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173.7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郭玗潔
論文名稱(中):專業網路直播的訊息傳播與參與體驗
論文名稱(英):Interactive professional live-streaming program and involvement experiences for web users
指導教授(中):蘇蘅
口試委員:張玉佩
林翠絹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專業網路直播社群感擬社會互動節目小編
Doi Url:http://doi.org/10.6814/THE.NCCU.COMM.029.2018.F05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7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收看網路直播已是台灣重要的收視行為之一,也出現許多媒體組織開始產製專業網路直播節目。不過,目前國內研究對於專業網路直播的探討甚少,本研究以Yahoo TV所產製的直播節目《佼心食堂》為對象,並以社群感、擬社會互動理論為主,從使用者經驗出發,來了解使用者收看專業網路直播的動機、行為和互動。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總共訪問了七位觀看《佼心食堂》的使用者,其中包含兩位忠實觀眾,五位隨機觀看者。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者在收看專業網路直播時傾向多裝置、多螢幕、跨時間和空間的個人化收視;再者,雖然專業網路直播有即時和互動的功能,但大部分使用者仍傾向隨機收看,或在節目播畢後才收看重播;除此之外,使用者是否選擇收看節目,有沒有喜歡的藝人上節目為重要影響因素,但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擬社會互動和收視的社群感。
雖然在使用者追人不追節目的收視習慣下,節目觀眾隨來賓藝人不同而流動,要創建節目本身的社群互動較為不易,不過專業網路直播節目在節目價值、主持人專業上仍有自己的優勢;另外,小編也在節目中扮演炒熱氣氛、維持秩序、提示節目內容,促進使用者參與、商品推廣,以及維繫主持人、來賓和使用者關係的中介角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壹、網路直播的發展 2
貳、網路直播的特色與收看 5
參、專業網路直播節目 7
肆、直播使用者收視行為 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網路直播介紹 16
壹、何謂網路直播 16
貳、網路直播的營運對象與營業模式 17
第二節 使用者與網路直播 18
壹、閱聽人收視的使用與滿足 18
貳、使用者線上收視行為的轉變 20
參、媒介多工與網路直播 20
肆、媒介參與與網路直播 21
伍、網路直播內容的娛樂性 22
第三節 網路直播與社群 23
壹、虛擬社群的概念 23
貳、網路直播和社群感 24
第四節 網路直播與擬社會互動 32
壹、擬社會互動中的名人定義 32
貳、擬社會互動理論 33
參、節目小編與擬社會互動 35
第五節 研究問題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設計 39
壹、深度訪談對象選擇 39
貳、樣本找尋和徵求 39
參、訪談大綱 40
第三節、研究執行 42
壹、研究資料蒐集 42
貳、研究資料編碼 43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 46
第一節 使用者如何收看專業網路直播節目 46
壹、使用者收看節目的動機 46
貳、使用載具和觀看習慣 51
參、使用者對於專業直播主的看法 59
肆、使用者其他的網路直播收視來源 61
伍、小結 64
第二節 專業網路直播節目的收看經驗 67
壹、專業網路直播中的互動經驗 67
貳、社群歸屬感 77
參、在專業網路直播中的需求與滿足 78
肆、小結 84
第三節 名人與使用者的擬社會互動 86
壹、使用者的情感投入 86
貳、網路直播的媒體互動特質與擬社會互動 89
參、專業網路直播中的節目小編 91
肆、小結 103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105
第一節 重要研究發現 105
壹、新科技帶來使用者收視行為改變 105
貳、專業網路直播的節目優勢 109
參、對專業網路直播與平台管理的建議 109
第二節 研究限制和未來建議 110
壹、研究理論的限制 110
貳、受訪樣本的限制 111
參、未來研究建議 111
參考書目 114

一、中文部分
王喆(2015)。〈無限資訊 vs.有限認知:媒介多工行為的動態整合模式》,「2015中華傳播年會」,高雄市義守大學。
王椿煊(2016)。〈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網路遊戲直播平台Twitch TV粉絲的持續使用意圖〉。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b3bje8
王宜燕(2010)。〈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5840756202551225679
江亦瑄(2014)。〈從媒介體驗觀點探討臉書投入感對虛擬社群意識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12(4): 357-376。
李鴻典(2017年01月23日)。〈Note 7爆炸原因找到了 三星全球直播說明原由〉,《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18711
吳元熙(2017年06月23日)。〈黃立成宣佈砸3千萬自製直播節目,每月將有100小時內容上線〉,《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056/17app-put-30-million-in-original-programming-content
吳翠松(2014)。〈電子時代的現場表演: 不同世代閱聽人「現場感」的初探〉,「2014中華傳播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李驊軒(2016)。〈遊戲直播平台Twitch之持續使用意圖研究〉。長庚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4sf5e6
谷玲玲、張惠蓉(2002)。〈網路社群的人際互動:以玉山虛擬航空公司為例〉,《新聞學研究》,72: 55-83。
林金定 ; 嚴嘉楓 ; 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 122-136。
林奕辰(2017)。〈影響閱聽人觀看網路直播意圖之因素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dl.handle.net/11296/7st92q
洪肇君、邱晴(2016年07月14日)。〈Papi醬直播首秀 點讚數破億〉,《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14000895-260309
袁國寶、謝利明(2016)。《網紅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千億紅利市場》。台北:商周出版。
唐士哲(2002)。〈「現場直播」的美學觀:一個有關電視形式的個案探討〉,《中華傳播學刊》,2: 111-143。
陳威珞(2012)。〈遊戲直播網站忠誠度與持續使用意圖之研究:以Twitch TV為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1571527733643143527
陳良瑋(2014)。〈網路社群酸民文化分析之研究:以BBS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2149155157852006924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 225-285。
賴明弘、張峻維(2016)。〈網路影音直播平台的使用者行為探討:從知曉到持續使用〉,《中科大學報》,3(1): 31-48。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 1-50。
張定綺譯(1993)。《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天下文化。(原書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張玉佩(2011)。〈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會》,19: 61-95。
張郁敏(2015)。〈跨世代行動上網與電視並用行為與動機〉,《新聞學研究》,124: 83-116。
張郁敏、蔡介元(2016)。〈網路素人創作內容 決策歷程與觸動點分析:循序樣式探勘技術之應用〉,《中華傳播學刊》,30:109-139。
張玉琳、李秋滿(2014)。〈以媒介豐富與社會臨場感理論探討LINE貼圖價值、流行涉入、網路外部性對虛擬社群意識與黏著度之影響〉,《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2(4): 419-449。
張卿卿(2016)。〈線上影音接收、傳散與產製上傳行為探討:多元動機之觀點〉,《中華傳播學會》,30: 61-107。
胡泳(2016年08月28日)。〈網際網路內容走向何方? 從UGC、PGC到業餘的專業化〉。取自「盤古智庫」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EIBI34s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6年08月05日)。〈直播服務的網友使用行為:創市際調查報告〉。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78373
創市際(2017年07月23日)。〈台灣直播市場調查:網友直播看什麼?〉。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45124#k25XOIli
黃勝淋(2017)。〈重返集體狂歡的年代?探索Live實況直播的意涵-以遊戲實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dl.handle.net/11296/xqk8uf
黃博億、柯婉婷、廖宜珈(2016)。〈遠距離的參與-電視直播以及網路直播的使
用與滿足研究〉,「2016中華傳播年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資策會FIND(2017年06月30日)。〈娛樂先行,直播搶占眼球經濟-2017上半年直播平台選擇與觀看行為分析〉。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170628006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4年10月31日)。〈網路直播電視服務發展趨勢分析〉。取自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14103101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7年07月26日)。〈娛樂優先,螢幕分眾化-2017上半年影視內容觀看與線上平台使用分析〉。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17072400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7年07月28日)。〈【直播大調查系列一】網友最愛Facebook、Youtube、17直播〉。取自http://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75&cred=2017/07/28&type1=2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身心障礙研究》,37(4): 17-23。
蔡至欣、賴玲玲(200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 161-196。
劉振興(2014年01月20日)。〈淺析UGC、PGC和OGC〉。取自「人民網研究院」http://yjy.people.com.cn/n/2014/0120/c245079-24169402.html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21: 41-87。
劉冠麟(2015)。〈是廣告還是朋友?以擬社會互動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之效果》,「2015中華傳播年會」,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數位時代(2018年07月05日)。〈聚焦影音、新技術,用網感打造亞太影音新平台〉。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598/yahoo-tv-video-producer
蔡馨誼(2018)。〈社群媒體投入度之探討研究 -以YouTuber頻道觀眾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2a97tc
蔡禮丞(2018)。〈以使用與滿足理論及沉浸理論來探討遊戲直播持續觀看意願〉。明新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844yyp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陳建銘(2015)。〈Justin TV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行為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1448908274251646322
顏理謙(2016年08月9日)。〈Yahoo TV正式開台!強打自製網路直播節目〉,《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961/yahoo-video-ads-effectiveness-metrics
顏理謙(2016年08月31日)。〈影音廣告成效如何衡量?雅虎奇摩: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偏好度才是重點〉,《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961/yahoo-video-ads-effectiveness-metrics
顏理謙 (2016年09月01日)。〈Yahoo TV開台一年,下一步想做會員制〉,《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989/yahoo-tv-wants-to-do-membership
顏理謙(2016年10月15日)。〈《佼心食堂》締造瀏覽量3千萬成績,抓住直播趨勢,Yahoo TV先試再說〉,《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345/yahoo-tv-live-online-tvshow
顏理謙(2017年12月02日)。〈靠直播打響名號,Yahoo TV下一步瞄準短影音熱潮〉,《數位時代》。取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272/yahoo-tv-will-focus-on-short-form-videos-in-2018
蕭玉品(2016年11月06日)。〈黃子佼、羅振宇談網紅 先玩玩看再說〉,《遠見》。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5309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9141213024578058285
羅文輝、李郁青、施盈廷、楊秀娟(2005)。〈網路採用、使用與獲得之滿足〉,《新聞學研究》,83:127-165。
VR-ZONE(2016年06月09日)。〈VR-ZONE/YouTube將在全球 64 國(含亞洲)直播倫敦奧運〉,《ETtoday》。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09/55556.htm

二、西文部分
Agirre, I. A., Arrizabalaga, A. P., & Espilla, A. Z. (2016). Active audience?: interaction of young people with television and online video content.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9(3), 133-147.
Ballantine, P. W., & Martin, B. A. S. (2004). Forming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in Online Communiti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2, 197-201.
Blanchard, A., L., & Markus, M. L. (2004). The Experienced “Sense” of a Virtua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The data 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 35(1), 65-79.Chen, C. & Lin, Y. (2018). What drives live-stream usage inten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flow, entertainm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ndorsement.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35(1), 293-303.
Blanchard, A., L. (2008). Testing a model of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5), 2107–2123.
Blanchard, A., L. (2007). Developing a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Measur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0(6), 827–830.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ung, S. & Cho, H. (2014). Parasocial relationship via reality TV and social media: its implications for celebrity endors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for TV and Online Video, pp.47-54.
Cha, M., Kwak, H., Rodriguez P., Ahn Y., & Moon, S. (2007). Parasocial relationship via reality TV and social media: its implications for celebrity endors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CM SIGCOMM Conference on Internet Measurement, pp.1-14.
Hamilton, W., A., Garretson, O., & Kerne, A. (2014). Streaming on Twitch: Fostering participatory communities of play within live mixed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1315-1324
Hamilton, W. A., Tang, J. C., Venolia, G., Inkpen, K., Zillner, J., & Huang, D. (2016). Rivulet: Exploring Participation in Live Events through Multi-Stream Exper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for tv and online video, pp.31-42.
Horton, D., & Wohl, R. R. (195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Observation in intimacy at a distance. Psychiatry, 19,215-229.
Kim, J. (2010). 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revolution?: critique of the promise of YouTub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Koh, J., & Kim, Y. (2003).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8(2), 75-93.
Kström, M., Eriksson, G., & Lundell, Å. K. (2013). Live co-produced news: Emerging forms of news production and presentation on the web.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5(5), 620-639.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16-23.
Obst, P., Zinkiewicz, L., Smith, S. (2002). Sense of community in science fiction fandom, Part 1 : understanding sense of community in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interes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0(1), 87-103.
Ohlson, K. (1999, February 5). Victoria's Secret knows ads, but not the Web.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edition.cnn.com/TECH/computing/9902/05/vicweb.idg/
Perlberg, S. & Seetharaman, D. (2016, June 22). Facebook signs deals with media companies, celebrities for Facebook Liv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sj.com/articles/facebook-signs-deals-with-media-companies-celebrities-for-facebook-live-1466533472
Rojek, C. (2001). Celebrity. London : Reaktion Books.
Rubin, A. M., Perse, E. M., &Powell, R. A. (1985). Loneliness,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Local Television News Viewing. .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 155-180.
Rubin, A. M., & Perse, E. M. (1987). Audience Activity and Soap Opera Involvement A Uses and Effects Investigation. .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2), 246-268.
Rubin, A. M., & Perse, E. M. (1989). Attribution in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6(1), 59-77.
Ruggeri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Tse, Y. (2014). Television’s changing role in social togetherness in the personalized online consumption of foreign TV. New media & Society, 18(8), 1547-1562.
Vorderer, P, Klimmt, C., & Ritterfeld, U. (2004). Enjoyment: At the Heart of Media Entertain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14(4), 388-408.
Yonezawa, T. & Tokuda, H. (1986).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and Dramatic Impact of Online Live Performance with Cooperative Audience Control.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ACM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Computing, pp.103-1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