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6.70.10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歐子綺
論文名稱(中文):樂村:北京五環外一個農民工聚居區的生活、工作與治理
指導教授(中文):吳介民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944891
出版年(民國):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農民工聚居區都市貧困恩庇網絡收容遣送北京奧運廢品回收浙江村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
  • 收藏收藏:0
樂村,一個由居住在城市邊緣的農民工所組成的聚居地,是改革開放後、當代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充滿故事卻時常被漠視的灰色空間。一個北京五環外的小農村,失去耕地的北京農民變成房東,離開家鄉土地的進城打工者成為房客。在中國戶口制度的區隔之下,農民工被視為「流動人口」,是城市治理的主要對象;擁擠侷促、缺乏基礎建設的農民工聚居區,是不該被看見的城市角落。這本論文在半年的參與觀察基礎之上,採用大量的田野民族誌,呈現一個農民工聚居區的生活樣貌。並嘗試分析底層打工者的生活與工作經驗,藉以定位國家與農民工的互動關係,以及中國農民工聚居區的治理特徵。
從既有研究來看,過去探討北京農民工聚居區的例子,多半將浙江村視為聚居區的典型範例,卻忽略了浙江村在現象上的特殊性。相對於浙江村之中的恩庇關係網絡,封閉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網絡,使得樂村呈現鬆散的治理特徵。打工者在鬆散治理之下享有自由的同時,卻未獲得國家、地方政府真正的接納與肯認,因而成為不受保護的脆弱社群。借由奧運相關事件的分析,我們看見中國政府改以掩飾與藏匿的策略,治理農民工聚居區。然而,政治的禁區卻沒有太多鬆動,中國政府緊守著國家安全的底線,對於社會依舊保有足夠的管控力量,不給予地方勢力過多的發展空間。在這樣的治理與生存張力之中,「新社會空間」所暗示的農民工自主力量,仍在重重監視之下,難以生成。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1. 序論 1
1.1 提問 2
1.2 文獻回顧 4
1.3 分析架構 12
1.4 田野工作概述 18

2. 北京五環外:樂村的形成 24
2.1 樂村的一天 25
2.2 耕地栽樹林、村民變房東 29
2.3 誰是房客?男人、小孩、女人 35
2.4 大雜院與床:空間與網絡 45

3. 收廢品:階層與生計 56
3.1 廢品回收業的三個階層 57
3.2 打工者的階層、收入與生計 67
3.3 衝突案例1:羅大娘夜半燒銅線 70

4. 後收容遣送的日常生活治理 74
4.1 收容遣送與暫住證:成為外來者 75
4.2 轉捩點:2003年孫志剛事件 80
4.3 衝突案例2:鄭大哥卡車超載 85
4.4 恩庇關係與治理:對話浙江村 90
4.5 「騷擾你,讓你待不下來!」 93

5. 治理邊界:奧運來了! 96
5.1 奧運大事紀 97
5.2 「收廢品的,都不讓做啦!」 105
5.3 隱藏.照像機:當樂村是個垃圾村 110
5.4 「平安奧運」與「清理整頓」 117

6. 結論:生活在他方 125
6.1 困境何在?戶口制度的假問題與真約制 126
6.2 「新」社會空間?農民工聚居區的治理難題 129
6.3 假想:我們是自由的 134

附錄:受訪者基本資料 138
參考書目 140
千慶蘭、陳穎彪,2003,〈我國大城市流動人口聚居區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廣州石牌地區為例〉。《城市人口》7(11): 60-64。

王春光,1995,《社會流動與社會重構:京城「浙江村」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農村流動人口的「半城市化」問題研究〉。《社會學研究》2006(5): 107-123。

王飛凌,2008,〈中國戶口制度的轉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9: 4-14。

王漢生等,1997,〈「浙江村」:中國農民進入城市的一種獨特方式〉。《社會學研究》1997(1): 56-6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6,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資料公報。http://www.cpirc.org.cn/tjstjsj_gb_detail.asp?id=6543,取用日期:2009年3月3日。

尹德挺、侯亞非,2008,〈北京市常住人口現狀及特徵分析──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分析〉。頁30-48,收錄於戴建中編,《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07~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汝濤、張旭,2008,〈從“浙江村”到商貿城:北京大紅門服裝商務核心區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新華網》,2008年10月20日。http://2008.163.com/08/1020/20/4ONOQEE400742437.html

李尚林,2008,《從自力救濟到商業經營: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誕生與發展》。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學程,碩士論文。

李培林,2003,〈巨變:村落的終結──都市裡的村莊研究〉。頁54-70,收錄於李培林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濤、李真,2005,《農民工:流動在邊緣》。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周大鳴、高崇,2001,〈城鄉結合部社區的研究──廣州南景村50年的變遷〉。《社會學研究》2001(4): 99-108。

周擁平等編著,2004,《看看他們:北京100個外來貧困農民家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邱志勇,2003,〈收容遣送制度廢止後的流動人口管理研究〉。《公安研究》107: 78-82。

武勇、任瓊,2009,〈金融危機下的廢品回收業〉,《新華網》,2009年3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9-03/20/content_11000066.htm

姜鏘,2008,〈深圳可率先興建貧民區:秦暉做客南都公眾論壇,呼籲重視農民工等城市貧民的自由和福利〉,《南方都市報》,2008年4月14日。http://epaper.nddaily.com/H/html/2008-04/14content_439299.htm

柏蘭芝,2008,〈空間規劃和論述的政治: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戰略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0: 121-164。

秦暉,2008,〈城市化與貧民權利—近代各國都市下層社區變遷史〉,《南方都市報》,2008年4月13日。
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8-04/13/content_ 438609.htm

常紅曉,2009,〈陳錫文:約2000千萬農民工失業,需直面相關社會問題〉,《財經網》,2009年2月2日。http://www.caijing.com.cn/2009-02-02/110051988.html

張瑾,2008,〈救助管理辦法出臺 收容遣送制度2003年廢止〉,《中國網》,2008年11月13日。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ggkf30/2008-11/13/content_16759768_2.htm

費孝通,1947,《鄉土中國.鄉土重建.重訪江村》。香港:文學出版社。

曾祥華,2006,〈關於收容制度的再討論—與鍾南山院士等商榷〉。《探索》2006(5): 167-170。

黃德北,2006,〈資本原始積累與中國大陸的農民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109-147。

項飈,1996,〈傳統和新社會空間的形成〉。《戰略與管理》6: 105-116。

—,2000,《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賈平凹,2007,《高興》。北京:作家出版社。

楊芳,2008,〈活在博物館裡的洼里鄉〉,《中國青年報:冰點特稿第680期》,2008年9月17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9/17/content_2359981.htm

葉蔭聰,2007,〈擺脫束縛的都市經驗與文化:珠江三角洲農民工家庭研究〉。論文發表於「城流鄉動 2007年文化研究會議暨第八屆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台北: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2007年1月6日至7日。

閻雲翔,2006,《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裡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潘毅、任焰,2008,〈國家與農民工:無法完成的無產階級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6: 26-37。

潘澤泉,2007,《社會、主體性與秩序:農民工研究的空間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嚴海蓉,2005,〈虛空的農村和空虛的主體〉。《讀書》2005(7): 74-83。

Auyero, Javier, 2000, Poor People’s Politics: Peronist Survival Networks and the Legacy of Evit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Broudehoux, Anne-Marie, 2004, The Making and Selling of Post-Mao Beijing. New York: Routledge.

Cheng, Tiejun, Mark Selden, 1994,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 139: 644-668.

Davis, Mike, 2006, Planet of Slums. New York: Verso.

De Soto, Hernando, 1989, The Other Path: the Invisible 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Harper & Row.

Foucault, Michel, 1991, “Governmentality.” In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87-104. 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

Goldstein, Donna M., 2003, Laughter out of Place: Race, Class, Violence, and Sexuality in a Rio Shantytow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eenhalgh, Susan, Edwin A. Winckler, 2005, Governing China’s Population: From Leninist to Neoliberal Biopolitic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ang, Lei(光磊), 2005, “Guerrilla Workfare: Migrant Renovators, State Power, and Informal Work in Urban China.” Politics & Society 33(3): 481-506.

Jeong, Jong-Ho, 2000, Renegotiating with the State: The Challeng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Urban Spa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Ma, Laurence J. C., Biao Xiang(項飈), 1998, “Native Place, Mig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Peasant Enclaves in Beijing.” The China Quarterly 155: 546-581.

Siu, Helen, 2007, “Grounding Displacement: Uncivil Urban Spaces in Postreform South China.” American Ethnologist 34(2): 329-350.

Solinger, Dorothy,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u, Jieh-min, forthcom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China’s Differential Citizenship: A Comparative-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 Martin King Whyte ed., One Country, Two Societies: Rural-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Zhang, Li(張鸝), 2001, Strangers in the City: 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