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3.134.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貞儀
論文名稱(中文):近代崑劇藝術的傳承--「傳」字輩與當代崑劇藝人的傳承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中文):王安祈
陳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904401
出版年(民國):9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崑劇崑曲表演藝術傳承「傳」字輩崑大班「世」字輩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
  • 收藏收藏:0
崑劇表演藝術在乾嘉時期得到高度的發展,不僅重視表演規範,更注重表演藝術的傳承延續,這個時期形成的崑劇表演藝術的傳統,通常稱之為「乾嘉傳統」,其開啟了近代崑劇時期,我們現在看到的崑劇演出,被認定屬於這一時期的藝術範疇。二十世紀初期,在蘇州「崑劇傳習所」所培養的「傳」字輩藝人,可說是乾嘉傳統的唯一繼承人,他們並為此一傳統培養了新一代接班人(當代藝人)。本論文所要討論的,即是「傳」字輩藝人、當代藝人在此一傳統(近代崑劇的表演藝術)上的傳承關係,但並不將重點放在身段表演上一招一式的絕對繼承,也非繼承劇目數量的多寡,而是探討當代藝人如何習得崑劇表演美學的規律及精神,並將之實際運用在舞台實踐上的情形。
本論文分為兩大部份,首先以時間為脈絡,探討近代崑劇在現、當代的傳承。其次為近代崑劇既以「傳」字輩為總結,因此以傳字輩為基點,探討傳字輩對於當代崑劇傳承的脈絡及內涵。本論文主題分為四章,第一章探討「傳」字輩作為近代崑劇的繼承人,其養成的過程,以及其在出科之後持續學習、發展的情況。第二章討論中共建國後培養的第一代崑劇傳人,在兩種環境下(以團帶班:國風蘇崑劇團、江蘇省蘇崑劇團;戲曲學校: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班),從「傳」字輩學戲的經過。第三章以「傳」字輩為主軸,依各個行當家門的不同,將重點放在個別「傳」字輩到當代藝人間崑劇藝術傳承的具體情況。第四章則論述當代藝人在繼承了近代崑劇-「傳」字輩的崑劇表演藝術之後,如何將其內涵(重視角色人物)應用到自身的舞台呈現上,並如何發展。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在於盡可能描繪「傳」字輩藝人到當代藝人間崑劇表演藝術傳承情形的原貌,並從中獲得崑劇藝術在新一個世紀繼續發展的關鍵。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及資料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8
第一章 二○年代的崑劇傳承:「傳」字輩對乾嘉傳統的承襲 11
第一節 「崑劇傳習所」的成立 11
一、姑蘇四大崑班的報散 11
二、崑劇傳習所的成立 13
第二節 「崑劇傳習所」時期 16
一、招生過程及師資 16
二、課程設置 18
三、幫演階段 23
第三節 「新樂府」、「仙霓社」時期的傳字輩藝人 27
一、「新樂府」時期 28
二、仙霓社時期 33
小結…………... 37
第二章 五○年代江浙地區的崑劇傳承:
當代崑劇藝人對「傳」字輩的承襲 39
第一節 「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十五貫》現象 39
一、國風蘇劇團 39
二、中共建國初期的戲改政策與崑劇活動 42
三、《十五貫》──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 49
第二節 浙江省蘇崑劇團、江蘇省蘇崑劇團                ──「世」字輩、「盛」字輩、「繼」字輩 54
一、「世」字輩、「盛」字輩的組成 55
二、浙江省蘇崑劇團╱浙江省戲曲學校師資介紹 57
三、「世」字輩、「盛」字輩的學戲過程 60
四、江蘇省蘇崑劇院──「繼」字輩的養成 65
第三節 華東戲曲研究院崑曲演員訓練班 68
一、華東戲曲研究院崑曲演員訓練班的成立背景 69
二、招生過程及師資 70
三、課程設置 73
小結…………... 79
第三章 「傳」字輩與當代崑劇藝人傳承之具體脈絡 81
第一節 生行、末行藝術的傳承 81
一、沈傳芷 81
二、周傳瑛 86
三、鄭傳鑒 90
第二節 旦行藝術的傳承 93
一、朱傳茗 94
二、姚傳薌 97
三、方傳芸 100
第三節 丑行藝術的傳承 102
一、華傳浩 103
二、王傳淞 107
小結…………... 111
第四章 「傳」字輩與當代崑劇的傳承內涵 113
第一節 人物性格理解的變╱深化 114
一、人物性格理解的變化
──《爛柯山》╱《朱買臣休妻》中的崔氏及朱買臣 114
二、人物性格理解的深化──《玉簪記.琴挑》中的潘必正 117
第二節 多元化的表演手段 120
一、《爛柯山.逼休》中的朱買臣 120
二、《占花魁》中的賣油郎 122
三、《貨郎旦.女彈》中的張三姑 125
四、《西園記》中的張繼華 127
五、《司馬相如》中的司馬相如 129
六、《班昭》中的班昭 131
第三節 演員特質 134
第四節 武戲的發展 137
一、《擋馬》 137
二、《雁翎甲.盜甲》 139
小結…………... 142
結論 143
附表一 全福班藝人與「傳」字輩藝人的師承關係 147
附表二 當代藝人與「傳」字輩藝人的師承關係 151
附表三 「世」字輩一覽表 153
附表四 上海「崑大班」畢業生一覽表 155
附表五 訪談對象、時間、地點 159
參考書目 161
參考書目
(依作者、編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一)藝人傳記、表演藝術總結
1. 丁修詢,《笛情夢邊──記張繼青的藝術生活》(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8月)。
2. 王傳淞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丑中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11月)。
3. 石楠,《從尼姑庵走上紅地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年)。
4.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5. 岳美緹,《我──一個孤單的女小生》(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年1月)。
6. 胡忌編,《鄭傳鑑及其表演藝術》(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1994年)。
7. 張世錚,《我是崑劇之末∼演藝生涯半世紀》(台北:水磨曲集劇團,2000年初版)。
8. 梁谷音,《雨絲風片》(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初版)。
9. 陳彬,《萬里巡行-周志剛、朱曉瑜伉儷的戲曲藝術》(台北:陳彬,2006年)。
10. 章驥、程曙鵬主編,《藝海一粟──汪世瑜談藝錄》(南京:金陵書社出版公司,1993年3月)。
11. 華傳浩演述,陸兼之整理,《我演崑丑》(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1年)。
12. 蔡瑤銑口述、陳彬紀錄整理,《瑤台仙音∼我的崑劇藝術生涯》(台北:陳彬,2005年初版)。
二、地方戲曲志、資料匯編
1. 《江蘇戲曲志.南京卷》編輯委員會編,《江蘇戲曲志.南京卷》(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2.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年)。
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北京:中國 ISBN中心,1996年9月)。
4.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浙江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浙江卷》(北京:ISBN中心,1997年)。
5. 方家驥、朱建明主編,《上海崑劇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初版)。
6. 朱建明選編,陸漢文、倪百賢校訂,《〈申報〉崑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市文化系統地方志編輯委員會,1992年)。
三、工具書
1.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初版)。
2. 李漢飛編,《中國戲曲劇種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3.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初版)。
4.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5. 洪維助主編,《崑曲研究資料索引》(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四、其他
1. 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崑劇觀摩演出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2. 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編,《蘭苑集萃:「崑曲傳習所」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南京: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1984年)。
3. 吳白匋,《無隱室劇論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4.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年2月)。
5. 汪詩珮,《乾嘉時期崑劇藝術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
6. 周秦,《蘇州崑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初版)。
7. 金毅主編,《幽情逸韻落人間──紀念崑劇傳習所成立七十周年》(江蘇:崑劇傳習所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會組委員,1992年)。
8. 金毅主編,《幽情逸韵落人間──紀念崑劇傳習成立七十周年》(江蘇:崑劇傳習所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會組委會,1992)。
9.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初版)。
10. 桑毓喜,《崑劇傳字輩》(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2000年12月)。
11. 許姬傳,《許姬傳藝談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12.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初版)。
13. 曾永義,《從腔調說到崑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14.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15.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16.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0年)。
17. 鈕驃等著,《中國崑曲藝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18. 葉長海、蔡正仁編,《無悔追夢──上崑名家從藝五十周年風采實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初版)。
19. 劉厚生,《劉厚生戲曲長短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5月)。
20. 顧篤璜,《崑劇史補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初版)。
21. 龔和德、毛時安主編,《守望者說──崑劇《班昭》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二、學位論文
1. 黃思超,〈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楊汗如,〈崑劇傳統折子戲的當代演繹──以上崑〈湖樓〉、〈望鄉〉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 劉心慧,〈上海崑劇團新編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
三、單篇文章
(一)期刊文章
1. 〈「1993年崑劇座談會」紀要〉,《中國戲劇》1993年8期(總435期),頁18-21。
2. 〈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培訓班傳授劇目選載(文字記錄稿),《崑劇藝術》2期(1987年12月),頁29-57。
3. 〈首都戲劇界座談崑劇搶救繼承劇目匯報演出〉,《戲劇報》1988年2期(總369期),頁34。
4. 〈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原載五月十八日《人民日報》)〉,《戲劇報》1956年6期(總30期),頁4-5。
5. 〈穆藕初先生簡況〉,《中國戲劇》1993年10期(總437期),頁52-53。
6. 岳美緹,〈努力展現人物內心的美〉,《陝西戲劇》1982年12期(總54期),頁10-11。
7. 丁修詢,〈戲曲表演的形式美──記姚傳薌的一次藝術實踐〉,《江蘇戲劇》1982年5期(總50期),頁20-21。
8. 方一知,〈張繼青的路〉,《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4年5期,頁90。(原:《新觀察》(京)1984年10期,頁24)
9. 方家驥,〈父親方傳芸〉,《上海戲劇》2001年7期(總213期),頁42-44。
10. 方傳芸,〈知根知底 揮灑自如〉,收入《戲劇論叢》1982第三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2月),頁42-43。
11. 方傳芸口述,姚家征、范益松記錄整理,〈我在“崑曲傳習所”〉,《戲劇藝術》1984年3期(總27期),頁89-102。
12. 水易,〈齒唇數珠玉 體態繡詞章──崑劇表演藝術家張繼青〉,《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5年11期,頁74。(原:《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11月2日第7版)
13. 王安祈,〈蘭薰三夢 張繼青〉,《大雅》創刊號(1999年2月),頁11-12。
14.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9月)。
15. 王奉梅,〈向姚傳薌老師學《題曲》〉,《上海戲劇》3期(總84期),頁27。
16. 王奉梅,〈要有探索精神〉,《戲文》1987年1期(總35期),頁5-6。
17. 王芝泉,〈從《擋馬》說起〉,《戲文》1987年1期(總35期),頁9。
18. 王恂,〈崑劇的命運〉,《中國戲劇》2001年9期(總532期),頁52-53。
19. 王恂、鄭晉,〈穿破不穿錯──「傳」字輩崑曲表演藝術家鄭傳鑒訪談錄〉,《上海戲劇》1991年4期(總133期),頁47-49。
20. 王恂、鄭晉,〈崑劇大家鄭傳鑒談藝術〉,《中國戲劇》1991年4期(總407期),頁54-55。
21. 王朝聞,〈以虛為實與以實為虛──看張繼青『三夢』演出有感〉,《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2年11期,頁99-109。(原:《文藝研究》1982年4期,頁51-61)
22. 王傳蕖憶述,北京崑曲研習社研究組記錄整理,〈蘇州崑劇傳習所始末〉,收入《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年)第1輯,頁1-20。
23. 王詩昌,〈一曲《聞鈴》驚四座 喜看俞派新傳人──記崑劇演員周志剛〉,《上海戲劇》1988年4期(總115期),頁35-36。
24. 半邨主人,〈仙霓社之前後(一-九),《紅茶》創刊號、2期、3期、4期、5期、7期、8期、9期、10期,頁47-48、頁35-36、頁35-36、頁34-36、頁42-44、頁38-39、頁37-38、頁41、頁38-39。
25. 史行,沈祖安,〈江南崑丑王──悼崑丑表演藝術家王傳淞〉,《戲劇報》1987年9期(總364期),頁41-43。
26. 白木,〈美色耀眼 情致流瀉──記著名崑曲演員梁谷音〉,《戲劇報》1984年8期(總327期),頁24-26。
27. 石生潮,〈以史為鏡 可知興衰──簡析崑曲發展的歷史經驗〉,《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8年6期,頁45-48。(原:《劇海》(長沙)1988年2期,頁44-47)
28. 伊然、張靜嫻,〈成功的背後──張靜嫻訪談〉,《上海戲劇》2001年12期(總218期),頁18-22。
29. 成志雄,〈情繫白玉蘭──風風雨雨四十秋〉,《上海戲劇》1994年3期(總150期),頁15-16。
30. 朱文相,〈在嚴謹中求靈動──看沈世華演《遊園.驚夢》〉,《戲劇評論》1987年創刊號(總1期),頁78-79。
31. 朱世藕,〈朱心女士1985年10月復信〉,收入《蘇劇研究資料》第三輯(蘇州:蘇州市戲曲研究室,2004年11月),頁95-108。
32. 朱建明,〈傳字輩藝人知多少〉,《上海文化史志通訊》16期,頁31-32。
33. 朱建明,〈話說崑劇老旦〉,《藝術百家》1999年1期(總55期),頁73-79。
34. 朱建明,〈話說崑劇老生〉,《藝術百家》1997年1期,頁94-100。
35. 朱健明,〈崑劇中的副末行當〉,《戲曲藝術》1999年3期(總80期),頁38-41。
36. 朱曉瑜,〈難忘師生情〉,收入《魏梁遺韻──紀念崑曲大師兩岸巡演特刊》,頁26-28。
37. 朱關榮,〈戲緣.演技.人品──寫在崑劇表演藝術家王芝泉專場演出之前〉,《上海戲劇》1993年6期(總147期),頁26-27。
38. 江上行,〈穆藕初和崑曲〉,《江蘇戲劇》1983年12期(總68期),頁54-56。
39. 江坪、張金庄,〈從《十五貫》到《西園記》,《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79年10期,頁39-43。(原:《浙江日報》1979年10月2日第3版)
40. 吳白匋,〈艱苦奮鬥的崑曲“傳”字輩老藝人〉,《江蘇戲劇》1981年1期(總43期),頁46-48。
41. 吳新雷,〈關于崑劇研究的世紀回顧〉,《複印報刊資料:戲劇、戲曲研究》1999年12期,頁83-90。(原:《東南大學學報》(南京)1999年1期,頁121-128)
42. 呂俊,〈同氣相求──張靜嫻與班昭的故事〉,《中國戲劇》2001年12期(總535期),頁40-42。
43. 李兆淦,〈刻意求工 出神入化──岳美緹演潘必正〉,《上海戲劇》1987年6期(總111期),頁29-30。
44. 李農合、程功思、楊關新,〈他像紅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記為戲居教學新勤耕耘的方傳芸副教授〉,《上海戲劇》2期(總71期),頁38-39。
45. 李瀝青,〈一朵朵花 一幅幅畫──記著名崑曲演員張洵澎表演藝術初探〉,《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4年7期,頁61-64。(原:《湖南戲劇》(長沙)1984年2期,頁58-62)
46. 沈世華,〈回眸二十世紀的崑劇〉,《複印報刊資料:戲劇、戲曲研究》2000年2期,頁88-89。(原:《人民政協報》(京)1999年12月29日第4版)
47. 沈世華,〈德高藝富 名垂崑史──哭傳瑛師〉,《戲曲藝術》1988年3期(總36期),頁8-9。
48. 沈斌,〈有意求新 無形規範──談計鎮華表演藝術的追求〉,《上海戲劇》1996年3期(總161期),頁26-27。
49. 沈傳芷口述,丁修詢記錄整理,〈笛情瑣憶〉,《江蘇文史資料選輯》(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第14輯(1984年),頁33-41。
50. 沈傳芷口述,丁修詢整理,〈憶崑曲傳習所〉,《江蘇戲劇》1981年10期(總43期),頁49-50。
51. 沈傳錕口述,杜欽整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略談《醉打山門》的表演藝術〉,收入《藝術研究資料》(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第4輯(1983年4月),頁183-229。
52. 沈鴻鑫,〈丑中見美須功夫──記崑劇名丑劉異龍〉,《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91年4期,頁72-75。(原:《上海藝術家》1990年5期,頁65-68)
53. 沈鴻鑫,〈從周信芳到計鎮華〉,《中國戲劇》1996年6期(總469期),頁45-47。
54. 汪克祜、宋衡之,〈蘇州解放前後的崑劇和崑劇工作者〉,《戲曲報》5卷7期(總55期,1951年11月),頁275-279。
55. 周傳家,〈《司馬相如》三題〉,《中國戲劇》1996年10期(總473期),頁16-17。
56. 周傳家,〈不可多得的喜劇精品 觀崑劇《西園記》有感〉,《中國戲劇》2000年5期(總516期),頁22-24。
57. 周傳瑛等口述,彭本樂整理,〈國風蘇劇團漫記〉,收入《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年)第1輯,頁57-59。
58. 岳美緹,〈我與《司馬相如》〉,《上海戲劇》1998年7期(總178期),刊中刊。
59. 岳美緹,〈從司馬相如到柳夢梅〉,《上海戲劇》1999年10期(總193期),頁16-17。
60. 岳美緹,〈繼續攀登藝術高峰〉,《戲文》1987年1期(總35期),頁8。
61. 岳美緹、伊然、黎安,〈另一種生命的延續〉,《上海戲劇》2002年5期(總223期),頁20-23。
62. 岳美緹、徐城北,〈舞台第三「性」──漫話女小生〉,《上海戲劇》1993年5期(總146期),頁20-22。
63. 林毓熙,〈春雨滋潤 幽蘭吐香──看上崑演出兼談古老劇種繼承出新的問題〉,《戲劇評論》1987年創刊號(總1期),頁16-17。
64. 林繼凡,〈勿要象我王傳淞,要象劇中人──王傳淞老師的教誨〉,《人民戲劇》1982年8期(總303期),頁39。
65. 邵芭,〈歷盡滄桑話崑曲──訪崑曲傳字輩老藝人〉,《民俗曲藝》27期(1983年12月),頁67-76。
66. 阿甲,〈從崑劇《爛柯山》談張繼青的表演藝術──談生活體驗和戲曲舞台體驗的關係問題〉,收入《戲劇論叢》1983第三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9月),頁46-54。
67. 俞振飛,〈一生愛好是崑曲〉,《上海文史資料選輯》第61輯《戲曲菁英(上)》(1989年9月),頁1-15。
68. 俞振飛,〈我與崑曲〉,《陝西戲劇》1982年12期,頁3-7。
69. 俞振飛,〈穆藕初先生與崑劇〉,《半月戲劇》6卷7期(1947年12月1日)。
70. 姜德勤,〈追念伊兵搶救崑曲二三事〉,《上海文化史志通訊》6期(1989年12月),頁26、34。
71. 姚傳薌口述,杜欽整理,〈「一生愛好是天然」──漫談《游園》的表演藝術經驗〉,收入《藝術研究資料》(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第4輯(1983年4月),頁235-258。
72. 姚繼蓀,〈懷念老師華傳浩〉,收入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編,《蘭苑集萃:“崑曲傳習所”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頁101-103。
73. 拾風,〈精心塑造「這一個」〉,《上海戲劇》1996年1期(總160期),頁29-30。
74. 施病鳩,〈由仙霓社談到崑曲之優點〉,《半月戲劇》2卷1期(1938年12月10日。
75. 柳以真,〈重新認識崑劇藝術的價值──從「1986年是崑劇年」談起〉,《戲劇報》1987年7期(總362期),頁36-38。
76. 柳河,〈關于世字輩〉,收入《藝術研究資料》(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第4輯(1983年4月),頁283-287。
77. 柳河、錢松樵,〈生命,在行動中繼續──記著名崑曲演員王傳淞〉,《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79年11期,頁99。(原:《浙江日報》1979年11月18日第4版)
78. 洛地,〈習崑傳曲 推陳出新──記周傳瑛藝術生涯六十年〉,收入《藝術研究資料》第1輯(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第1輯(1981年),頁3-41。
79. 洛地,〈關于崑班演出本〉,《戲曲藝術》1986年1期(總26期),頁54-64。
80. 胡山源,〈張傳芳二三事〉,《雜家》1986年6期,頁43-45。
81. 胡忌,〈清代中葉後崑曲衰落的歷程〉,《江蘇戲劇》1981年10期(總43期),頁51-52。
82. 胡保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收入《魏梁遺韻──紀念崑曲大師兩岸巡演特刊》,頁29-30。
83. 計鎮華,〈又面熟來又陌生〉,《陝西戲劇》1982年12期(總54期),頁9-10。
84. 計鎮華,〈我演朱買臣〉,《戲劇報》1984年3期(總322期),頁33-35。
85. 計鎮華,〈我演唱崑曲《彈詞》的體會〉,《戲劇報》1983年5期(總312期),頁32。
86. 計鎮華,〈報恩師誓作薪傳人〉,《上海戲劇》1998年5期(總164期),頁35-36。
87. 計鎮華,〈驀然回首──我的演藝生涯〉,《上海戲劇》1996年3期(總161期),頁11-18。
88. 倪惠芳,〈走出上海闖北京的蔡瑤銑〉,《上海戲劇》1999年6期(總189期),頁14-15。
89. 倪傳鉞,〈往事雜憶(上)(下)〉,《大雅》6、7期(1999年12月、2000年2月),頁22-28、42-47。
90. 凌云,〈古老崑劇如何面對新世紀觀眾〉,《複印報刊資料:戲劇、戲曲研究》2000年3期,頁81。(原:《文匯報》(滬)2000年4月9日第1版)
91. 唐葆祥,〈武旦行中佼佼者──王芝泉〉,《戲劇報》1984年4期(總323期),頁33-35。
92. 唐葆祥,〈崑劇「傳」字輩的風雨歷程〉,《上海戲劇》2001年9期(總215期),頁35-38。
93. 唐葆祥,〈路,就在自己腳下 記著名崑旦張靜嫻〉,《中國戲劇》1990年7期(總398期),頁24-26。
94. 唐葆祥,〈蘭騷蕙些千秋業 只在承先啟後中──記著名崑劇演員蔡正仁〉,《戲劇報》1983年4期(總311期),頁20-23。
95. 孫瑞清,〈一個崑劇彩旦的成功之路──訪首屆上海戲劇表演藝術白玉蘭獎配角獎獲獎演員成志雄〉,《上海戲劇》1991年1期(總130期),頁40-42。
96. 素子,〈崑曲家姚傳薌傳藝談〉,《戲劇報》1983年3期(總301期),頁48-49。
97. 高義龍,〈崑劇第一武旦〉,《複印報刊資料:戲劇、戲曲研究》1994年5期,頁84-86。(原:《上海藝術家:綜合版》1994年1期,頁32-34)
98. 偉民,〈幽蘭芬芳 沁人心脾──喜看崑劇《西園記》重上舞台〉,《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79年1期,頁39。(原:《浙江日報》1979年1月13日第3版)
99. 張余,〈新中國崑劇的第一頁〉,《上海文化史志通訊》2期(1988年12月),頁26-27。
100. 張庚,〈紀念穆藕初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中國戲劇》1993年10期(總437期),頁54-55。
101. 張庚,〈從張繼青的表演看戲曲表演藝術的基本原理〉,《戲劇報》1983年7期(總314期),頁17-19。
102. 張洵澎,〈學演《尋夢》〉,《人民戲劇》1982年9期(總304期),頁49。
103. 張銘榮,〈我演崑劇《盜甲》〉,《戲曲藝術》(季刊)1990年2期(總43期),頁62-64。
104. 張靜嫻,〈從姑娘到老太太──我演《釵頭鳳》中的蘭香〉,《陝西戲劇》1982年12期(總54期),頁15。
105. 張靜嫻,〈最撩人春色是今年〉,《上海戲劇》1999年10期(總193期),頁20-21。
106. 張繼青,〈懷念沈傳芷、姚傳薌老師〉,收入《魏梁遺韻──紀念崑曲大師兩岸巡演特刊》,頁25。
107. 梁冰,〈「一生愛好是天然」──著名崑劇演員張繼青〉,收入《江蘇戲曲論文集》(江蘇:中國戲劇家協會江蘇分會,1983年12月),頁1-8。
108. 梁谷音,〈我扮演《爛柯山》中崔氏的點滴體會〉,《陝西戲劇》1982年12期(總54期),頁12-13。
109. 梁谷音,〈我想說的〉,《戲文》1987年1期(總35期),頁6-7。
110. 莊悅公子,〈三話仙霓〉,《半月戲劇》4卷2期(1942年4月25日)。
111. 莊悅公子,〈再話仙霓〉,《半月戲劇》4卷1期(1942年3月15日)。
112. 莊悅公子,〈陽春白雪話仙霓〉,《半月戲劇》3卷12期(1942年2月1日)。
113. 莊蜨,〈靜好樓曲話〉,《半月戲劇》4卷7期(1942年12月25日)。
114. 莊蝶庵,〈閒話仙霓社〉,《十日戲劇》2卷9期(總47期)(1939年5月10日),頁15。
115. 許寅,〈仿佛華傳浩「原汁原湯」──贊上海崑劇團名丑成志雄〉,《中國戲劇》1989年6期(總385期),頁9-10。
116. 許寅,〈欣逢盛會話滄桑──記朱傳茗、華傳浩二三事〉,《上海戲劇》1期(總76期),頁35-36。
117. 許寅,〈為崑曲奮鬥一生的周傳瑛〉,《戲劇報》1988年4期(總371期),頁40-41。
118. 許寅,〈崑劇武旦王芝泉〉,《上海戲劇》3期(總102期),頁22-23。
119. 許寅、張萬良,〈謔不失雅 醉不失真──看崑劇名丑劉異龍《醉皂》〉,《上海戲劇》1990年3期(總126期),頁42-43。
120. 郭啟宏,〈《司馬相如》創作手記〉,《上海戲劇》1996年3期(總161期),頁34-38。
121. 陳多,〈崑劇的繼承與改革〉,《上海戲劇》2002年9期(總227期),頁24-25。
122. 陳西汀,〈空山明月 清曠無塵──崑劇老生計鎮華的藝術賞析〉,《上海戲劇》1996年3期(總161期),頁19。
123. 陳朗,〈“借茶”和“活捉”是怎樣的戲〉,《戲劇報》1957年11期(總47期),頁15-18。
124. 陳朗,〈出“丑”與出戲〉,收入《藝術研究資料》(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第4輯(1983年4月),頁319-333。
125. 陳朗,〈蘇書捕笛十二詠──崑曲傳習所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人民戲劇》1982年1期(總296期),頁35-36。
126. 陳彬,〈周志剛談「俞家唱、沈家做」〉,收入《魏梁遺韻──紀念崑曲大師兩岸巡演特刊》,頁31-33。
127. 傅雪漪,〈元雜劇《貨郎旦.女彈》的整理與演出〉,《戲劇報》1988年6期(總373期),頁18-19。
128. 傅雪漪,〈元雜劇《貨郎旦.女彈》的整理與演出〉,《戲劇報》1988年6期(總373期),頁18-20。
129. 鈕驃,〈林繼凡的《游殿》、《狗洞》及其它〉,《戲劇報》1984年2期(總321期),頁42-44。
130. 鈕驃,〈幽蘭一莖花正開,堪稱空谷不凡材──記著名崑曲小生汪世瑜〉,《戲劇報》1984年1期(總320期),頁24-26。
131. 馮牧,〈崑劇的生機──看張繼青的演出,談崑劇的繼承和發展〉,收入《戲劇論叢》1983第三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9月),頁55-57。
132. 黃宗江,〈崑曲不死 傳而繼之〉,收入《戲劇論叢》1983第三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9月),頁58。
133. 黃南丁,〈新樂府人物誌〉,《戲劇月刊》1卷11號(1929年5月)。收入《俗文學叢刊》卷10(台北:新文豐,2001年),頁231-236。
134. 萬君,〈介紹碩果僅存正宗崑曲之仙霓社〉,《十日戲劇》1卷34期(1938年10月10日),頁17。
135. 溤立三、盧良,〈崑劇傳字輩藝人的傳藝活動〉,《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2年8期,頁115-116。(原:《光明日報》1982年8月23日第3版)
136. 廖奔,〈與郭啟宏論崑曲《司馬相如》書〉,《中國戲劇》1996年12期(總475期),頁29-30。
137. 趙景深、沈祖安,〈關于崑劇《爛柯山》的通信〉,《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5年4期,頁81-84。(原:《藝壇》(合肥)1985年1期,頁73-76。)
138. 劉厚生,〈紀念崑劇傳習所80周年〉,《上海戲劇》2001年6期(總212期),頁6-8。
139. 劉異龍,〈丑緣──中青年戲劇家自傳〉,《上海戲劇》2期(總101期),頁28-29。
140. 劉異龍,〈漫談崑丑和胡圖形象的塑造〉,《陝西戲劇》1982年12期(總54期),頁13-14。
141. 劉傳蘅,〈溫故知新──授排《紅線盜盒》始末〉,《江蘇戲劇》1983年4期(總60期),頁43-44。
142. 劉廣發,〈彩筆凌雲畫溢思──記著名崑劇演員岳美緹〉,《戲劇報》1983年7期(總314期),頁30-33。
143. 劉廣發,〈劉異龍的崑丑藝術〉,《戲劇報》1986年2期,頁26-28。
144. 劉廣發,〈廣聞博采自具一格的計鎮華〉,《人民戲劇》1981年3期(總286期),頁26-29。
145. 劉衛國,〈淡語幽香見真功──談張繼青的表演藝術〉,《戲劇報》1983年4期(總311期),頁52-53。
146. 蔣健蘭、劉乃崇,〈「成如容易卻艱辛」 黃小午的成功之路〉,《中國戲劇》1992年6期(總421期),頁25-27。
147. 蔣錫武、鈕驃,〈戲曲教育的「口傳心授」〉,《中國戲劇》1996年2期(總465期),頁29-32。
148. 蔡正仁,〈三生有幸……〉,《中國戲劇》1993年9期(總436期),頁16-18。
149. 蔡正仁,〈振興崑劇斷想〉,《中國戲劇》1992年5期(總420期),頁36-38。
150. 蔡正仁,〈淺談崑劇的繼承與發展 為紀念「傳」字輩老師八十周年而作〉,《上海戲劇》2001年6期(總212期),頁9-12。
151. 蝶庵,〈仙霓影事(下)〉,《半月戲劇》5卷3期(1944年5月15日)。
152. 蝶庵,〈仙霓影事(上)〉,《半月戲劇》5卷1期(崑曲號)(1943年11月1日)。
153. 蝶庵,〈仙霓影事(中)〉,《半月戲劇》5卷2期(1944年3月1日)。
154. 鄭利寅,〈張洵澎:幾億工農看不足〉,《上海戲劇》1994年4期(總151期),頁9-10。
155. 鄭晉,〈亦好亦壞的潘金蓮 記梅花獎獲得者、著名崑曲演梁谷音一夕談〉,《中國戲劇》1988年7期(總374期),頁30-32。
156. 鄭傳鑒,〈崑劇傳習所記事〉,收入蔣錫武主編,《藝壇》卷1(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3月),頁253-294。
157. 曉耘,〈大器晚成 記崑壇名丑成志雄〉,《中國戲劇》1991年6期(總409期),頁42-43。
158. 穆清瑤、向大勛述,姜銘記錄整理,〈愛國實業家 戲曲活動家 穆藕初先生〉,收入《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第6輯(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90年),頁147-158。
159. 戴不凡,〈周傳瑛和他在「十五貫」中的藝術創造〉,《戲劇報》1956年6期(總30期),頁10-11。
160. 謝柏梁,〈台上佳人台下師 演出教學兩相宜──張洵澎印象〉,《中國戲劇》1999年4期(總503期),頁33-35。
161. 謝柏梁,〈計鎮華與當代崑劇〉,《上海戲劇》1996年3期(總161期),頁20-22。
162. 羅懷臻,〈崑劇《司馬相如》所見所思〉,《中國戲劇》1996年5期(總468期),頁26-27。
163. 譚志湘,〈魂繫「國色天香」 記著名崑劇演員林繼凡〉,《中國戲劇》1991年5期(總408期),頁24-27。
164. 蘇崑生,〈一代名丑王傳淞〉,《複印報刊資料:戲曲研究》1985年11期,頁75。(原:《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11月2日第7版)
165. 顧兆琳,〈萬紫千紅盡開遍 從「每周一曲」到「崑劇業餘學校」〉,《中國戲劇》1991年10期(總413期),頁60-61。
166. 顧兆璋,〈王芝泉與南崑武戲〉,《中國戲劇》1992年9期(總424期),頁38-40。
(二)報紙文章
1. 〈上海市戲曲學校今日成立〉,《新民晚報》1955年3月1日2版。
2. 〈上海戲曲學校實驗劇團宣告成立〉,《文匯報》1961年8月2日1版。
3. 〈本市戲曲學校實驗劇團八一建立〉,《新民晚報》1961年7月28日2版。
4. 一燕,〈記周傳瑛〉,《梨園公報》76號(1929年4月26日),2版。
5. 心偵,〈新樂府回滬先聲〉,《梨園公報》68號(1929年4月2日),1版。
6. 方家驥,〈三十年磨一劍〉,《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11月28日7版。
7. 月旦,〈大世界重演崑曲記〉,《梨園公報》71號(1929年4月11日),2版。
8. 月旦,〈新樂府在蘇之近況〉,《梨園公報》62號(1929年3月14日),2版。
9. 月旦,〈新樂府在蘇開演〉,《梨園公報》40號(1929年1月2日),2版。
10. 月旦,〈新樂府將在蘇成班〉,《梨園公報》30號(1928年12月2日),1版。
11. 月旦,〈新樂府開演又延期〉,《梨園公報》41號(1929年1月5日),1版。
12. 月旦,〈談新樂府諸伶之好學〉,《梨園公報》189號(1930年4月7日),2版。
13. 王安祈,〈卑微之慾與奇險之境──寫在張繼青演出〈癡夢〉之前〉,《聯合報》1999年11月18日。
14. 王芝泉,〈進京赴會說《擋馬》〉,《新民晚報》1985年11月20日6版。
15. 王惟,〈戲曲學校裡的孩子們〉,《新民報晚刊》1956年7月1日5版。
16. 田漢,〈為愛國主義的人民新戲曲而奮鬥〉,《人民日報》1951年1月21日。
17. 何男,〈戲曲學校小同學 將定期對外公演〉,《新民晚報》1961年11月10日2版。
18. 冷眼客,〈崑劇停演之原因〉,《梨園公報》27號(1928年11月23日)1版。
19. 李牧,〈培養新時代戲曲工作者的學校──上海市戲曲學校一年來的成就〉,《新民報晚刊》1955年3月3日2版。
20. 李蠡厂,〈愛儷園蘇劇堂會誌盛〉,《梨園公報》196號(1930年4月29日),3版。
21. 李蠡厂,〈新樂府人藝誌(三)〉,《梨園公報》142號(1929年11月14日)3版。
22. 李蠡厂,〈新樂府人藝誌〉,《梨園公報》140號(1929年11月7日)2版。
23. 李蠡厂,〈新樂府人藝誌〉,《梨園公報》141號(1929年11月11日)2版。
24. 岳美緹,〈藝術境界,令人神往〉,《新民晚報》1989年5月4日。
25. 放翁後人,〈新樂府觀崑劇記〉,《梨園公報》162號(1930年1月14日),2版。
26. 炎,〈戲曲幼苗初露頭角〉,《新民晚報》1960年12月31日2版。
27. 姜之章,〈“楊門女將”近況為何?〉,《新民晚報》1962年5月8日2版。
28. 染雲樓主,〈記新樂府之二新劇〉,《梨園公報》198號(1930年5月5日),3版。
29. 染雲樓主,〈談新樂府之周傳瑛〉,《梨園公報》188號(1930年4月5日),2版。
30. 禹張,〈戲曲學校京崑實驗劇團 國慶節起舉行建團公演〉,《解放日報》1961年9月23日4版。
31. 馬藍,〈冠生新人──訪沈傳芷談蔡正的表演〉,《新民晚報》1961年10月20日2版。
32. 馬藍,〈高徒說名師──與青年崑曲演員劉異龍談戲〉,《新民晚報》1961年8月18日2版。
33. 馬藍,〈悲歡離合話仙霓〉,《新民晚報》1959年12月6日至1959年12月28日,共連載二十三回。
34. 馬藍,〈翩翩女小生 訪沈傳芷老師談岳美緹的戲〉,《新民晚報》1961年10月31日2版。
35. 奢華,〈華東戲曲研究院開辦崑曲演員訓練班〉,《新民報晚刊》1953年12月25日2版。
36. 張真,〈崑劇新苗四方求師〉,《新民晚報》1962年8月11日2版。
37. 晚香,〈晚香居曲話 談新樂府四旦角〉,《梨園公報》158號(1930年1月2日)3版。
38. 梁谷音,〈又演崑劇「閻婆惜」〉,《新民晚報》1985年5月20日6版。
39. 許寅,〈崑劇武旦王芝泉〉,《上海戲劇》1986年3期(總102期),頁22-23。
40. 陳文華,〈崑曲兩代人──記崑曲老教師沈傳芷和他的學生蔡正仁〉,《光明日報》,1961年11月26日2版。
41. 華文漪、岳美緹,〈悼念方傳芸師〉,《解放日報》1984年5月13日4版。
42. 華傳浩,〈幾乎錯認是師兄 從汪世瑜身上看到早年的周傳瑛〉,《新民晚報》1962年9月22日2版。
43. 華傳浩,〈說丑〉,《半月戲劇》4卷9期(1943年4月1日)。
44. 葉至善,〈姚傳薌之《尋夢》〉,《解放日報》1982年1月17日4版。
45. 趙景深,〈初開的崑曲花朵〉,《新民報晚刊》1957年6月8日5版。
46. 劉異龍、梁谷音,〈我們怎樣演活捉〉,《文匯報》1986年9月26日3版。
47. 劉廣發,〈醉人的表演──贊梁谷音的《癡夢》〉,《解放日報》1979年12月13日4版。
48. 劍影,〈記大世界之新樂府〉,《梨園公報》258號(1930年11月5日),2版。
49. 鄭利寅,〈戲曲學校挖掘和教學傳統老戲〉,《文匯報》1961年7月19日1版。
50. 醒儂,〈新樂府散班後之近聞〉,《梨園公報》29號(1928年11月29日),2版。
51. 醒儂,〈新樂府輟演之可惜〉,《梨園公報》25號(1928年11月17日)2版。
52. 繼,〈活捉與活演〉,《文匯報》1961年7月15日2版。
53. 續磊,〈崑曲的接班人──舞台上的小演員〉,《新民報晚刊》1956年11月21日1版。
54. 觀海,〈新樂府可應召堂會〉,《梨園公報》85號(1929年5月23日),2版。
55. 枊河,〈“傳”字輩到“世”字輩〉,《新民晚報》1962年9月26日2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李少春新編歷史劇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