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40.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蔣竹山
作者(外文):Chiang, chushan
論文名稱(中文):清代人參的歷史:一個商品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History of Ginseng in Qing Dynasty : A Study of Commodity
指導教授(中文):梁其姿、陳華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868403
出版年(民國):9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61
中文關鍵詞:清代人參商品消費文化東北文化史社會史人葠人蔘物質文化
外文關鍵詞:ginsengLate Imperial Chinamaterial cultureChingconsumptioncultural historysocial historyO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清代人參的歷史可以說就是東北人參的商品史,易言之,東北人參在清代的發展呈現一種商品化的過程,在這商品化的過程中,國家權力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清代的東北人參,民間又慣稱為遼參。明中葉以前,遼參並非是最受歡迎的人參品牌,此時山西的上黨人參的知名度甚至高過遼參。明末以後,隨著女真族在此地區的開發及貿易經營,人參成為當時東亞邊境間的交換貿易中數量最大宗的物品;除了政治的因素主導了這個商品的發展之外,原本排行第一的上黨人參也因長期大量的開採,數量上已不敷市場的需求。當時許多筆記或文集中頻頻出現對遼參的讚美之詞,例如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人參會隨著王氣轉移,所以遼參之所以是最好的人參,當然是因為東北是「王氣所鍾」――清王朝的發跡之地。這種觀念與上黨為天下之脊,所以上黨人參冠天下的說法如出一轍。這種文人筆記下的「王氣所鍾」或「地氣所鍾」的說法成功地塑造了人們對遼參的社會想像。
清朝入關之後,清帝國對於人參的經營管理變的更為積極,從初期的八旗採參到乾隆朝的官參局的設立,我們可以看到清政府逐漸地將人參的生產及管理當作是官僚體系運作的一部份,康熙年間那種授權給王宮貴族任意在劃分好的參山中採參的例子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加強盛京將軍與吉林將軍對轄區參場的經營管理,無論是招商刨採制或者是官雇刨夫制,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內務府所要服務的宮廷貴族及官僚,此時的官參局就在這個參務管理的制度下扮演了執行的角色,這個機構在乾隆朝的設立代表參務制度的官僚化的發展,從參務章程的制訂,我們可看出無論是盛京、吉林或寧古塔的參務管理,在參務制度的規範下,仍逐漸發展出各自的特色,為了要因應各地的採參的實際狀況,無論是在參票的發放或者是人參的繳交,都有各自的規定,例如參餘銀、燒鍋制的出現都反映了參務制度的地方化發展。
在參務管理逐漸地方化的發展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制度運作的僵化情形,乾隆五十九年的參務案與嘉慶十五年的秧參案的出現,可說是乾嘉時期參務管理的變奏。前者說明了地方官員為了要配合中央的人參採收數量要求,不斷的浮報採收成績;後者則是反映了當中央還在執著在人參是否真假的迷思時,地方早已經接受了秧參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現象。透過嘉慶朝的秧參案,我們還可以看出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東北經濟開發——更精確地說是人參的採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其中影響生態環境變遷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因素,而是官方的政策,尤其是國家權力對人參採集的介入。
東北人參的採收雖然讓清政府從中獲取不少的利益,但我們也不要忽略了每年承攬人參開採的官商、攬頭、刨夫及參商們,藉由這個共同參與參務開採及販賣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利益共同體。參商當然是這個群體中獲益最大的團體,他們有的是單槍匹馬到盛京去購買刨夫的餘參的山西商人或蘇州商人,或者是江南地區專門承購由內務府發放出來參斤變價的庫儲參的蘇州參商或兩淮參商,經由他們的轉賣,人參在江南消費市場的價格離它們在東北的原產地的價格翻了好幾番,透過第七章第一節的圖表(7-1.1),我們可以發現人參價格在乾隆及嘉慶年間的價格是清代歷年來價格最高的時期,這種價格的巨幅變動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當時的人參流通的特色。透過論文附錄的統計圖表,可已看出乾隆年間,內務府每年新收、除用及奏准變價的人參數量相磳i觀,這些人參主要流通的地方是溫補文化最為盛行的江南地區。
經由乾隆朝奏銷檔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時幾個負責銷售人參的重要機構如江南織造、各地鹽政或者是粵海關,身負銷售庫儲人參的重任,人參價格的居高不下和他們從中哄抬價格脫離不了關係。他們之所以任意抬高價錢,一來當然是他們看準了當時的人參消費市場已經商品化及品牌化。透過人參消費指南書,我們可以見到江南的參商成功地塑造出人參的幾種重要的品牌,各地區對人參的品味的區分益形嚴明,舉凡統參、泡丁及參鬚又可區分為不同樣式的品名。在這,我們看到了紹興人喜歡「紹糙」,浙人喜歡「片料」,南昌樟樹鎮農民喜歡蘆頭,建寧人喜愛「中條」。東洋的日人更是有他們特殊喜愛的口味,從當時在日本出版的人參專書,我們發現日本的許多人參來自中國,而這些由在日本長崎經商的參商所寫的人參專書和同時期中國出現的人參書一樣,主要是提供廣大的人參商人及消費大眾辨識人參及如何購買人參。另外一個原因則與人參數量的逐漸減少有關,乾隆人參數量若和康熙及雍正年間的人參數量相較,明顯少了許多,在食之者眾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會節節攀升。
然而,清中葉為何有那麼多人願意出高價購買人參,這與當時醫療觀念的改變有關。人參的消費及流通的數量在乾嘉時期更為普遍的因素與此時溫補文化的盛行密不可分。更明白地說,清代溫補文化的醫療觀念加深了人們對人參療效的認識。在明清醫書中常可見醫家談論當時社會普遍好用補藥的風氣,這種補藥風氣影響所及的範圍上至富貴人家,下至貧苦百姓。就普遍性而言,清代的狀況又較明代來的普及,尤其是江南地區。當時富貴之家不管有病沒病常以服補藥來補身,其對補藥的療效深信不疑,已經到了所謂:「其中更有用參附則喜,用攻劑則懼;服參附而死,則委之命」的地步。可見當時的病家相當深信補藥——尤其是人參及附子的療效。清代江南社會好服補藥的風氣與醫者及病家的態度有關,其中一項主要因素是醫家較容易取得病家對醫者的信任。這樣的溫補文化改變了民眾對人參的認識,也為人參的消費及流通提供了最有利的觀念基礎。
人參的商品史研究提供了我們另外一種檢視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管道。近來的研究顯示,十六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末,中西社會都可以發現到有逐漸關注物質文化的趨勢,也可以看到同時期中西方社會的上層階層都有偏愛物品的傾向。兩者同時都出現「炫耀性消費」的現象,如服飾、旅遊與乘轎等方面。晚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原先象徵身份地位的土地財富,轉變成奢侈品的收藏,特別是文化消費方面,古物經商品化後成了「優雅的裝飾」,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也造成求過於供的社會競逐,Craig Clunas及Peter Bourdieu的研究說明的這些文化消費的特色。除了文化消費以外,就連一般日常生活的物質消費也有類似的現象。清代中葉的人參消費是否已經達到上述所說的現象,可能還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研究及比較,才能會有答案。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從一則人參醫話談起 1
第二節 人參史的研究取向 4
一、人參的藥物史研究 4
二、人參與清代的參務政策 8
(一)參務政策的專論 9
(二)明末清初的東北邊境的人參問題 10
(三)清朝的人參專採政策 15
(四)人參專賣與清政府的財政稅收 18
(五)秧參的問題 21
(六)人參的流通與消費 23
第三節 論文的架構 23
第四節 新史料與新觀念 30

第二章 清代文本中的人參書寫與分類 39
第一節 清以前的人參簡史 40
第二節 清代人參的類別 48
一、王氣所鍾:從「上黨人參」到「遼參」 48
二、清代人參的生長環境 51
三、文本中的人參書寫:清代人參的分類 55
(一)田野調查式的人參誌書寫:以康熙年間耶穌會士的著作為例的探討 55
(二)商品目錄式的人參誌書寫:以《本草從新》與《本草綱目拾遺》 61
為例的討論。

第三章 從部落貿易到八旗採參:清入關前後的東北人參問題 97
第一節 人參如何成為十六世紀東亞的邊境問題? 99
第二節 皇室的專業採參機構:打牲烏拉 103
第三節 八旗與人參:旗辦採參制 110
一、盛京內務府上三旗佐領制 110
(一)挖參地域的轉變:從八旗參場至烏蘇里 111
(二)採參、熬參與送參 114
(三)採參的數量 115
二、王公貴族制 117
三、八旗兵丁與人參挖採 119

第四章 官參局的設立:乾隆朝參務管理的官僚化 125
第一節 從雍正到乾隆的參務制度的轉變 126
一、參票的發放與採參過程 126
二、收參 128
三、參票制與參商 130
第二節 延續還是斷裂:乾隆初期的招商刨採制(1736-1743) 136
一、奉天府尹的難題 136
二、招商刨採與官商 138
第三節 官參局設立後的參務管理:官雇刨夫制(1744-1782) 143
一、官參局的設立 143
二、官發憑證 144
三、官參局的地方化:以參局王睿為例的討論 145
第四節 參務管理的困境:從乾隆末年的吉林參務案談起 147
一、吉林將軍都爾嘉的口供 147
二、吉林參局的困境:從商捐到民票 149
第五節 參務章程的彈性化 153

第五章 秧參的出現到人參專採取消:嘉慶朝以來的參務管理 159
第一節 參禁制度下的變奏:秧參的崛起 161
第二節 國家權力與秧參:參務案的爆發 166
一、吉林將軍秀林的上奏 166
二、中央官員的調查 169
三、真參的迷思:秧參的查禁 171
(一)官參與商參的重驗 175
(二)參餘銀與商幫銀的調查 176
(三)採參業者的整頓 177
(四)查緝私參 179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的角力:參務章程的論爭 180
第四節 人參專採的取消:從道光到光緒朝的轉變 186

第六章 「非參不治、服必萬全」:明清人參與江南溫補文化 189
第一節 「不怕病死,只怕虛死」:清代江南的溫補風氣 190
第二節明清的人參藥用與醫者論參 197
一、好服貴藥的風氣 197
二、明清醫家對誤服服參的討論 203

第七章 多樣化的商品:清代人參的流通與消費 209
第一節 「中人十家產,不滿一杯味」:人參價格的變化 210
第二節 參斤變價:清代東北人參下江南 217
一、清初的人參貿易:從順治到雍正 219
二、參斤變價制度:乾隆朝以來的內務府與官參販售 223
(一)參斤變價 223
(二)官參銷售與江南織造、鹽政 225
(三) 參商如何買賣官參? 232
1、參商承領江南官參 233
2、內務府官參的購買:以「王圻販參案」為主的個案討論 233
(四) 宮廷中的人參買賣:以龔三德販參案為主的個案研究 235
第三節 商參的流通 238
一、商參的流通 243
二、商參與關稅 243
第四節 新知識、新消費:人參消費的指南書籍 245
一、人參消費指南書籍的出現 246
二、新的知識、新的消費:人參品牌概念的建立 248
第五節 禮物文化:人參的賞賜與餽贈 263

第八章 結論:人參的商品史與明清消費文化研究 267

附錄 271
參考文獻 349
參考文獻
一、本文中較常引用之套書和叢書

《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點校本。
《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景印光緒二十五年刻本。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宮中株批奏摺財政類「關稅」》。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微捲影印。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1982-。
《乾隆朝上諭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1。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
《欽定戶部則例:同治朝》。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王先謙,《十二朝東華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李樹田編,《吉林長白叢書》初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拖津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1992。
徐珂編,《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東國文化社,1955-1958。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折及軍機處檔案件資料庫》
崑岡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張偉仁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聯經,1986-。
朝鮮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編,《李朝實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二、原始文獻

【官方文書】
《內務府月摺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影印。
《光緒朝黑龍江將軍奏稿》。北京:新華書店,1993。
《清史列傳》。臺北:中華書局,1987。
《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盛京典制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光緒四年刻本影印)。
《欽定八旗通志》。臺北:學生書局,1968。
《欽定盛京通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舊滿州檔案譯註:清太宗朝(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舊滿州檔案譯註:清太宗朝(二)》。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
《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臺北:九思,1977。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東北師範大學明清史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代東北阿城漢文檔案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
金恩輝、梁志忠校譯,《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臺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徐世昌,《東三省政略》。臺北:文海,1965。
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新華書店,1989。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筆記與文集】
[清]彭孫貽,《山中聞見錄》。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清]楊賓,《柳邊紀略》。臺北:廣文書局,1968。
《吉林志書》。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韓邊外》。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王安石(1021-1086),《王荊公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利器編,《李世楨、李煦父子年譜》。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史游,《急就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西清,《黑龍江外紀》,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71冊。臺北:廣文書局,1962(1897排印本)。
何秋濤(1824-1862),《朔方備乘》。臺北:老古出版社,1978。
余樾(1821-1906),《茶香室叢鈔》。臺北:中華書局,1995。
吳振臣,《寧古塔紀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1962。
吳樵,《寬城隨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民國丁巳(1917)序排印本。
李明,郭強等譯《中國近事報道(1687-1692)》。河南:大象出版社,2004。
沈括,《新校正夢溪筆談》。香港:中華書局,1975。
林佶(1660-?),《全遼備考》下。臺北:廣文書局,1968。
金毓黻,《東北要覽》。
昭槌,《嘯亭雜錄》。臺北,文海,1967。
查慎行(1650-1727),《查慎行文集》。
徐宗亮纂修,《龍江述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1962。
袁枚,《子不語》。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
高士奇(1642-1704),《扈從東巡日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張鳳台編,《長白山匯徵錄》。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梁章鉅《浪跡叢談》。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74。
博明希哲撰,《鳳城瑣錄》,《遼海叢書本》。瀋陽:還瀋書社,1985。
程開祜,《籌遼碩畫》。臺北:新文豐,1989。
楊賓,《柳邊紀略》,收入今毓脯主編,《遼海叢書》。瀋陽:還瀋書社,1984。
福格,《聽雨叢談》。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趙翼(1727-1814),《甌北集》。
薩英額撰,《吉林外紀》。收於李澍田編,《長白叢書初集:吉林外紀、吉林志略》。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魏劭卿,《雞林舊聞錄》,收於李澍田編,《吉林志書、吉林分巡道造送會典管清冊》。吉林:吉林文史出辦社,1983。

【醫書】
《中國醫學大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大成,2000。
毛祥麟,《對山醫話》,收於劉更生編,《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王士雄,《溫熱經緯》(1852),收入李順保編,《溫病學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王孟英,《柳洲醫話》,收入《醫案醫話醫論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王肯堂(1549-1613),顧金壽重訂,《肯堂醫論》,收入劉更生編,《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朱大年等選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4。
余景和,《診余集》,收入《醫案醫話醫論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山東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影印。
吳瑭,《增訂醫醫病書》(1831),收入沈供瑞、梁秀清編,《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吳儀洛,《本草從新》(乾隆22年跋,1757)。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1。
李文榮,《知醫必辨》(道光二十九年(1849)序),收入沈洪瑞、梁秀清編,《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收入《明清名醫全書大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李東垣,《東垣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
李珣(907-960),《南海藥譜》,收入陸烜,《人參譜》。
沈漢卿,《溫熱經解》(1936),收於李順保編,《溫病學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
唐慎微,《大觀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徐大椿(1693-1771),《洄溪醫案》,收入《醫案醫話醫論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徐大椿,《慎疾當言》,收入《徐靈胎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出版社,1999。
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收於劉更生編,《醫案醫話醫論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乾隆二十二年點校本。
徐延祚,《醫粹精言》(1896),收於《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徐炎祚,《醫醫瑣言》(1897),收於《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婉香,《張氏溫暑醫旨》(1874),收於《溫病學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張景濤,《馤塘醫話》,收入沈洪瑞、梁秀清編,《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張瑞賢編,《本草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陳可冀編,《清宮醫案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0。
陳錦燧,《景景室醫槁雜存》(1932年鉛印本),收入《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陸以湉(1802-1865),《冷廬醫話》(1828自序),收入《中國歷代名醫醫話大觀》。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喻昌,《寓意草》,收入《醫案醫話醫論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裘慶元輯,《珍本醫書集成:醫案˙雜著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裘慶元輯,《珍本醫書集成:醫經˙本草˙脈學˙傷寒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劉文泰等,《本草品匯精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鄭林主編,《張志聰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

【地方志】
光緒《山西通志》。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2。
《吉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通化縣志》。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遼東志》。沈陽:還瀋書社,1985。
民國《奉天通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開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30。
《潞安府志》。萬曆四十年(1612)。
《吉林通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欽定八旗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撫松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鐵嶺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31。
《江南通志》。臺北:京華出版社,1967。

【資料彙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懲辦貪污檔案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吳晗輯,《李朝鮮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抵、王秀華,《清代東北參務》,李樹田主編《長白叢書》,第五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杜赫德編,鄭德弟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河南:大象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8。
唐秉鈞,《人參考》。臺北:新文豐,1985。
偉文圖書公司編輯部編,《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臺北:偉文圖書,1977。
陸烜,《人參譜》。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6。□□□□□□□□□□□□□ 遼寧省檔案館編翻譯,《盛京參務檔案史料》。瀋陽:遼寧出版社,2003。

三、近人研究
【中文論文】
Vermeer, Eduard B.,〈清代中國邊疆地區的人口與生態〉,《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頁393,428。
刁書仁,〈清代東北圍場略說〉,《滿族研究》,1991第4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五十九年參務案〉,《歷史檔案》,2000年第1期。
今村炳著,崔德深譯,〈人參史〉,《人參科技報》,第9期(1983)
王乃迪,〈人參史話〉,《農業考古》,1985年第1期。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王利華,〈社會生態史:一個新的研究框架〉,參見「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網站資料。
王佩環,〈清代東北參業的興衰〉,《社會科學戰線》,1982第4期。
冬永功,〈清代聖京參務活動述略〉,《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古鴻廷、陳誠仁,〈清代內務府之研究〉,《中國文化月刊》,196卷(1996)。
申鴻硯,〈古代人參辨略〉,《天津中醫》,1986年6月。
何本方,〈乾隆年間榷關的免稅措施〉,《歷史檔案》,1987年第4期。
何本方,〈清代的榷關與內務府〉,《 宮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2期。
余雲岫,〈國產藥的文獻研究:沙參、紫參〉,《新中醫藥》,3期(1954年3月)。
余新忠,〈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收於孫江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吳兆清,〈清內務府活計檔〉,《文物》,1991年第3期。
吳兆清,〈論清代內務府當鋪之興衰〉,《故宮學術季刊》,第16卷第2期(1998)。
吳建雍,〈清前期榷關及其管理制度〉,《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1期。
岑大利,〈清代京城崇文門稅務總局初探〉,《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岑大利,〈清代京城崇文門稅務總局初探〉,《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 (2003年9月)。
李向高,〈我國人參栽培加工的歷史概況〉,《中藥材科技》,1984年5月。
李向高,〈從韓國人參說到中國人參〉,《大同中醫》,1982年1月。
李克毅,〈清代鹽商與帑幣〉,《中國經濟社會史研究》,1989年第2期。
李孝悌,〈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課題〉,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李喬丈,〈八旗生計問題述略〉,《滿族研究》,1985年第1期。
佟永功,〈清代聖京參務活動述略〉,《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林永區、王賣,〈清代長蘆鹽商與內務府〉,《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2期。
林永區、王賣,〈清代鹽商與皇室〉,《史學月刊》,1988年第3期。
林申凡,〈有關人參的歷史考證〉,《中國歷史》,1985年5月。
祁美琴,〈內務府包衣世家高氏考〉,《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祁美琴,〈關於清代榷關「差官」問題的考察〉,《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邱仲麟,〈人口增長、森林砍伐與明代北京生活燃料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1分(2003)。
邱仲麟,〈天然冰與明清北京的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近史所集刊》,第50期(2005年12月)。
邱仲麟,〈水窩子――北京的供水業者與民生用水(1368-1937)〉,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瘟疫與帝國醫療體系的改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卷第2期(2004)。
邱仲麟,〈國防線上:明代長城沿邊的森林砍伐與人工造林〉,《明代研究》,第8期(2005年12月)。
邱澎生,〈十八世紀滇銅市場中的官商關係與利益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
邱澎生,〈由蘇州經商衝突事件看清代前期的官商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3期(1995)。
保音朝克圖,〈清朝邊防中的三種巡視制度解析:「卡兵巡察」、「巡查卡倫」、「察邊」之區別與聯繫〉,《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禹忠烈,〈明中後期女真人和遼東及朝鮮的貿易關係〉,《東北地方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
胡世林,〈古今人參名實考〉,《中國醫藥學報》,1987年第4期。
韋慶遠、吳其衍,〈清代著名皇商范氏的興衰〉,《歷史研究》,1981年第3期。
徐輝光,〈論人參與黨參:關於人參與黨參的文獻考證〉,《中成藥研究》,1983年9月。
馬汝巧、馬大政,〈東北的軍政制度〉,《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
馬協弟,〈八旗制度下的滿族〉,《滿族研究》,1987。
高銘功,〈東北「老山參」產地考察〉,《哈爾濱中醫》,第11期(1959)。
張哲嘉,〈「大黃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內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期(2005) 。
張哲嘉,〈明清江南的醫學集團——「吳中醫派」與「新安醫派」〉,收入熊月之、熊秉真編,《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論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張哲嘉,〈為龍體把脈——名醫力鈞與光緒帝〉,黃東蘭主編,《身體.心性.權力:新社會史》第2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張哲嘉,〈清宮醫藥檔案的價值與限制〉 ,《新史學》第十卷第二期 (1999年6月),
張淑芝,〈東珠:清王朝皇權的象徵〉,《清代宮史探微》。紫禁城出版社,1991。
張貴君,〈中藥名考:人參〉,《湖北中醫雜誌》,1986年4月。
張嘉鳳,〈清初的避痘與查痘制度〉,《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頁135-156。
張嘉鳳,〈清康熙皇帝採用人痘法的原因與時間試探〉,《中華醫史雜誌》第26卷第1期。
梁其姿,〈方土與疾病: 元至清醫家的看法〉,收入《性別與醫療》(中研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2002)。
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醫療資源初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梁其姿,〈明代社會中的醫藥〉,《法國漢學》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店,2002。
梁其姿,〈麻風隔離與近代中國〉,《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
許倩倫,〈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9。
郭廷以,〈東北的開拓:明清的東北經營〉,收入氏著《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1987。
陳元棪,〈乾隆五十九年吉林參務弊案之研究〉,《洄瀾春秋》,第1期(2004)。
陳日朋,〈東北人參源流初探〉,《中藥材科技》,1982年5月。
陳國棟,〈清代中葉以後重要稅差專由內務府包衣擔任的幾點解釋〉,收錄於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
陳國棟,〈評陶博著《康雍乾內務府考》),《史學評論》,第1期(1979)。
陳鋒,〈清代前期奏銷制度與政策演變〉,《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
鈔曉鴻、鄭振滿,〈二十世紀的清史研究〉,《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
黃勝白,〈人參的本草歷史和混淆品種〉,《中草藥》,1982年1月。
楊寄蓉,〈清代東北人參的採掘與經營〉,《遼寧大學學報》,1996年。
溫順德〈清代乾嘉時期關內漢人流移東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葉志如,〈從人參專採專賣看清宮廷的特供保障〉,收於《清代宮史探微》。紫禁城出版社,1991,頁164-189。
葉顯純,〈人參沿革〉,《中成藥研究》,第12期(1982)。
廖聲豐,〈明清時期的鈔關(榷關)研究綜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3期。
劉錚雲,〈城鄉的過客――檔案中所見的清代商販〉,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蕭一山,〈東北之移民與墾殖〉,收入中華學術院東北研究所編,《東北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賴惠敏,〈乾隆朝內務府的皮貨買賣與京城時尚〉,《故宮學術季刊》,第21卷第1期(2003)。
賴惠敏,〈乾隆朝內務府的當鋪與發商生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
賴惠敏,〈從高樸案看乾隆朝的內務府與商人〉,《新史學》,第13卷第1期。
賴惠敏,〈清代內務府檔案資料簡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2期(1991)。
賴惠敏,〈清乾隆朝的稅關與皇室財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年12月)。
賴惠敏,〈寡人好貨:乾隆帝與姑蘇繁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0期 (2005年12月)。
賴惠敏,〈鐵杆莊稼:清末內務府辛者庫人的家戶與生計〉,「中國的城市生活:十四世紀至二十世紀」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謝必震、傅朗,〈清代中國藥材輸入琉球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第1期。
叢佩遠,〈中國栽培人參之出現與興起〉,《農業考古》,1985年第11期,頁262-269。
羅麗達,〈清初國家財政利益上的宮府之爭及趙申喬的遭遇〉,《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
關培生,〈黨參之本草文獻考察〉,《生活與健康》,1984年5月。
龔榮,〈漫談人參〉,《福建中醫藥》,1981年第4期。

【中文專著】
[法]達尼埃爾羅什著,吳鼐譯,《平常事情的歷史:消費自傳統社會中的誕生(17世紀初-19世紀初)》。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明清檔案通覽》編委會編,《明清檔案通覽》。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0。
《東北大事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孔經緯,《清代東北地區經濟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王本祥編,《人參的研究》。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1985。
王季平編,《吉林省編年紀事1949-1985》。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王尚義,《晉商商貿活動的歷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王鐵生編,《中國人參》。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吉林省圖書館編,《人參文獻專題目錄(1914-1980) 》。1984。
朱熹方、董一忱,《東北墾殖史》。長春:國立長春大學農學院叢書,1947。
佐伯富著、鄭樑生譯,《清雍正朝的養廉銀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吳正裕,《滿族食俗與清宮御膳》。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1250-1850》。北京:三聯書店,2003。
李治亭編,《東北通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
李潛龍,《明清經濟探微初編》。台北:稻香出版社,2002。
李燕光、關捷主編,《滿族通史》。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李鴻彬,《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李鵬年等編著,《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
林永區、王賣,《清代西北民族貿易史》。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
祁美琴,《清代內務府》。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祁美琴,《清代榷關制度研究》。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75。
紀俊元、張繼、宋長義主編,《常用中藥材真偽對照鑑別圖譜》。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韋慶遠,《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袁森坡,《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1。
馬汝巧、馬大正《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張正明,《晉商興衰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張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與市場體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梁其姿1997 《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社)(
清代官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
莊吉發,《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郭蘊靜,《清代商業史》。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北京:新華書店,1937,1998重印。
陳樺,《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經濟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陳樺,《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傅維康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彭勝權編,《溫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馮爾康,《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黃鑒揮,《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
楊余練,《清代東北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劉子揚《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稻葉君山著,楊成能譯,《滿州發達史》。臺北:國風出版社,1969。
稻葉岩吉著,但濤譯,《清朝全史》。臺灣中華書局,1977。
賴惠敏,《天潢貴胃: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97。
謝國楨,《清初流人開發東北史》。臺北:開明書局,1969。
韓道誠,《東北歷史文化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叢佩遠,《中國東北史》。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叢佩遠,《東北三寶經濟簡史》。農業出版社,1987。
瀋陽藥學院編,《人參專題研究論文集》。遼寧:瀋陽藥學院,1986。
簡江作,《韓國歷史》。臺北:五南,1998。
騰紹儀,《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89。

【日文】
岸本美緒,《清代中國の物價と經濟變動》(東京都:研文出版,1997)。
荒野泰典,《日本型華夷秩序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1987。
今村鞆(Imamura Tomo),《人參史》。京都:思文閣,1935。
三田村泰助,《世界の歷史:明と清》。河出書房新社,1990。
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京都:同朋舍,1985。
上田信,〈封禁、開採、弛禁:清代中期江西における山地開發〉,《東洋史研究》,第61卷第4號 (2002.3),頁699-728。
上田裕之,〈清初の人參採取とハン˙王公˙功臣—人參採取權保有を中心に—〉,《社會文化史學》,43號(2002.5)。
川久保悌郎,〈清代人參採取制度について一考察〉,《鈴木俊教授還曆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三陽社,1964。
川久保悌郎,〈清代滿州における燒鍋の簇生につぃて〉,收於《和田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講談社,1961)。
川勝守編,《東アジア生產と流通の歷史社會學的研究》(福岡:中國書店,1993)。
川島祐次,《朝鮮人參秘史》。東京都:八坂書房,1993。
田村元雄,《朝鮮人參耕作記》。東京都:科學書院,1991。
田代和生,《近世日朝通交貿易史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1981。
田代和生,《江戶時代朝鮮藥材調查の研究》。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1999。
田地正憲,〈清代人參採取における攬頭につぃて〉,山口大學編,《文學會志》,49 (1999)。
鈴木中正,〈清代の滿州につぃて〉,收於愛知大學《文學論叢》。開學十週年紀念特輯,1957。
和田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編輯委員會編,《和田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講談社,1961。
稻葉岩吉,《增訂滿州發達史》。東京:日本評論社,1935。

【西文】
Appadurai, Arjun.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Brewer, John,& Portet, Roy, Consumption and the World of Goods. Routledge, 1993.
B, Goldstein. “Ginseng: Its History, Dispersion and Flok Trandition Amer”, J. Chin Med, vol. 3, no. 3 (1975).
Chia-Feng Chang, Aspects of Smallpox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PhD Dissertation,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Hanson, Marta “Robust Northerners and Delicate Southerners: The Nineteenth-Century Invention of a Southern Medical Tradition, ” in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vol. 6, nol.3 (1998).
Hanson, Marta. “Disease, Epidemiology, and the Invention of a Southen Medical Tradition on Wenbing in Jiangn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Dissert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1997.
Myers, Fred R. ed., The Empire of Things: Regime of Value and Material Culture. Santa Fe: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2001.
Porter, Roy and Mikulas Teich, eds. Drugs and Narcotics i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Roche, Daniel. Translated by Brian Pearce. The Birth of Consumption in France, 1600-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impson,William. Some Observations Made Upon the Root Called Nean, or Ninfing. London, 1680.
Symons,Van Jay. Ching Ginseng Management: Ching Monopolies in Microcosm. Arizonna State University, 1981.
Torbert, Preston M. The Ch’ing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A Study of its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al Functions, 1662-1796.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977.
Y, Hu S. “TheGenus Panax(Ginseng)in Chinese Medicine,” Econ Bot, vol. 30 (1976).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摘要
誌謝辭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