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5.198.4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胥若玫
論文名稱(中文):胡不歸?──杜濬詩及其形象探析
指導教授(中文):蔡英俊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945108
出版年(民國):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杜濬遺民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杜濬 (1611–1687) 在明末清初的文壇具有相當獨特的地位。杜濬為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對象?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藉由細讀杜濬的詩歌,重構杜濬的生命史;爬梳史傳材料,展現其形象被建構的歷程。以上述工作為基礎,本論文將進一步討論更深層的問題:「歸」這個亙古的文學主題,在明末清初文學主題與時代性的磨合下,杜濬與建構杜濬的人,如何藉由它相互建構。
本論文研究始於一個詰問:「胡不歸?」但杜濬總是直述的說自己不能回家,在詩歌中他用更多感嘆的方式書寫自己的無家可歸,以及對家鄉的思念。想家卻不動身回家,不回家而只是不停想家這種徘徊,杜濬一生未曾擺脫,甚至心甘情願。在不言「歸」的心態背後,杜濬的生命經歷更充分展現出「游」的特質。杜濬生命經驗中的「歸」與「游」的關係糾結且拉扯。和杜濬同時代的人以及後代的文人,或許也感受杜濬心中「歸」與「游」兩種概念的衝突,時常以「胡不歸?」這個問題當作想像及再現杜濬的起點。
從晚明到民初,描述杜濬形象的方式隨著時代不同而有所轉化,究其本源,它們都來自杜濬詩歌中蘊含的歸家情懷。「杜濬是不是遺民?」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且回答的方式可以更細緻。本論文研究希望突出的討論是:杜濬如何成為明遺民?杜濬自身及其周遭、後代文人的詩歌意象中,對於杜濬的遺民身份,呈現出相互建構的特質。詩文、史傳中有許多材料,展現出杜濬成為明遺民,與時俱進的過程。歷代湖廣地方志中對杜濬記載內容的變遷,是另一部分的佐證。本論文想從這兩個角度來討論杜濬成為明遺民的過程:從明清之際直至清末民初,在文人詩歌意象及史傳材料中,杜濬如何成為明遺民。
誌謝辭:在明清之際跳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杜濬研究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從杜濬想像的家鄉到家鄉對杜濬的想像

第二章 半生老作金陵客:杜濬的生平與「游」的生命型態
第一節 杜濬的家世
第二節 杜濬青壯年時期的生命歷程
第三節 從《杜陵七歌》及《推枕吟》看杜濬的晚年心境
第四節 兩代一詩人:帶著註腳的評價
小結

第三章 杜濬詩歌中「歸」的涵義:歸家、歸隱、歸著之地
第一節 殘夜一聲雁:杜濬詩歌中雁的意象
第二節 杜濬詩歌中對「歸」意象的建構
小結

第四章 異化的居室:想像杜濬與杜濬的想像
第一節 隱士的茅屋:杜濬的飢鳳軒
第二節 隱居與流放:杜濬想像的生活空間
第三節 晚清文人對杜濬飢鳳軒的想像
小結

第五章 回歸典籍的祠堂:中央與地方的杜濬想像
第一節 杜濬記載的演變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對杜濬的想像
小結

結論
引用書目
附錄:杜濬《變雅堂集》版本記述
一、杜濬《變雅堂集》及地方志

(一)杜濬《變雅堂集》(依年代排列)

杜濬:《變雅堂文集不分卷附推枕吟一卷杜陵七歌一卷》,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據康熙年間刻本景印。
杜濬:《變雅堂文集五卷詩集四卷》,南京圖書館古籍室,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刻本。
杜濬:《茶村詩》,收入《五大家詩》,北京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室,康熙五十二年 (1713) 靜遠堂刻本,共三卷,一冊。
杜濬撰,汪觀選:《茶村詩》,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庫,康熙五十三年 (1714) 靜遠堂刻本,共三卷,一冊。
杜濬撰,彭楝塘、陳抑齋同輯:《杜茶村詩抄》,上海圖書館古籍部,乾隆八年 (1743) 刻本,共八卷,二冊。
杜濬撰,汪士倫編輯:《變雅堂全集》,南京圖書館古籍室,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刻本,共十四卷,附錄一卷,八冊。
杜濬撰,胡鳳丹、劉維禎刻本:《變雅堂詩文集》,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部,同治九年 (1870) 刻本,文集四卷、詩集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杜濬:《變雅堂遺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9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光緒二十年 (1894) 黃岡沈氏刻本景印。
杜濬、汪國瀠同撰,汪燊編:《黃岡二處士集》,台灣國家圖書館善本室,民國二十四年 (1935) 黃岡汪氏排印本,文集八卷,詩集十卷,補遺二卷,附錄二卷,十冊。

(二)湖廣黃岡地方志(依年代排列)

董元俊修,孫賜蕃纂:《黃岡縣志》,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5年據清康熙六年 (1667) 刻本攝製,六卷。
蘇良嗣校定:《黃州府志》,南京圖書館古籍室,康熙二十四年 (1685) 刻本,八冊。
邁柱修、夏力恕纂:《湖廣通志》,北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地方家譜文獻閱覽室,雍正十年 (1732) 刻本,一百二十卷,八十冊。
蔡韶清修,胡紹鼎纂:《黃岡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16,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年據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刻本景印。
王鳳儀修:《黃岡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33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據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刻本景印。
吳熊光修,陳詩纂:《湖北通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室,嘉慶九年 (1804) 刊本,一百卷,六十四冊。
俞昌烈修,謝菼、劉忠纂:《黃岡縣志》,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庫,道光二十八年 (1848) 刻本,二十四卷,二十冊。
戴昌言修,劉恭冕纂:《黃岡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第16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年據光緒八年 (1882) 刻本景印。
英啟修,鄧琛纂:《黃州府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第1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年據光緒十年 (1884) 刻本景印。
呂調元、劉承恩修,張仲炘、楊承禧纂:《湖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7年,清宣統三年 (1911) 修,民國十年 (1921) 重刊。

(三)江寧南京地方志(依年代排列)

佟世燕修,戴務楠纂:《江寧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0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據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刻本景印。
唐開陶纂修:《上元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據康熙六十年 (1721) 刻本景印。
黃之雋等撰:《江南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7年據乾隆二年 (1737) 刻本景印。。
袁枚修:《江寧新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據乾隆十三年 (1748) 刻本景印。
藍應襲修:《上元縣志》,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呂昭燕修,姚鼐纂:《新修江寧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6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嘉慶十六年 (1811) 刻本景印。
武念祖修,陳栻纂:《上元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第447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據道光四年 (1824) 刻本景印。
莫祥芝、甘紹盤修,汪士鐸等纂:《上江兩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4,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據同治十三年 (1874) 刻本景印。

(三)其他地方志

歐陽正煥纂,呂正音修:《湘潭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12,南京:江蘇古籍,2002年據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刻本景印。
李景嶧、陳鴻壽修;史炳、史津纂:《溧陽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3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據清嘉慶十八年 (1813) 刻本景印。
陳作霖:《金陵通傳》,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據光緒三十年 (1904) 刻本景印。

二、詩文總集(以下按編撰者姓名拚音排列)

陳允衡輯:《詩慰初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第5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據清順治刻本景印。
張其淦編,祈正注:《明代千遺民詩詠》,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鄧漢儀輯:《詩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39–41冊,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據清康熙慎墨堂刻本景印。
鄧漢儀輯:《詩觀》,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據清康熙慎墨堂刻本景印。
丁福保輯:《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黃傳祖輯:《扶輪集》,國家圖書館善本室,明崇禎十五年 (1642) 刻本。
黃傳祖輯:《扶輪廣集》,上海圖書館古籍室,順治年間章日躋刻本。
湖北文徵出版工作委員會編:《湖北文徵》,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廖元度編:《楚風補校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冒襄輯:《同人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85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康熙冒氏水繪庵刻本景印。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聶先,曾王孫編:《百名家詞鈔•留村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彭廷梅輯:《國朝詩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5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據清乾隆十二年 (1747) 金陵書坊刻本景印。
彭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沈德潛,周準同輯:《明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沈德潛輯:《清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據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教忠堂刻本景印。
孫鋐輯:《皇清詩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39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陶□,張璨輯:《國朝詩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據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刻本景印。
吳偉業輯:《太倉十子詩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84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魏憲編:《皇清百名家詩》,收入黃秀文,吳平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叢書匯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席居中輯:《昭代詩存》,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55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據清康熙十八年 (1679) 刻本景印。
徐釚輯:《本事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69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光緒十四年 (1925) 邵武徐氏刻本景印。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卓爾堪輯:《遺民詩》,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三、詩文別集

曹溶:《靜惕堂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8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程之楨:《維周詩鈔》,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室,同治十一年 (1872) 确園刻本。
陳大章:《玉照亭詩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8輯,第18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據乾隆九年 (1744) 陳師晉刻本景印。
陳文述:《頤道堂詩選》、《頤道堂詩外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0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陳衍:《石遺室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7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鄧廷楨:《雙硯齋詩鈔》,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1986年。
鄧漢儀:《慎墨堂詩拾•附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5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方苞著,劉季高校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范曾編:《南通范氏詩文世家•范國祿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甘鵬雲:《潛盧續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顧圖河:《雄雉齋選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4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康熙刻本景印。
顧夢游:《顧與治詩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20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顧景星:《白茅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5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康熙刻本景印。
顧起元:《嬾真草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6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龔鼎孳著,陳敏杰點校:《龔鼎孳詩》,收入鍾振振主編,《清名家詩叢刊初集》,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
黃周星:《九煙先先遺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9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胡問濤,羅琴校注:《王昌齡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胡鳳丹:《退補齋文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同治十二年 (1873) 退補齋鄂州刻本景印。
金俊明:《耿庵詩稿》,國家圖書館善本室微捲,清初著者手抄本。
蔣易:《石閭集》,收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晨風閣叢書•甲集》,第十五函《國學萃編》。
孔尚任著,徐振貴主編:《孔尚任全集輯校註評》,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李贊元:《出門吟》、《怡老篇》、《悔齋詩》、《又新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5輯,第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李白著,朱金城、瞿蛻園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劉成禺:《世載堂詩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陸世儀:《桴亭先生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龍膺:《九芝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冒襄:《樸巢詩選》,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4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冒襄:《巢民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99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康熙刻本景印。
毛師柱:《端峰詩選》,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8輯,第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潘耒:《遂初堂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49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康熙刻增修本景印。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齊文榜校注:《賈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屈復:《弱水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23–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乾隆七年 (1742) 賀克章刻本景印;
屈復,《弱水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8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刻本景印。
屈復:《弱水詩》,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室微捲,清嘉道間嘉興王信芳閣刊本。
阮大鋮撰,胡金望、汪長林校點:《詠懷堂詩集》,安徽:黃山書社,2007年。
孫枝蔚:《溉堂前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6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康熙刻本景印。
孫金礪編:《廣陵倡和詞》,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室,清刊本。
施閏章著,吳家駒點校:《施閏章詩》,收入鍾振振主編,《清名家詩叢刊初集》,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
沈德潛:《歸愚詩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乾隆十六年 (1751) 刻本景印。
釋函可著,嚴志雄,楊權點校:《千山詩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陶汝鼐:《榮木堂合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據清康熙刻世綵堂匯印本景印。
王猷定:《四照堂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第2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王時敏:《王奉嘗書畫題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0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昊:《碩園詩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第1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王士祿:《十笏草堂詩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79冊,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王士禎著,袁世碩編:《王士禎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錢撝祿纂輯,諸偉奇校點:《錢澄之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王安石撰,李壁注:《王荊文公詩李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吳綺:《林蕙堂全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第362–366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懋謙:《苧菴二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7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據清順治十三年 (1656) 梅花書屋刻本景印。
溫庭筠撰,劉學鍇校注:《溫庭筠全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夏完淳:《夏內史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8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熊賜履:《經義齋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30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邢昉:《石臼後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7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據金陵叢書景印。
謝正光箋校,嚴志雄編訂:《錢遵王詩集箋校》,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
朱彭:《抱山堂集》,上海圖書館古籍室,清嘉慶九年 (1804) 刻本。
朱彝尊:《曝書亭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7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四、研究專書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明遺民》,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羅福惠:《湖北近三百年學術文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梅爾清著,朱春修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嚴壽澂校訂:《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朱麗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以徐渭、方文、朱彝尊為個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積明編:《湖北文化史》,武漢:湖北教育,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Lawrence C. H. Yim, Qian Qianyi’s Theory of Shishi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Taipei: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2005。

五、期刊論文

陳禮生:〈關於題為杜濬的兩首詩〉,《黃岡師專學報》,1984年第2期,頁25–26。
陳水雲:〈杜濬與清初遺民詩學〉,《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2月,頁55–59。
付華:〈盞盞乙榜舊科名,茶喜風流變雅聲□□論杜濬的遺民心緒及詩歌〉,《語文學刊》,高教版,2007年第5期,頁20–23。
付華,張會豔:〈論杜濬《初聞燈船鼓吹詞》的詩史特色與敘事藝術〉,《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8年9月,頁3–4,17。
李世英:〈論杜濬的詩學思想〉,《社科縱橫》,1995年第4期,頁46–48,62。
汪超宏:〈論杜濬其人其詩〉,《江漢論壇》,1998年10月,頁66–68。
徐志平:〈杜濬小說理論探究及其傳記資料之若干商榷〉,《中國文學研究》,第8期,1994年5月,頁295–320。
徐志平:〈遺民詩人杜濬功能論小說觀探究〉,《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5年,頁121–150。
徐志平:〈杜濬與龔鼎孳之交遊及其心靈衝突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頁241–259。
徐志平:〈遺民詩人杜濬生平及交遊考論〉,《嘉義大學人文研究期刊》,第2期,2007年1月,頁1–32。
趙杏根:〈杜陵布衣踞詞壇,白首罵座傖與蠻□□論杜濬其人其詩〉,《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3月,頁73–79。
朱則杰:〈林古度生卒年佐証與友朋酬贈作品繫年〉,《閩江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頁1–4。
大木康:〈明清文人ギグソ□園──江南ソ園林メバをゲサ〉,收入《□園──東シ西》,東京:勉誠出版,2005年。

六、碩士論文

張代會:《杜濬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付華:《杜濬詩歌研究》河南: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七、年譜

張穆撰,鄧瑞點校:《閻若璩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馮其庸,葉君遠著:《吳梅村年譜》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李聖華:《方文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梅英杰編:《陶密庵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冒廣生:《冒巢民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7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湯之孫編:《邢孟貞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汪士倫編,王葆心拾補:《杜茶村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7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據民國二十四年 (1935,原收於杜濬、汪國□合撰,汪燊編,《黃岡二處士集》) 鉛印本景印。
汪宗衍:《屈大均年譜》,收入歐初,王貴忱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八、正史、實錄、傳記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86年。
盧見曾:《漁洋感舊集小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538–53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義慶撰,徐震堮編:《世說新語校箋》,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
孫靜庵:《明遺民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吳山嘉:《復社姓氏傳略》,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徐鼒:《小腆紀傳補遺》,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謝正光,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九、筆記、雜記

陳康祺:《郎潛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趙岐等撰,張澍輯,陳曉捷注:《三輔決錄•三輔故事•三輔舊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方濬師撰,盛冬鈴點校:《蕉軒隨錄續錄》, 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黃侃著,黃延祖重輯:《黃侃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濬:《花隨人聖盦摭憶》,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1943年初版)。
金嗣芬:《板橋雜記補》,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金埴:《不下帶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蘋杖:《秦淮感舊集》,台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夏仁虎:《秦淮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甘鵬雲:《楚師儒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閻若璩:《潛邱劄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楊鍾羲:《雪橋詩話》,瀋陽:遼瀋書社,1991年。
袁枚:《隨園詩話》,收入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查為仁:《蓮坡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周在浚等輯:《賴古堂名賢尺牘新鈔》,《結鄰集》,《藏棄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6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清康熙賴古堂刻本景印。

十、其它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奐:《詩毛氏傳疏》,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丁宿章:《湖北詩徵傳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0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清光緒七年孝感丁氏涇北草堂刻本景印。
何寄澎,劉龍勳編:《人生•家國•鄉愁》,台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
雷夢辰:《清代各省禁書彙考》,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釋慧琳:《一切經音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第19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日本元文三年至延享三年 (1738–1746) 獅谷白蓮社刻本景印。
宗□原著,譚麟譯注:《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聖楷:《楚寶》,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史部第118冊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