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1.233.4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郭玉敏
論文名稱(中文):三地門排灣衣飾商品化及其意義變遷
指導教授(中文):蔣斌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916008
出版年(民國):9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排灣服飾階序商品化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由衣飾的生產與消費,觀察當代排灣族人如何藉由物的流動進行社會關係的再生產,並建構階序及身份認同的社會過程,在這個觀察的基礎上討論衣飾的文化意義的象徵變遷與社會過程。
衣飾是排灣族社會傳統上區分階序地位的依據;透過衣飾上圖紋與家系地位、神話傳說的神聖性相連結,人們得以穿著展現地位的正當性。傳統衣飾與名字、雕刻一樣,可被視為與社會關係不可分離的寶物(inalienable wealth),一般是被家系傳承掌握而不輕易交換或流通,並以此建立其權威的正當性。同時也使寶物具有超乎物質的存在,進而成為界定人的媒介。
當代因為社會變遷,逐漸出現平民頻繁地使用頭目家系圖紋的現象,與此現象相伴隨的是貴族名字的流通頻繁與愈加普遍。其流通管道並不僅限於儀式交換的過程,大量的商業生產消費亦為取得的主要途徑。影響所及則是貴族與平民區分的機制表面上看來是消弭了。
這篇論文主要探討當代變遷過程中,服飾生產與消費面向上所展現的頭目—平民階序關係變化,並試圖進一步探索社會階序關係的基礎所在。論文則內容包括:一、社會內部如何運用服飾的物質性與符號,進行群體間的交換,從而再生產社會階序。二、衣飾由以往家戶內生產,轉變為跨國分工商業生產的過程變化,對於衣飾價值機制與社會關係的影響。三、當代改良服飾出現對於傳統服飾的繼承與衝擊。
Clothing is a traditional means of differentiating hierarchy in Paiwan society. Designs of clothing are connected with holiness of households and mythology; with them people demonstrate their legitimacy. Like sculpture and names, clothing is regarded as an inalienable wealth. It is beyond substance and functions as a medium for defining humanity. Paiwan clothing is held by individual families and handed down within. Exchange or circulation is rare in order to sustain legitimacy of social status.

Nowadays atitan adopts mamazakinlan’s designs and names more frequently. Ritual exchange is not the only means of circulating them. It is th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Paiwan clothing that increases the availability of mamazakinlan’s designs. As a resul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titan and mamazakinlan appears reduced.

Discussin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lothing,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a hierarchical change of contemporary Paiwan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is hierarchy.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how Paiwan people manipulate symbolism and materiality of clothing in process of exchange, and how clothing reproduces hierarchy. The second section records how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clothing transformed into a commercial,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and how this change influences values of clothing and Paiwan social relation. The third one illuminates how the emergence of contemporary Paiwan clothing inherits from as well as impacts upon classic on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田野地點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五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衣飾與社會人
第一節 服飾形制
1.女性衣飾
2.男性衣飾
第二節 兩個系統:家系與個人成就的聲望價值
1.家系源流
2.個人成就的聲望累積
3.兩套價值系統的階序關係
4.規範
第三節 生命儀禮的交換與物的展演
1.從出生到成年
2.婚禮
3.喪葬
第四節 從結拜看裝飾權讓渡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當代排灣衣飾的生產圖像
第一節 傳統衣飾生產型態
1.傳統衣飾製作與專業分工
2.外來物的挪用
第二節 內部生產:服飾邁向專業化生產
1.衣飾工作室
2.在家代工
3.擺攤
4.做生意
第三節 外部生產:看不見的生產者
1.跑單幫
2.跨國生產
3.文化距離與真實性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衣飾的社會交換與象徵資本
第一節 文獻中的經濟生活與交換型態
1.外來政權與交易形式
2.政經環境與服飾文化變遷
第二節 買賣之間:落難貴族賣衣變現
第三節 kina Lavaus的故事
第四節 象徵資本的轉化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新衣服,新意義
第一節 改良服飾興起
1.改良服飾興起的因素
2.掛賬的預約消費模式
3.品牌意義:以「古琉裝」為例
4.混雜與拼貼
5.圖紋應用與傳統意義的抽離
6.審美價值的轉變:從腿臀豐滿到纖細修長
第二節 教會內的衣飾消費
1.是神,還是物質在引領我們?
2.蛇象徵的轉化
3.平等與階序並置的矛盾
4.抹除差異的團體服飾
第三節 觀光情境下的族群意象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中村孝志
1994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吳密察、許賢瑤譯。刊於台灣風物44卷1期,頁197-234。台北:台灣風物。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2003a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b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五冊,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4a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四冊,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4b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江冠明
2003 創新的認同——三地門文化產業中的現代認同與變遷。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能嘉矩
1996 台灣踏查日記,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佐山融吉
1921 番族調查報告書,余萬居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李莎莉
1993 排灣族的衣飾文化。台北:自立晚報。
1998 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台北:南天。

何翠萍
2000 景頗羊毛裙的故事。發表於社群研究的省思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0年11月2-4日。
周芬姿
2002 性別、族群與階級之社會區隔——排灣族婦女的婚姻、工作與經濟生活。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燕和
1993 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松澤員子
1998[1986] 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張燕秋等譯。刊於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445-478。台北:聯經。
邱馨慧
2001 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金豪
2004 起源敘事、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秀岩
1975 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頁97-10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德
2004 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刊於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頁63-11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奇祿
1978 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二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陳政三
2005 遨翔福爾摩沙——郇和台灣記行(一):環遊台灣首記。刊於台灣博物第24卷第4期,頁32-43。
許功明
199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稻鄉。
2004 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北:南天。
許功明、柯惠譯
1994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鄉。
許美智
1992 排灣族的琉璃珠。台北:稻鄉。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2003 世紀容顏(下)。台北:國家圖書館。
張國賓
1997 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慧筑
2002 阿美族服飾之文化意義——以都歷聚落為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春發
2001 台灣原住民史:排灣史篇。南投:省文獻會。
黃應貴
1998[1986] 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刊於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3-43。台北:聯經。
喬宗忞
1990 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層制度——以霧台鄉大武村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斌
1980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兼論人類學田野方法的特性。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a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381-42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b 台灣原住民胼手胝足的事業。刊於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文物圖錄,頁18-27。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蔣斌、李靜怡
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空間結構與意義。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167-21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撒古流
1993 排灣族的裝飾藝術。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八十二年度山胞師資培育與進修南區山地鄉文化教材專輯。屏東:瑪家國中。
蔡光慧
1998 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0-189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藤井志津枝
1997 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
韓西庵
1959 台灣山地人民之經濟生活。刊於台灣之原始經濟,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頁51-92。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譚昌國
1992 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坂村為例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a 祖靈屋與頭目家階層地位。刊於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頁111-16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4b 當代排灣族頭目權威的建構: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為例。發表於「階序與權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10月6-8日。
衛惠林
1960 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9:71-108。
1965 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排灣族篇。南投:省文獻會。
顧坤惠
1988 台灣土著祭儀與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現況調查問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9 大社聚落之服飾。刊於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續篇),頁68-8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2a 名、物與階序──西排灣Piuma的案例。發表於「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中,6月11-15日。
2002b 宗教過程:”轉宗”v.s.”本土化”——一個排灣族的例子。文化研究月刊第十八期。網路資源,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8/ journal_park125.htm,8月15日。
Appadurai, Arjun
1986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Commi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Appadurai, Arjun ed. Pp.3-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Chi-Lu 陳奇祿
1988[1968]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Comaroff, Jean
1985 Body of Power Spirit of Resistanc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iedman, Jonathan
1994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Chur, Switzerland :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Gregory, C. A.
1982 Gifts and Commod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ane, Webb
1992 The Value of Words and The Meaning of Things in Eastern Indonesian Exchange. In Man 29: 605-629.
2001 Money is no object. In The Empire of things. Pp. 65-90. Santa Fe: School of American Resarch Press.
Kopytoff, Igor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Appadurai, Arjun ed. Pp64-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
1995 Consumption and Commodities.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4: 141-61.
Schneider, Jane, and Annette B. Weiner
1989 Introduction. In Cloth and Human Experience. Schneider, Jane and Annette B. Weiner, eds. Pp.1-29.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Tan, Chang-Kwo 譚昌國
2001 Building Conjugal Relations: The Devotion to House amongst the Paiwan of Taiwan. In Home Possessions: Material Culture Behind Closed Doors. Daniel Miller, ed. Pp. 149-172. Oxford: Berg.
Thomas, Nicolas
1991 Entangled Objects: Exchange, Material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in the Pacif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ner, Annette B.
1985 Inalienable Wealth. In American Ethnologist 12(2): 210-227.
1989 Why Cloth? In Cloth and Human Experience. Schneider, Jane and Annette B. Weiner, eds. Pp.33-72. Washington and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