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222.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卓婳
作者(英):Zhuo, Hua
論文名稱(中):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之研究—以中國大陸為中心
論文名稱(英):The Research of the Disregard of Corporate Entity Theor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land China
指導教授(中):王文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0
中文關鍵詞:公司法人格否認揭穿公司面紗公司法人格獨立股東有限責任公司債權人一人公司
英文關鍵詞: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independent corporate entitylimited liabilities of shareholderscompany creditorsone-person company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001607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公司獨立人格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是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推动投资和资本的积累,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基本法理旨在股東與公司債權人之間達成風險與權利的平衡。然而,現實中存在股東濫用公司法人格,從事不法經營,獲取非法利益,逃避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與義務等行為,嚴重侵害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破壞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秩序。有鑒於此,美國首開揭穿公司面紗制度的先河。隨後,部分英美法系及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相繼確認該制度,將其作為公司獨立人格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的例外與補充,以維護法律的公平和正義。
2005年大陸《公司法》修改,標誌著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正式確立。然而,立法規定過於原則,導致該制度在適用過程中出現司法實務難以操作和適用標準缺失等問題,嚴重影響到其實施效果。因此,為了使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真正發揮作用與價值,實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紹「公司法人格獨立制度」及「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並說明上述制度的缺陷,進而引出英美法系國家為解決此類問題而創制的「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及在大陸法體系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其次,闡述「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概念,總結其在大陸立法明文化前的嘗試,英美法系和德國的適用學說,適用該制度的構成要件、證明責任分配及法律效果;再次,介紹美國揭穿公司面紗制度的由來與發展、相關法律規定、學說見解、實踐發展趨勢及通過判例總結司法實踐中適用該制度的主要考量因素;從次,討論臺灣揭穿公司面紗制度明文化前的立法嘗試,與《公司法》第369-4條及第8條第3項的區別,相關司法實踐及臺灣立法院公報中提出適用揭穿公司面紗的7種初步判斷標準;另外,介紹大陸《公司法》第20條的立法過程,重點分析適用該制度的典型情形與特殊情形;最後,針對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再建構,就其在司法實踐中的不足,提出相應解決方法,及借鑒美國與台灣法律的建議與方向。
The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rporate ent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limited liability of shareholders are cornerstones of modern corporate laws, which promote investments,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significantly. The basic legal principles aim at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risks and righ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of companies. However, shareholders, in reality, may abuse the corporate entity by engaging in illegal activities, obtaining illegal benefits, and evading legal lia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hat they should have assumed, which seriously infringe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reditors and disrupts the normal orde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view of this,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first time attempted a system that pierced corporate veils. Subsequently, some common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acknowledged such rules and considered them as exceptions as well as supplements to the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rporate ent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limited liability of shareholders so as to maintain leg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2005, the revision of the company law in mainland China marked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 However, the overly principled legislative provisions resulted in such problems as difficulty in operation of judicial practice and lack of applicable standards in the applying process of the concept,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its implementing effects. Hence, there is a necessity to study the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 so that such a system is capable of playing its roles and value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rporate ent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limited liability of shareholders, explains the defects of the above systems,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created by common law countrie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 under the civil law system. Second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 and summarizes its attempts in mainland China’s legislative activities, the theory of application of the Anglo-American and German law systems, then the elem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burdens of proof and legal effects of such systems. Thirdly, the article reveal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the United States, plus relevant legal provisions, doctrines and opinion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actice, and crucial elements of the system in judicial practices. After tha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legislative attempt of Taiwan regarding the system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rmer and Article 369-4 and Item 3 of Article 8 of Taiwan's Company Law, relevant judicial practices and seven preliminary judgment standard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the Gazette of the Taiwanese Legislative Court. In addition,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Article 20 of mainland China's Company Law by focusing on typical and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gainst deficiencies of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entity system in judicial applications based on a reconstruction of such a system,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and directions by referring to American and Taiwan law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公司法人格獨立制度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 7
第一節 公司法人格獨立原則 7
第一項 獨立之法律實體 10
第二項 獨立之權利能力及行為能力 11
第三項 資產分割原則 15
第二節 股東有限責任原則 17
第一項 股東有限責任之概述 18
第二項 股東有限責任之表現 19
第三項 股東有限責任之功能 21
第四項 股東有限責任之制度缺陷及解決方式 24
第三節 小結 28
第三章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 30
第一節 概述 30
第二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明文化前之立法嘗試 32
第三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適用學說 35
第一項 英美法系之學說 36
第一項 德國之學說 38
第四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構成要件 40
第一項 主體要件 40
第二項 行為要件 53
第三項 結果要件 55
第五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證明責任分配 57
第一項 誰主張,誰舉證 57
第二項 一人公司:舉證責任倒置 60
第六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法律效果 62
第一項 判決效力 62
第二項 股東責任 63
第七節 小結 66
第四章 美國之揭穿公司面紗制度 68
第一節 美國法上揭穿公司面紗制度之由來及發展 68
第二節 美國法上揭穿公司面紗制度適用之實證分析 70
第一項 不當控制和支配地位(Owner/Parent Control & Dominance) 76
第二項 詐欺或不實陳述(Fraud/Misrepresentation) 79
第三項 業務、人員、辦公場所重疊(Overlap) 81
第四項 財產混同(Commingling of Fund) 82
第五項 資本顯著不足(Undercapitalization) 83
第六項 不公平(Unfairness/Injustice) 87
第七項 內部機構未發揮功能(Non-functioning) 88
第八項 未任命董事經理人、未備置表冊(Nonexistent) 88
第九項 風險承擔(Assumption of Risk) 89
第三節 小結 90
第五章 臺灣之揭穿公司面紗制度 93
第一節 臺灣揭穿公司面紗制度明文化前之立法嘗試 93
第二節 臺灣揭穿公司面紗制度明文化前之司法實踐 95
第一項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工殤集體訴訟案 96
第二項 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訴雷曼兄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案 98
第三項 小結 101
第三節 臺灣揭穿公司面紗制度之初步判斷標準 102
第四節 小結 108
第六章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具體適用 112
第一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大陸之借鑒 112
第二節 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典型情形 115
第一項 公司資本顯著不足 116
第二項 人格混同 122
第三項 公司形骸化 128
第四項 欺詐或者錯誤行為 133
第三節 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特殊情形 134
第一項 公司法人格否認適用於一人公司 134
第二項 公司法人格否認的擴張適用情形 138
第四節 小結 145
第七章 结论 150
第一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再建構 150
第一項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司法實踐中適用之不足 150
第二項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司法實踐中適用不足之解決方法 152
第三項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之美國法與台灣法借鑑 156
參考文獻 159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論著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18年版。
2. 王保樹、崔勤之,中國公司法原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澤鑒,民法總則,王澤鑒,2014年版。
4. 史尚寬,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 史際春,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4版。
6. 江平、李國光主編,最新公司法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7.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8.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與實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9. 吳弘主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法律調控,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 沈四寶,西方國家公司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 沈四寶編譯,最新美國標準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 邵慶平,公司法——組織與契約之間,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版。
13. 吳慶寶主編,權威點評最高法院公司法指導案例,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4. 宋燕妮、趙旭東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15. 周友蘇,新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6. 苗壯,美國公司法:制度與判例,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7. 於敏、楊東譯,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8. 施天濤,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2018年第4版。
19. 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出版,2002年五版。
20. 胡果威,美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 唐現傑、孫長江,財務管理,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22. 張開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3. 張新文,公司法實務與案例評析,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版。
24. 梁慧星,民法總則,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4版。
25. 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6. 葛偉軍譯,英國2006年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7. 蔣大興,公司法的展開與批判:方法 判例 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8. 趙旭東主編,新公司法制度設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9. 趙旭東,公司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第4版。
30. 劉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1. 劉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創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2. 劉俊海,<論新《公司法》中的揭穿公司面紗制度>,收錄於《公司法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3. 劉連煜,公司治理與公司社會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4. 劉連煜,公司法治理與判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版。
35. 劉連煜,<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及否認公司人格理論在我國實務之運用>,收錄於《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
36.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2018年版。
37. 劉興善,<論公司人格之否認>,收錄於《商法專論集(第二冊)》,三民書局,1982年版。
38. 賴英照,<關係企業法律問題及立法草案之研究>,收錄於《公司法論文集》,臺灣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1994年3月三版。
39. 羅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漢斯·G·萊塞著,楚建譯,德國民商法導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二)期刊論文
1. 王志誠,法人格獨立原則之適用及界限,月旦法學,第207期,2012年8月。
2. 王芳,對《公司法》第20條的幾點看法,商業現代化,2007年第5期,2007年2月。
3. 王利明,公司的有限責任制度的若干問題(上),政法論壇,第2期,1994年4月。
4. 王豔玲,關於民法中確立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思考,河北法學,第24卷第7期,2006年7月。
5. 石少俠,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適用,當代法學,第20卷第5期,2006年9月。
6. 甘培忠、周淳,隱名出資糾紛司法審裁若干問題探討,法律適用,2013年第5期,2015年5月。
7. 朱慈蘊,我國《公司法》應確立揭開公司面紗規則,法律適用,第228期,2005年3月。
8.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從法條躍入實踐,清華法學,2007年第2期,2007年7月。
9. 何曜琛,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臺灣臺中地方法院95年度仲認第1號裁定,臺灣法學雜誌,第169期,2011年2月。
10. 林仁光,2013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特刊,2014年11月。
11. 金劍鋒,公司人格否認理論及其在我國的實踐,中國法學,第2期,2005年4月。
12. 施天濤,《公司法》第5條的理想與現實:公司社會責任何以實施?,清華法學,2019年第5期,2019年9月。
13. 施天濤、杜晶,我國公司法上關聯交易的皈依及其法律規制——一個利益衝突交易法則的中國版本,中國法學,2007年第6期,2007年12月。
14. 洪秀芬,一人公司法制之探討,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2卷第2期,2003年3月。
15. 洪秀芬、朱德芳,關係企業債權人保護之發展趨勢:以揭穿公司面紗為核心,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3期,2014年9月。
16. 胡曉靜、崔志偉,有限責任公司隱名出資法律問題研究——對《公司法解釋(三)的解讀》,當代法學,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
17. 郭大維,股東有限責任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之調和——「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探討,中正財經法學,2013年第7期,2013年7月。
18. 陳彥良,中小企業公司治理法制問題之探討,財產法暨經濟法,第33期,2013年3月。
19. 陳玲剛、榮豔,公司股東能否請求否認公司法人人格,人民司法,2010年第8期,2010年4月。
20. 徐瓊,資本不足適用公司人格否認理論之質疑,政治與法律,2006年第3期,2006年6月。
21. 張力,法人與公司制度融合風險的法律控制——兼論實現國家公司公益性的法人制度支持,現代法學,第2期,2013年3月。
22. 張心娣,反向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4期,2012年9月,第73頁。
23. 張兄來、李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範圍,華東經濟管理,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
24. 張雙根,論隱名出資——對《公司法解釋(三)》相關規定的批判與發展,法學家,2014年第2期,2014年4月。
25. 覃文光,建立我國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法理透視與思考,河北法學,第22卷第11期,2004年11月。
26. 馮汝,母子公司人格否認在環境侵權案件中的運用——由信宜紫金礦業潰壩事件引發的思考,河北法學,第32卷第2期,2013年12月。
27. 傅廷美,公司法中的越權原則及其改革,法學研究,第4期,1991年8月。
28. 楊立新,我國消費者保護懲罰性賠償的新發展,法學家,2014年第2期,2014年4月。
29. 廖凡,美國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理論與實踐——基於案例的考察,北大法律評論,第8卷第2輯,2007年7月。
30. 趙旭東,法人人格否認的構成要件分析,人民司法,2011年第17期,2011年9月。
31. 趙旭東、顧東偉,隱名出資的法律關係及其效力認定,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11年4月。
32. 趙旭東,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適用情況分析,法律適用,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
33. 蔡英欣,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明文化後之課題——以日本法之經驗為借鏡,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7卷第3期,2018年9月。
34. 鄭英龍,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否認與非自願性債權人保護,現代法學,第31卷第2期,2009年3月。
35. 劉公偉,股東有限責任之經濟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2000年12月。
36. 劉公偉,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經濟分析,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0卷第5期,2001年9月。
37. 範利平,侵權法上的因果關係研究,現代法學,第26卷第3期,2004年6月。
38. 劉俊海,揭開公司面紗制度應用於司法實踐的若干問題研究,法律適用,2011年第8期,2011年8月。
39. 範健、趙敏,論公司法中的嚴格責任制度,中國法學,1995年第4期,1995年8月。
40. 簡祥紋,法人格否定論之初探——兼論揭開公司面紗原則,法令月刊,第57卷第3期,2006年。

(三)法院裁判
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608號民事判決
2.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89年度上字第47號民事判決
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9年度訴字1807號民事判決
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9年度重訴字第477號民事判決
5. 臺灣最高法院91年度臺上字第792號民事判決
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智字第86號民事判決
7.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重訴字第723號民事判決
8. 臺灣最高法院94年度臺上字第2290號民事判決
9.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重上字第191號民事判決
10.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4年度建更(一)字第1號民事判決
11. 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重上更(一)字第8號民事判決
12. 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智上字第24號民事判決
13. 臺灣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訴字第954號民事判決
1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5年重訴更一字第4號民事判決
15.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8年勞上易字第18號民事判決
1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9年度重訴字第477號民事判決
17. 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號民事判決
18. 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1號民事判決
19. 臺灣最高法院101年度臺上字第187號民事判決
20.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重上字第505號民事判決
21. 臺灣最高法院107年度重上字第267號民事判決
22.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二終字第55號判決
23. 大陸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二中民三(商)初字第126號判決

(四)官方文件
1. 曹康泰,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的說明——2005年2月2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5年11月。
2. 洪虎,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彙報——2005年8月23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5年11月。
3. 洪虎,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2005年10月22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5年11月。
4. 臺灣立法院公報處(1997),《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23期,頁124,臺北:立法院。
5. 臺灣立法院公報處(2012),《立法院公報》,第101卷第81期4022號二冊,第183-206頁,臺北:立法院。
6. 臺灣立法院公報處(2013),《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23期,頁124,臺北:立法院。

二、英文部分(依字母排序)
(一)專書
1. Arthur R. Pinto and Douglas M. Branson, Understanding Corporate Law (2nd Ed., 2004).
2.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1991).
3. Franklin A. Gevurtz, Corporation Law (2000).
4. Harold Koontz,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1967).
5. Henry G. Henn & John R. Alexander, Law of Corporations (3rd Ed., 1983).
6. Jeffrey D. Bauman, Russell B. Stevenson, Jr., Corporation Law and Policy (8th Ed., 2013).
7. Karen Vandekerckhove,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2007).
8. L. E. Mitchell & L. D. Solomon, Corporate and Governance Case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2).
9. Norman D. Latti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2nd Ed., 1971).
10. Phillip I. Blumb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Substantiv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11. 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6th Ed., 2002).
12. Robert C. Clark, Corporate Law (1986).
13. Robert Hamilton, Corporations (4th Ed., 1996).
14. Robert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5th Ed., 2000).
15. Robert W. Hamilton, Corporations Including Partnerships and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7th Ed., 2001).
16. 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2002).

(二)期刊論文
1. Archie Carroll, A Three - 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97 (1979).
2. Berle,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Entity, 47 Colum. L. Rev. 343 (1947).
3. Daniel J. Morrissey, Piercing All the Veils: Applying an Established Doctrine to a New Business Order, 32 J. Corp. L. 529 (2007).
4. David Millon,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Limited Liability, 56 Emory L.J. 1305 (2007).
5. Douglas G. Smith,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Regulated Industries, 2008 B. Y. U. L. Rev. 1165 (2008).
6.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Limited Liability and the Corporation, 52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89 (1985).
7. Gregory S. Crespi, The Reverse Piercing Doctrine: Applying Appropriate Standards, 16 J. Corp. L. 33 (1900).
8. Hapern, Trebilcock & Turnbull,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imited Liability in Corporation Law, 30 Toronto L. D. 17 (1980).
9. Harry G, Henn & John R. Alexancler, Law of Corporti on, Horn book series, 625 (1983).
10. Hilary A Sale, Delaware’s Good Faith, 89 Cornell L. Rev. 456 (2004).
11. John H. Matheson, The Modern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An Empirical Study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the Parent-Subsidiary Context, 87 N. C. L. Rev. 1091 (2009).
12. John H. Matheson, Why Courts Pier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7 Berkeley Bus. L. J. 1, 14 (2010).
13. John P. Glode,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Wyoming - An Update, 3 Wyo. L. Rev, 133 (2003).
14. Jonathan R. Macey,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essons for Corporate Law, 73 Wash. U. L. Q. 433 (1995).
15. Joseph, Grundfest,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 Panel Response, 8 Cardozo L. Rev. 817 (1987).
16. Landers, A Unified Approach to Parent, Subsidiary, and Affiliate Questions in Bankruptcy, 42 U. Chi. L. Rev. 589 (1975).
17. Lee C. Hodge & Andrew B. Sachs, Empirical Study, Piercing the Mist: Bringing the Thompson Study into the 1990s, 43 Wake Forest L. Rev. 341 (2008).
18. Matthew D. Caudill,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Of A New York Not - For - Profit Corporation, 8 Fordham J. Corp. & Fin. L. 449 (2003).
19. Michael C, Jensen and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3 J Fin. Eco., 305 (1976).
20. Michael J. Gaertner, Reverse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Should Corporation Owners Have It Both Ways?, 30 Wm. & Mary L. Rev. 667 (1989).
21. Nicholas B. Allen, Reverse Piercing of the Corporate Veil: A Straightforward Path to Justice, 85 St. John’s L. Rev. 1147 (2011).
22. 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of Affiliated Corporations, 4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499 (1975).
23. Robert B. Thompson,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An Empirical Study, 76 Cornell Law Review, 1057 (1991).
24. Robert B. Thompson, The limits of Liability: Direct and Vicarious Liability of Corporate Participants for Torts of the Enterprise, 47 Vand. L. Rev. 1 (1994).
25. Robert B. Thompson, The limits of Liability in the New Limited Liability Entities, 32 Wake Forest L. Rev. 1 (1997).
26. Robert C. Clark, Th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92 Harv. L. Rev. 789 (1979).
27. Robert C. Clark, The duties of the Corporate Debtor to its Creditors, 90 Harv. L. Rev. 505 (1977).
28. Robert J. Rhee, Bonding Limited Liability, 51 William & Mary L. Rev. 1434 (2010).
29. R. Posner,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of Affiliated Corporations 43 U. CHI. L. Rev. 499 (1976).
30. Thomas K. Cheng, The Corporate Veil Doctrine Revisi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and the U.S. Corporate Veil Doctrines, 34 B.C. Int’l & Comp. L. Rev. 329 (2011).

(三)法院判決
1. American Protein Corp. v. AB Volvo, 844 F. 2d 56, 60, 10 Fed. R. Serv. 3d 1165 (2d Cir. 1988).
2. Anderson v. Abbott, 321 U. S. 349, 364, 64 S. Ct. 531, 538-539, 88 L. Ed. 793, 151 A. L. R. 1146 (1944).
3. Automotriz del Golfo de California S. A. de C. v. v. Resnick, 47 Cal. 2d 792, 796 (1957).
4. Baatz v. Arrow Bar, 452 N.W. 2d 138 (S.D. 1990).
5. Bank of United States v. Deveaux, 9 US 61 (1809).
6. Cheatle v. Rudd’s Swimming Pool Supply Co., Inc., 360 S.E. 2d 828, 830 (Va. 1987).
7. Consumer’s Co - op. of Walworth Country v. Olsen, 142 Wis. 2d 465, 419 N. W. 2d 211, 216 (1988).
8. DeWitt Truck Broker, Inc v. W. Ray Flemming Fruit Co., 540 F. 2d 681, 683 (4th Cir. 1976).
9. Fletcher v. Atex, Inc., 68 F.3d 1459-60 (2d Cir. 1995).
10. K. C. Roofing Center v. On Top Roofing, In., 807 S. W. 2d 545 (Mo. App. 1991).
11. Kinney Shoe Co. v. Polan, 939 F.2d 209 (4th Cir. 1991).
12. Laya v. Erin Homes, Inc., 177 W. Va. 343, 352 S.E. 2d 93 (1986).
13. Lee v. Lee’s Air Farming Ltd (1961) AC 12.
14. Linco Services, Inc. v. DuPont, 239 Cal. App. 2d 841, 49 Cal. Rptr. 196 (1966).
15. Matchan v. Phoenix Land Inv. Co., 159 Minn. 132, 138, 198 N.W. 417, 420 (1924).
16. Minifie v. Rowley, 187 Cal. 481 (1921).
17. Minton v. Cavaney, 56 Cal.2d 576 (1961).
18. My Bread Baking Co. v. Cumberland Farms, Inc., 353 Mass. 614, 233 N.E.2d 748, 752 (1968).
19. Salomon v A Salomon and Co Ltd [1897] AC 22 (HL).
20. Sea-Land Services, Inc. v. Pepper Source, 941 F. 2d 519 (7th Cir. 1991).
21.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 v. Woodward, 17 U.S. 4 Wheat. 518 518 (1819).
22. United State v. JON-T CHEMICALS, INS., 768 F.2d 686, 691.
23. U.S. v. Milwaukee Refrigerator Transit Co, 142 F. 247 (C.C.E.D. Wis. 1905).
24. Walkovszky v. Carlton, 18 N.Y.2d 414,223 N.E.2d 6, 276 N.Y.S.2d 585 (1966).
25. Zaist v. Olson, 227 A. 2d. 552. 558 (Conn. 19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