
23. 葉浩,〈從過去的執拗低音到今天的主旋律——關於臺灣轉型正義論述的側寫〉,《二十一世纪》,159(香港,2017.02):24-38。
24.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收入於項潔主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大出版,2011),63-84。
25. 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收入於蔣竹山主編,《當代歷史學新趨勢》(新北:聯經,2019),247;247-283。
26. 鄭仰恩,〈危險記憶的轉變力量──試論二二八事件的神學意涵〉,收入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343-356
27.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臺北,1997.03):247-296。
28.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5(臺北,2003.06):195-250。
29. 戴麗娟,〈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3(臺北,2014.9):191-240。
30. 薛化元,〈「學生運動」與政治改革 —從「三月學運」談起〉,《新世紀智庫論壇》,49(臺北,2010.03):71-75。
(十一) 學位論文
1. 何致中,〈地方與認同──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2. 林竣達,〈政治主體的誕生:戰後臺灣政治論述及民主概念1970s-1980s〉,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科院政治系碩士論文,2010。
3. 梁鴻彬,〈政治變遷的地方模式──民進黨在宜蘭縣執政的個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4. 莊雅茹,〈戰後臺灣女性參政之先驅:許世賢(1908-1983)的政治生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5. 黃若淇,〈廟埕興民主─論艋舺龍山寺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1986-2000)〉,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13。
6. 黃嘉琪,〈都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轉化 : 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分析〉,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2004。
7. 黃瓊慧,〈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2008。
8. 廖淑婷,〈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臺北市都市公園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2003。
(十二) 文字資料
1. 佳里興福松宮重建委員會、福松宮管理委員會署名,《福松宮沿革誌》碑,臺南佳里,2000。
2. 陳定南紀念園區導覽摺頁,宜蘭三星,2020.02.08取得。
3. 慈林教育基金會導覽摺頁,宜蘭五結,2020.02.08取得。
(十三) 網路資源
1. 網站:[討論] 甚麼叫民主聖地? HatePolitics,批踢踢實業坊,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39262254.A.2AE.html。
2. 網站:〈紀念蔣渭水 縣長盼重現渭水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2vsClwceQ。
3. 網站:TGOS地圖協作平臺,https://www.tgos.tw/MapSites。
4. 網站:vcenter ,https://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kVjME5RPT0=。
5. 網站:中央社新聞剪報資料庫,http://210.69.89.181/CNA/www/UserLogin.jsp。
6. 網站:中央廣播電臺,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380153。
7. 網站:中央選舉委員會資料庫,https://db.cec.gov.tw/。
8. 網站: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18001695-260405?chdtv。
9. 網站:中華民國地方議會議事錄總庫,http://journal.th.gov.tw/index.php。
10. 網站:公民新聞,https://www.peopo.org/news/3233。
11. 網站: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s://law.judicial.gov.tw/default.aspx。
12. 網站:民報,https://www.peoplenews.tw/。
13. 網站:自由時報,https://www.ltn.com.tw/。
14. 網站: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資料庫, https://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72。
15. 網站: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16. 網站:桃園市政府,https://www.tycg.gov.tw/ch/home.jsp?id=9&parentpath=0,1&mcustomize=multi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511190002&aplistdn=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17. 網站:國家文化資產網──歷史建築,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90314000001。
18. 網站:國家電影中心──開放博物館,http://tfi.openmuseum.tw/。
19. 網站:張哲生,1960年臺灣選舉的珍貴影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vfSYgm_Kc。
20. 網站: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21. 網站:訪問許信良談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等, https://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kVjME5RPT0=。
22. 網站: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女性先驅─許世賢博士紀念館,http://www.cabcy.gov.tw/web/ArtZone/HsuShihHsienMemorial。
23. 網站:嘉義市選舉委員會,https://www.cec.gov.tw/cyec/menu/52fc7822-9066-45e3-9c45-27745ed1eb52。
24. 網站:維基共享資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E9%A6%96%E9%A1%B5。
25. 網站:臺灣《自由時代》周刊電子版資料庫,http://freedomera.nlpi.edu.tw/freetimekmc/ttsweb?@freetimekm。
26. 網站:臺灣新聞智慧網,http://tnsw.infolinker.com.tw/。
27. 網站:艋舺龍山寺,http://www.lungshan.org.tw/tw/03_4_4_art.php。
28. 網站:賴清德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ingte/photos/a.153672391316455/432834600066898/?type=1&theater。
29. 網站: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資料庫,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web/。
30. 網站: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ies&id=103&Itemid=256。
31. 網站: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https://udndata.com。
二、 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一) Books
1. Erik Homburger Eri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68.
2. Massey, Doreen and Jess, Pat, edited by. A Place in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Maurice Halbwachs, wrote. Lewis A. Coser, edited and trans.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Paul Connerton. How Societies Rememb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 Tim Cresswell.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6. William Robertson Smith. Lectures on the religion of the Semites: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London: Adam and Charles Black, 1894.
7.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1977.
(二) Papers
1. Ernest Renan. “What Is a Nation? (Ou'est-ce qu'une nation),” in Geoff Eley and Ronald Grigor Suny, edited by. Becoming National: A Read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1-55.
2. Jay Winter. “Introduction: War, Memory, and Remembrance,” Remembering War: The Great War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3.
3. Jay Winter. “The setting: The Great War in the Memory Boom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membering War: The Great War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7-51.
4. John R. Gillis. “Introduction: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istory of a Relationship,” in John R. Gillis, edited by.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24.
5. Pierre Nora, wrote. Marc Roudebush, trans.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 Representations, 26(Spring 1989): 7-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