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12.20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陳彥銘
作者(英):Chen, Yan-Ming
論文名稱(中):股東會決議瑕疵之效力探討 ──以董事選舉為例
論文名稱(英):The Effect of the Defects of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 ─ Take the Election of Director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方嘉麟
口試委員:曾宛如
周振鋒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股東會決議瑕疵效力股東會決議效力得撤銷股東會決議效力無效董事選舉程序瑕疵實體瑕疵2017年大同案程序瑕疵原則瑕疵重大性
英文關鍵詞:The validity of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The rescission of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The invalidity of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The election of directorsThe procedural defectsThe substantive defectsThe Tatung case in 2017The procedural irregularityThe substantive of the defects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100743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13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4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股東會決議瑕疵之效力在我國法下分為「不成立」、「得撤銷」以及「無效」。「不成立」乃我國學說及實務所創設,並未見於法文;而後兩者則分別規定於公司法189條及191條。「不成立」主要係指法定成立要件之欠缺,效力上自始無效;「得撤銷」則係指股東會決議過程中發生程序瑕疵,而依有權利之人是否於30日內提起訴訟(公司法189條)以及違反之事實非屬重大且於決議無影響(公司法189-1條)而決定該決議之效力最終為有效或是得撤銷;最後,則是「無效」,係指決議內容違反法令或章程等實體瑕疵所導致之無效。
  將瑕疵類型分為程序瑕疵及內容瑕疵,並將前者適用不成立或得撤銷之效果,後者適用無效之效果,乃我國實務及學說之通說。然而,在判斷系爭瑕疵究竟應歸類於程序或內容瑕疵上,判斷標準有其模糊空間,在某些案例中,系爭瑕疵可被同時認為是得撤銷及無效,但得撤銷卻仍有轉變為有效之可能,無效則為自始、當然、確定之不生效力,兩者法律效果差異極大,也因此導致惡用的可能。本文認為根本之道在應由「重大性」的角度,重新建構我國股東會決議瑕疵之體系。
  The validity of the defectiv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is divided into "Unestablished", "Rescission" and "Invalid" under Taiwan’s Company Law. "Unestablished" is created by Taiwan’s scholarship and judicial practice, but doesn’t defined by law; the latter two are stipulated explicitly in Articles 189 and 191 of the Company Law respectively. "Un established" mainly refers to the lack of statutory establishment requirements, which are invalid from the beginning; " Rescission" refers to the procedural flaw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it depends on whether the person with the right initiates a lawsuit within 30 days (Article 189) and the fact that the violation is not material and has no impact on the resolution (Article 189-1) determines whether the resolution is ultimately valid or can be rescission: at last, it is "Invalid", which mean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resolution violates the law or company charters.
  The types of defects are divided into procedural defects and defects of content, and applying the former to the effect of unestablished or rescission, and the latter to the effect of invalidity is the general statement of Taiwan’s scholarship and judicial practice. However, in judging whether a disputed defect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a procedural or content defect, there is room for ambiguity in the judgment standard. In some cases, a disputed defect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rescission and invalid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rescission is possible to transform into effective, and invalidity is ineffectiveness ab initio. The legal effects of the two are very different, and this leads to the possibility of misuse.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fundamental way to handling the problem most essentially should 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tial" to r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validity of the defectiv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in Taiwan’s Company La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股東會瑕疵效力之理論與實務 5
第一節 股東會瑕疵理論之概論 5
第一項 股東會瑕疵效力理論之意義 5
第二項 股東會瑕疵效力理論之規範模式 6
第二節 股東會瑕疵效力理論的實務操作 8
第一項 決議得撤銷之類型 8
第二項 股東會無效之類型 20
第三項 股東會不成立之類型 28
第四項 非屬重大且於決議無影響 29
第五項 本節小結 31
第三節 股東會瑕疵效力理論的學說見解 32
第一項 與表決權相關之瑕疵 33
第二項 與股東通知義務有關之瑕疵 34
第三項 與召集權有關之瑕疵 35
第四項 未達定足數之瑕疵 37
第五項 非屬重大且於決議無影響 38
第六項 本節小結 40
第三章 股東會瑕疵效力的比較法概況 43
第一節 英國法之觀察 43
第一項 Browne v. La Trinidad案 44
第二項 Foss v. Harbottle案 50
第三項 Lord Napier and Ettrick v RF Kershaw Ltd案 55
第四項 本節小結 59
第二節 香港法與澳洲法之觀察 62
第一項 香港法之觀察 62
第二項 澳洲法之觀察 68
第三項 本節小結 74
第三節 美國法之觀察 75
第一項 Millenco L.P. v. meVC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Fund I, Inc.案 77
第二項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v. Transamerica Corp.案 86
第三項 Barrett v. Denver Tramway Corp.案 96
第四項 本節小結 101
第三節 本章小結 102
第四章 比較法判斷標準於我國法的適用 105
第一節 違法剔除表決權 105
第一項 本案事實 105
第二項 以比較法標準判斷重大性 107
第二節 違法剔除董事候選人名單 115
第一項 本案事實 115
第二項 以比較法標準判斷重大性 117
第三節 違反累積投票制 121
第一項 本案事實 121
第二項 以比較法標準判斷重大性 123
第四節 股東會召集瑕疵 128
第一項 本案事實 128
第二項 以比較法標準判斷重大性 129
第五節 違反股東通知義務 132
第一項 本案事實 132
第二項 以比較法標準判斷重大性 133
第六節 本章小結 134
第五章 股東會決議瑕疵效力之再建構 139
第一節 細緻化189條與擴大191條之適用範圍與救濟方式 139
第二節 重大性之標準應彰顯公司法之性格 143
第一項 受任人義務 144
第二項 多數決行使之界線 145
第三項 特別決議之重要性 146
第四項 未揭露重大性資訊 147
第五項 以決議結果為導向的觀察模式 148
第六項 瑕疵重大性應採取綜合判斷 150
第三節 訴訟配套措施之建議 151
第一項 判決決議無效後由法院召集股東會 151
第二項 法院可命公司列入議程或列入名單 154
第三項 現狀命令以及訴訟費用 155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文獻 159
附錄 169
一、 中文部分(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 專書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公司,2018 年10 月。
2.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20年9月。
3. 方嘉麟主編,變動中的公司法制:17 堂案例學會《公司法》,元照出版公司,2018年10 月。
4. 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2011年10月。
5. 張登科,強制執行法,三民書局,2018 年1 月。
6. 曾宛如,公司法制基礎理論之再建構,元照出版,2018 年4 月。
7.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2018 年9月。
(二) 期刊論著
1. 王志誠,股東之董監事提名權,月旦法學教室,50期,頁26-27,2006年12月。
2. 王志誠,股東之裁判解任董監事訴請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2期,頁151-155,2007年3月。
3. 王志誠,金融機構經營權之爭奪與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運用,台灣法學雜誌,143期,頁129-136,2010年1月。
4. 方嘉麟等,經營權爭奪下崩毀的公司治理:臺灣特有現象,月旦法學雜誌,304期,頁195-210,2020年9月。
5. 朱德芳,論股東會資訊揭露之重大性原則,月旦法學雜誌,172期,頁72-74,2009年9月。
6. 杜怡靜,關於董事會召集程序之瑕疵--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925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5期,頁85-92,2010年10月。
7. 沈冠伶,商業事件之裁判外紛爭處理──以商業法院之調解及移付仲裁為中心,月旦法學教室,218期,頁32-58,2020年12月。
8. 吳從周,未出席社員能否提起撤銷總會決議之訴,月旦法學教室,75期,頁10-11,2009年1月。
9. 李惠宗,裁判書上網公開與個人資訊自決權的衝突,月旦法學雜誌,154期,頁22-23,2008年3月。
10. 林郁馨,閉鎖性公司之公司治理與少數股東權之保障,月旦法學雜誌,231期,頁131-155,2014年8月。
11. 林建中,從美國德拉瓦公司法看臺灣股東訴訟的基本類型與問題--以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一六五○號及第一四○一號判決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92期,頁215-226,2011年5月。
12. 林國全,監察人自行召集股東會,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頁36-37,2005年6月。
13. 林國全,董事任期制與敵意併購,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頁34-35。
14. 林國彬,被假處分禁止行使股東權之股東得出席股東會對公司法造成之潛在威脅--評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984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86期,頁220-245,2010年11月。
15. 林國彬,以有瑕疵之董事會為基礎所召集之股東會決議具有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月旦裁判時報,8期,頁48-54,2011年4月。
16. 林麗香,股東會決議欠缺定足數之瑕疵,台灣法學雜誌,187期,頁189-192,2011年11月。
17. 洪秀芬,法院對撤銷股東會決議請求之駁回裁量權,月旦法學教室,57期,頁26-27,2007年7月。
18. 洪秀芬,出席股東會股東請求撤銷決議之訴權,月旦法學教室,77期,頁34-35,2009年3月。
19. 洪秀芬,董事設質股份表決權行使之限制,月旦法學教室,116期,頁27-29,2012年6月。
20. 姚志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無效之研究:以德國法制作為修法方向之思考,全國律師,17卷2期,頁34-45,2013年2月。
21. 洪秀芬,運用科技降低遵法成本,月旦法學雜誌,275期,頁36-43,2018年4月。
22. 張心悌,關係企業交叉持股表決權之判斷——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344號及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更(一)字第35號,台灣法學雜誌,182期,頁39-50,2011年8月。
23. 張心悌,法力無邊?董事任期前股份設質於表決權行使之限制──最高法院一○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三二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50期,頁190-198,2016年3月。
24. 陳春山,設立商事法院之重大議題簡析,全國律師,21卷11期,頁53-60,2017年11月。
25. 黃銘傑,一人董事召集股東會之效力及監察人須具備股東資格之章程規定效力──評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091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96期,頁183-199,2011年9月。
26. 黃銘傑,「股東」平等原則vs.「股份」平等原則──初探股東平等原則復權之必要性及可行性,月旦民商法雜誌,31期,頁5-22,2011年3月。
27. 曾宛如,股東會程序問題之探討,法學叢刊,45卷2期,頁76-86,2000年4月。
28. 曾宛如,董事會決議瑕疵之效力及其與股東會決議效果之連動──兼評97年度台上字第925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20期,頁189-192,2009年1月。
29. 曾宛如,「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營業或財產」之探討──兼論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劃分之議題,臺大法學論叢,35卷1期, 頁267-310,2006年1月。
30. 曾宛如,我國公司法待決之問題──以公司法制基礎理論為核心,月旦法學雜誌,181期,頁50-62,2010年6月。
31. 曾宛如,多數股東權行使之界限──以多數股東於股東會行使表決權為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31期,頁23-38,2011年3月。
32. 曾宛如,我們需要臨時管理人!?──評臺灣高等法院一○一年度非抗字第七十二號裁定,月旦裁判時報,20期,頁44-55,2013年4月。
33. 曾宛如等,公司法全盤修正重要議題──探討資訊揭露與法人犯罪防制、經營權爭奪及董事會功能,月旦法學雜誌,276期,頁234-264,2018年5月。
34. 廖大穎、姜世明,論出席不足法定人數之股東會決議與民事救濟──兼評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183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05期,頁228-247,2004年2月。
35. 廖大穎,召集程序瑕疵與董事會決議之效力--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台上字第九二五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7期,頁47-53,2011年2月。
36. 廖大穎,訴請董事會決議不存在與權利濫用--高等法院98年度上更(三)字第62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17期,頁30-38,2012年10月。
37. 廖大穎,出席不足定額之股東會決議──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183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4期,頁27-36,2013年12月。
38. 潘秀菊,提前全面改選董監事而未依特別決議是否構成股東臨時會決議不成立之情形──高等法院100年度上字第1197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21期,頁31-42,2013年6月。
39. 劉連煜,股東書面及電子方式投票,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2期,頁153-159,2005年7月。
40. 劉渝生,從德國立法例觀察我國公司法有關股東會決議之效力規定,法學講座,27期,頁14-32,2004年5月。
41. 劉連煜,論董、監事之裁判解任--以投保法第10條之1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337期,頁75-106,2018年2月。
42. 賴英照等,「二○一四公司法暨證券交易法判決評釋研討會」會議綜述,月旦法學雜誌,231期,頁269-288,2014年8月。
(三) 研究報告
1. 公司法全盤修正修法委員會,修法建議。
(四) 學位論文
1. 枋啟民,少數股東民事訴訟救濟制度之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二、 英文部分(依姓氏字母排序)
(一) 期刊論著
1. Garcia, John. The Law Commission's investigation into directors' duties, Comp. Law. 1998, 19(9), 279-281.
2. Marks, Anthony L. and Rees, William M. Shareholders' actions, I.C.C.L.R. 1991, 2(2), 39-46, 43。
3. O'Sullivan, Janet. Rescission as a self-help remedy: a critical analysis, Cambridge Law Journal, Vol. 59, No.2, pp.509-543(2000).
4. Rutledge, G. Philip.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US, Company Lawyer, Vol. 41, No. 9, pp. 247-262(2020).
5. Saez, Maria Isabel and Riano, Damaso.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voting and litigation,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Vol. 14, No. 3, pp. 343-399(2013).
(二) 判決
1. Allen v Gold Reefs of West Africa Ltd, [1900] 1 Ch. 656.
2. Barrett v. Denver Tramway Corp., 146 F.2d 701 (3d Cir. 1944).
3. Bhullar v Bhullar, [2015] EWHC 1943 (Ch.).
4. Billion Express Industrial Ltd v Tsang Hung Kong, [2012] HKEC 733.
5. Bosch v. Meeker Co-op. Light & Power Ass'n, 257 Minn. 362 (1960).
6. Browne v La Trinidad, [1887] 37 Ch. D. 1.
7. Cambodian Buddhist Society of NSW v Meng Eang Thai, [2017] NSWSC 1433.
8. Chilson v. Allstate Ins. Co., 979 A.2d 1078 (Del. 2009)..
9. Foss v. Harbottle, [1843] 67 E.R. 189.
10. Gizzio v. Riddel, No. CIV.A. 20578-NC (Del. Ch. Jan. 21, 2004).
11. Gofur v Bangladesh Islamic Centre of NSW, [2020] NSWSC 652.
12. Hole v Garnsey, [1930] AC 472.
13. Integrated Medical Technologies Ltd v Macel Nominees Pty Ltd, [1988] 13 ACLR 110.
14. Jana Master Fund, Ltd. v. CNET Networks, Inc., 954 A.2d 335 (Del. Ch. 2008).
15. Johnston v. Arbitrium (Cayman Islands) Handels AG, 720 A.2d 542, 543 (Del. 1998).
16. Khanna v. McMinn, No. CIV.A. 20545-NC (Del. Ch. May 9, 2006).
17. Levitt Corp. v. Off. Depot, Inc., No. CIV.A. 3622-VCN (Del. Ch. Apr. 14, 2008).
18. Linton v. Everett, No. 15219 (Del. Ch. July 31, 1997).
19. Lord Napier and Ettrick v RF Kershaw Ltd, [1996] C.L.C. 1875.
20. Millenco L.P. v. meVC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Fund I, Inc., 824 A.2d 11 (Del. Ch. 2002).
21. MTQ Holdings Pty Ltd v RCR Tomlinson Ltd, [2006] WASC 96.
22. Northwest Capital Management v Westate Capital Ltd, [2012] WASC 121.
23. Opportunity Partners L.P. v. BlackRock New York, No. CIV.A. 6255-VCN (Del. Ch. Mar. 28, 2011).
24. Qureshi v Association of Conservative Clubs Ltd, [2019] EWHC 1165.
25. Re Cassini Resources Ltd; Ex parte Cassini Resources Ltd (No 2), [2020] WASC 354
26. Red Oak Fund, L.P. Digirad Corp., No. CV 8559-VCN (Del. Ch. Aug. 5, 2013).
27. Re Hong Kong Sailing Federation, [2010] 1 HKLRD 801.
28. Re Pembury Pty Ltd [1993] 1 Qd R 125.
29. Rozario v Delta Law Pty Ltd, [2019] QSC 159.
30. Scullion v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Queensland, [1985] 10 ACLR 249.
31. Sec. & Exch. Comm'n v. Transamerica Corp., 67 F. Supp. 326 (D. Del. 1946).
32. Sec. & Exch. Comm'n v. Transamerica Corp., 163 F.2d 511 (3d Cir. 1947).
33. Sevilleja v Marex Financial Ltd, [2020] UKSC 31.
34. Siah v Wong, [2021] WASC 19.
35. Sipad Holdings DDPO v Popovic, [1995] 18 ACSR 436.
36. Smolarek v Liwszyc, [2006] 198 FLR 257.
37. Solak v. Sarowitz, 153 A.3d 729 (Del. Ch. 2016).
38. Yip Peter v Asian Electronics Ltd, [1998] 2 HKC 96.
39. Young v. Janas, 34 Del. Ch. 287 (19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