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88.152.16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美玉
論文名稱(中文):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青少年成長/幫派經驗及其文化分析
指導教授(中文):陳建忠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946607
出版年(民國):98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台灣電影解嚴青少年成長幫派《少年吔,安啦!》(1992)、《忠仔》(1995)、《黑暗之光》(1999)、《青少年哪吒》(1992)、《麻將》(1996)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7
  • 收藏收藏:0
  本文以解嚴之後,一九九○年代的五部台灣電影:《少年吔,安啦!》(1992)、《忠仔》(1995)、《黑暗之光》(1999)、《青少年哪吒》(1992)、《麻將》(1996),作為討論範疇。

  嘗試透過文本分析的方法,試圖析理上述電影作品中的青少年成長經驗。台灣電影中青少年的成長議題,並非首次出現在一九九○年代,解嚴以前一九八○年代兩平行發展的台灣新電影風潮、校園學生電影,都具有頗富代表性的青少年成長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對於影響台灣社會甚鉅的政治體系,僅以背景淡化處理,因此,一九八○年代的青少年成長作品,普遍呈現正面成長經驗與結果,充滿清新、健康的色彩。

  觀察解嚴後一九九○年代,台灣電影青少年成長經驗此一主題的呈現,透過幫派題材與其相關符碼的運用,構成截然不同於一九八○年代的青少年成長作品。電影作為一種再現的系統,本文試圖從電影文本析理三方議題:「父系認同的失落與徬徨」、「青少年的成長空間」、「青少年的成長結局」,觀察父親形象所具的意涵以及青少年主角如何面對父親?其次,聚焦於青少年主角與其成長空間的關係,分析他們如何介入成長空間?其中蘊含了什麼樣的關聯?最末,則是分析青少年主角的死亡結局,梳理交織其中所蘊含的張力,進而輻輳當代的景象與文化意義。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研究動機 1
二、問題意識 2
第二節 概念界說與研究範疇 7
一、概念界說 7
二、研究範疇 10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4
第五節 章節架構 16
第二章 父系認同的失落與徬徨
第一節 父親形象與權威 20
第二節 幫派青少年與「陰性」的父親形象 22
一、無能為力的父親:《少年吔,安啦!》23
二、傳統倫理的式微:《忠仔》 28
三、遠去的父親與他的陰魂:《黑暗之光》 33
第三節 現代父親與他的繼承者 35
一、疏離的父親:《青少年哪吒》 35
二、父親的變奏:《麻將》 37
第四節 小結 40
第三章 青少年的成長空間
第一節 對立的成長空間 42
第二節 「家」與「國」的角力 43
一、雙重勢力下的輓歌:《少年吔,安啦!》 44
二、原鄉不在:《忠仔》 47
三、無處可歸:《黑暗之光》 50
第三節 現代的「城」長空間 54
一、沒有出口的城市:《青少年哪吒》 54
二、混雜的空間想像:《麻將》 59
第四節 小結 65
第四章 青少年的成長結局
第一節 前言 66
第二節 幫派青少年的死亡結局與庶民經驗 66
一、疊合的敘述聲音
與生死共構的記憶:《少年吔,安啦!》 67
二、庶民聲音敘述與銘刻傳統的身體:《忠仔》 69
三、復活的他者:《黑暗之光》 73
第三節 曖昧的自我認同與成長創傷 75
一、相互投射的自我主體:《青少年哪吒》 76
二、解謎、尋人的敘事與成長創傷:《麻將》 78
第四節 小結 82
第五章 結語
結語 84
附 錄
參考書目 87
影片資料 98
(一)專書

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2000。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1999。
Chris Weedon(克莉絲.維登)著,白曉虹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David Bordwell(大衛.鮑德威爾),Kristin Thompson(克利絲汀.湯普森)著,《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曾偉禎譯,台北:麥格羅希爾,2008。
Dick Hebdige(迪克.赫布迪齊)著,張儒林譯,《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台北:駱駝,1997。
Graeme Turner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1997。
Jacques Aumont, Michel Marie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1996。
Jean-Piere Rehm, Oliver Joyard, Danièle Rivière著,陳素珠、林志明、王派彰譯,《蔡明亮》,台北:遠流,2001。
1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著,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2001。
Michael Berry(白睿文)著,羅祖珍、劉俊希、趙曼如譯,《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2007。
Noel Burch著,李天鐸、劉現成譯,《電影理論與實踐》,台北:遠流,1997。
Olivier Assayas等著,林志明、吳珮慈、謝忠道、黃建宏、王派彰、劉永皓、陳素珠、林晏夙譯,《侯孝賢》,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6。
Simon Parker著,王志弘、徐苔玲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2007。
Thomas Schatz著,李亞梅譯,《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場制度》,台北:遠流,1999。
王耿瑜編,《電影檔案—楊德昌》,台北:時報文化,1991。
台北市政府、財團法人電影資料館,《築夢者的世紀末光影:1999年度電影觀察》,台北:遠流,2000。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台北:書林,2007。
宋子文,《台灣電影三十年》,上海:復旦大學,2006。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1997。
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1996。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2000。
胡志軍、劉翔,《世界成長電影》,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6。
孫昌建,《私人電影典藏.成長電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br>祝文君,《美麗時光張作驥及其獨立製片》,台北:影響電影雜誌出版,2002。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外╱後:從小眾媒體到電影評論體制》,台北:唐山,1994。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台北:唐山,1991。
張之路,《中國少年兒童電影史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張偉雄、李焯桃編,《一一重現 楊德昌》,香港:香港國際電影學會,2008。
陳儒修,《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台北:萬象,1994。
陳儒修、廖金鳳編,《尋找電影中的台北》,台北:萬象,1995。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90。
焦雄屏,《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2002。
黃仁、王唯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影評人協會,2004。
黃仁、王唯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上)》,台北:影評人協會,2004。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1990。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1995。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下)》,台北:文建會,2005。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台北:文建會,2005。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中)》,台北:文建會,2005。
黃寤蘭編,《當代港台電影1988∼1992(上)》,台北:時報文化,1992。
黃寤蘭編,《當代港台電影1988∼1992(下)》,台北:時報文化,1992。
黃寤蘭編,《當代港台電影:1993》,台北:時報文化,1993。
黃寤蘭編,《當代中國電影1994》,台北:時報文化,1994。
黃寤蘭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台北:時報文化,1998。
黃寤蘭編,《當代中國電影1998》,台北:時報文化,1999。
葉龍彥,《台灣八○年代電影史》,新竹:影像博物館,2003。
聞天祥,《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台北:恆星國際文化,2002。
齊隆壬,《電影沉思集》,台北:圓神,1987。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志,1997。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羅卡、吳昊、卓伯棠,《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1997。

(二)單篇論文

Bhaskar Sarkar著,吳佳琪譯,〈咬人的聲音—關於電、聲音、主體之零碎給事〉,《電影欣賞》17卷3期,1999.05,頁17-25。
Chris Berry(裴開瑞),〈著魔的寫實主義—對於張作驥電影的觀察與寫實主義的在思考〉,《電影欣賞》22卷4期,2004.09,頁91-95。
Elithsabeth Wies and John Belton eds, Films Sounds: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劉現成譯,〈電影聲音的基本美學〉,《電影欣賞》9卷2期,1991.03,頁4-14。
Elithsabeth Wies and John Belton eds, Films Sounds: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唐維敏譯,〈聽覺的客體〉,《電影欣賞》9卷2期,1991.03,頁15-18。
王墨林,〈被罷黜的家神—蔡明亮電影中的父與子〉,《電影欣賞》20卷2期,2002.03,頁71-75。
李天鐸,〈從威權走向迷惘-台灣電影機構性的分析〉,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頁72-86。
李秀娟〈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楊德昌電影中的後設「新」台北〉,《中外文學》33卷3期,2004.08,頁39-61。
李紀舍、黃宗儀,〈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論三部華語電影〉,《中山人文學報》,96年冬季號,2007.12,頁65-85。
林文淇,〈一九九○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10,頁99-119。
林志明,〈幫派的原鄉《美麗時光》中的敘事與象徵〉,《電影欣賞》,第20卷第4期,2002.09,頁85-88。
林建國,〈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30卷10期,2002.03,頁42-74。
梅家玲,〈少年台灣:八、九○年代台灣小說中青年的自我追尋與家國想像〉,《漢學研究》16卷2期,1998.02,頁115-140。
,2001.07,頁59-81。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台灣小說〉,《漢學研究》23卷1期,2005.06,頁35-62。
梅家玲,〈孩童,還是青年?葉聖陶教育小說與二○年代青春╱啟蒙論述的折變〉,《台灣文學研究集刊》2期,2006.11,頁79-104。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卷1期,2001.06,頁249-276。
黃毓秀,〈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1995,頁277-326。
黃儀冠,〈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台灣文學學報》6期,2005.02,頁159-192。
黃櫻棻,〈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劉現成編,《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圖書,2001,頁63-95。
楊照,〈啟蒙的驚觸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511期,1996.07,頁89-95。
葉龍彥,〈八○年代台灣電影環境之觀察〉,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著《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1999,頁52-71。
廖金鳳,〈九○年代台灣電影工業資源分析〉,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著《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頁32-51。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511期,1996.07,頁81-88。
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扎根之間〉,《幼獅文藝》558期,2000.06,頁64-71。
廖朝陽,〈觀看、認同、模擬—從《香蕉天堂》看電影機器〉,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1995,頁327-364。
廖瑩芝,〈解嚴後台灣新幫派電影與認同〉,《電影欣賞》22卷2期,2004.04,頁60-64。
劉紀雯,〈艾騰.伊格言和蔡明亮電影中後現代「非地方」中的家庭〉,《中外文學》31卷12期,2003.05,頁117-152。
鄭樹森,〈「涉世」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吳小俐、唐夢譯,《世界電影》,1998.04,頁48-56。
盧非易,〈觀看黑暗—觀點、認同、寫實之重探〉,《電影欣賞》23卷4期,2005.09,頁55-60。
羅永生,〈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05.12,頁145-177。

(三)影音資料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電影天空:被遺忘的社會邊緣─張作驥》,忻智文化,2000。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電影天空:邊緣底層的游牧民族─徐小明》,忻智文化,2000。
王童,《香蕉天堂》,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余為彥,《月光少年》,豪客唱片,1994。
吳念真,《太平天國》,冠鈞科技,1996。
吳念真,《多桑》,龍祥有限公司、長澍視聽傳播有限公司,1996。
侯孝賢,《冬冬的假期》,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城市國際電影,1995。
侯孝賢,《悲情城市》,年代影視股份有限公司,1989。
侯孝賢,《童年往事》,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事業,1985。
侯孝賢,《戀戀風塵》,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事業,1986。
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兒子的大玩偶》,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柯一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張作驥,《忠仔》,鴻榮影業影業公司,1996。
張作驥,《黑暗之光》,群體工作室、永峰國際影音有限公司,1999。
陳坤厚,《小畢的故事》,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光陰的故事》,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楊德昌,《麻將》,亞威影視有限公司,1997。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