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240.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涂慧軒
論文名稱(中文):臺灣知識份子的媒體公共發聲經驗:1910-1930年代報刊中的社會風尚批判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946611
出版年(民國):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三六九小報殖民現代性知識份子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本文旨在討論,臺灣日治時期參與媒體活動的知識份子,究竟如何以現代性媒體作為媒介,進行他們公共發聲的實踐。據此關懷,本文選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三六九小報》三份報刊中,論及臺灣社會各種風尚風俗的文章,進行對此問題的分析與探討。
首先,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讀者投書中,與文明開化相關議題進行論議的文章,作為分析材料。經過文獻的討論,可看見傳統知識份子對文明的追求與殖民者的同化話語,作出了如何的回應與思索。其次,析論《臺灣民報》中,以「建醮」問題為起點,對臺灣社會各種陋俗展開批判的相關文章。藉由民報知識份子發表的文論可發現,他們如何冀望文明能啟發民智、改善社會;亦可看到,他們運用如何的論述策略,對殖民者展開批判與抵抗。最後,以《三六九小報》中,論及「毛斷女」的相關創作為討論核心,藉由「毛斷女」的分析,指出小報文人對現代性既嚮往又排斥的矛盾心態;而小報文人對現代性的糾葛,可能也更是他們對於殖民性所進行的回應。
總結三份報刊的分析討論,可看見日治時期的知識份子,如何將有感於臺灣社會存有的風俗風尚產生的批判與檢討,透過經由媒體工具所建構出來的公共言論空間,進行發聲的實踐。他們更在現代性、殖民性、與本土性三個面向,展現了各自相異又相同的思考模式與言說策略,而這應可視為,他們作為日本帝國統治下的殖民地知識份子,因面對殖民現代性所生成、引發的種種思考與回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0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方法 0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06
第四節 先行研究檢討 10
第五節 章節架構與安排 15

第二章 文明開化:《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的文明追求與疑懼 18

第一節 殖民地的文明與同化宣傳 18
一、 殖民成敗之意味:帝國日本的超歐思考 18
二、 同化的「童話」:現代性等同日本性? 20
三、 殖民地報紙:文明傳播的舞台 22
第二節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讀者投書中的文明追求 26
一、 健康衛生方面 26
二、 教育、科學與產業 28
三、 空中樓閣:攀登「文明階梯」的疑慮 33
第三節 文明、同化與傳統間的猶疑不安:以記者蔡珮香為例 37
一、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記者蔡珮香的社會觀察 37
二、 現代與傳統:直視本土的批判與關懷 38
三、 官方媒體中的臺灣知識份子 47

第三章 社會的良心:《臺灣民報》陋俗批判及其對殖民現代性的回應 51

第一節 《臺灣民報》中的陋俗批判:建醮、陋俗及其他 51
一、 建醮 51
二、 其他陋俗或迷信 57
三、 啟蒙為自救 59
第二節 文明與傳統拉鋸的陰影 63
一、 《臺灣民報》對御用新聞的批判 63
二、 民報知識份子對地方士紳的批判 66
第三節 揭開假面:《臺灣民報》媒體公共空間的發聲嘗試 71
一、 《臺灣民報》的背景組成 71
二、 《臺灣民報》記者的書寫策略:陋俗論議的文明思辯與殖民抵抗 73
三、 異中有同:媒體對殖民現代性的差異回應 77

第四章


第一節 毛斷查某真正巧,路頭路尾出黑貓:《三六九小報》中的毛斷女 81
一、 《三六九小報》與「毛斷女」書寫 81
二、 被書寫、觀看的「毛斷女」 82
第二節 「毛斷女」形象與小報文人對現代性的商榷 90
一、 作為符號的「毛斷女」 90
二、 小報文人對自由婚戀的批判與商榷 95
第三節 進退失據的舞台:《三六九小報》對現代性的排拒與反諷 102
一、 1930年代文學的特殊風景:《三六九小報》的文化立場 102
二、 「既不滿於新,又不滿於舊」:《三六九小報》對殖民現代性的回應 105
三、 殖民者不在:作為一個公共發言空間的《三六九小報》

第五章 結論 112

參考書目 116

附錄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之讀者投書篇目 123

附錄二:蔡珮香發表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之文章篇目 125
一、日治時期報刊、雜誌

□ 《臺灣日日新報》,台北:五南複印本。
□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攝製微卷。
□ 《臺灣民報》,臺灣民報社,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 《三六九小報》,台北:成文出版社複印本。

二、專著(依年代排列)

□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五南,2008年5月。
□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李尚遠譯《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台北:商周,2008年1月。
□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台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8年1月。
□ 邱貴芬.柳書琴主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台北:文建會,2007年4月。
□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2007年3月。
□ 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台北:韋伯,2007年1月。
□ 呂明純《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 :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台北:臺灣學生,2007年1月。
□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7年1月。
□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 :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年11月。
□ 黃英哲主編.王惠珍等譯《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一∼四冊》,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
□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2006年8月。
□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6年3月。
□ 荊子馨《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1月。
□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06年1月。
□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2005年5月。
□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年3月。
□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年12月。
□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2004年11月。
□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 :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2004年9月。
□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2004年8月。
□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城邦,2004年8月。
□ 陳建忠《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2004年8月。
□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6月。
□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 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4月。
□ 河原功《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2004年3月 。
□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2月。
□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1月。
□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12月。
□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台北:亞太,2003年4月。
□ 王天濱《臺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2002年8月。
□ 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6月。
□ 馬泰.卡林內斯庫 (Calinescu, Matei)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 :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后現代主義》,北京:商務,2002年5月。
□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2002年3月。
□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2001年10月。
□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2001年5月。
□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2000年8月。
□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台中:晨星,2000年8月。
□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文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3月。
□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誌》,台北:南天,1997年12月。
□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年7月。
□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1994年7月
□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之研究--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台北:時報,1993年5月。
□ Michael Gurevitch等著,陳光興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1992年5月。
□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1989年10月。
□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總策劃《臺灣社會運動史:第二冊政治運動》,台北:創造,1989年6月。
□ 吳瀛濤《臺灣民俗》,台北:眾文,1987年11月。
□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3月。

三、單篇論文(依年代排列)

□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2007年6月,頁41-88。
□ 李承機〈從清治到日治時期的〈紙虎〉變遷史──將緊張關係訴諸「輿論大眾」的社會文化史〉,收錄於柳書琴.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4月,頁15-44。
□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卷2期,2006年6月。
□ 河原功〈不見天日十二年的〈送報伕)-力搏台灣總督府言論統制之楊逵-〉,《臺灣文學學報》第7期,2005年12月,頁131-147。
□ 王美惠〈臺灣新文學「反迷信」主題的書寫-以賴和、楊守愚比較為例〉,《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二期,2005年11月,頁151-168。
□ 姚人多〈「文學的子彈是向前跑」--日據時代新舊文學論戰中的非文學「化身」〉,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5-16日。
□ 范燕秋〈熱帶風土馴化、日本帝國醫學與殖民地人種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2005年03月,頁87-138。
□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33卷7期,2004年12月。
□ 湯志傑〈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西方公/私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2004年12月,頁173-255。
□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6期,2004年12月。
□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45-183。
□ 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藝旦養成教育之書寫研究──以「三六九小報花系列」為觀察場域〉,《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6期,2004年6月。
□ 李承機〈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4月,頁201-239。
□ 周婉窈.許佩賢〈臺灣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總說〉,《臺灣風物》第53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19-145。
□ 陳培豐〈走向一視同仁的日本民族之「道」──「同化」政策脈絡中皇民文學的界線—〉,「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2002年11月22日。
□ 徐國章〈臺灣日治時期最初的新聞統治法──臺灣新聞紙條例〉,《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12月,頁1-27。
□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7卷2號,2001年6月,頁1-49。
□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林佳龍、鄭永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4月,頁43-110。
□ 徐國章〈臺灣日治時期最初的新聞統制法──臺灣新聞紙條例〉,收錄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頁1-27。
□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蔡佩君譯〈現代性與公共領域的興起〉,收錄於廖炳惠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1995年12月,頁56-69。
□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公共領域〉,收錄於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1995年,頁29-37。
□ 陳艷紅〈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下)〉,《臺北文獻》直字90,1989年12月,頁77-109。

四、學位論文(依年代排列)

□ 鄭鳳晴〈日治時期新女性的再現分析:以媒體記事與小說創作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 徐郁縈〈日治前期臺灣漢文印刷報業研究(1895~1912)──以《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重點〉,雲林科技大學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 黃耀賢〈青樓敘事與情色想像──以《三六九小報》和《風月》報系為分析場域(1931-1944)〉,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 陳春妤〈日治時期知識分子對殖民現代工程的批評〉,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 簡素琤〈日治時期啟蒙思想的五個面向:臺灣殖民地現代性的建立與張深切思想的指標性意義〉,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6月。
□ 周馥儀〈開展公共領域.擊向糖業帝國主義──論臺灣知識份子的糖業書寫(1920-1930年代)〉,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 曾婉君〈《三六九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7年6月。
□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 呂美玲〈報紙廣告與臺灣社會變遷(1898-1944):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 殷豪飛〈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之漢人習俗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2月。
□ 林淑惠〈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臺灣新文學運動(1920-1927)──以《臺灣民報》為中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江昆峰〈《三六九小報》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1月。
□ 中西美貴〈挪用現代──大正時期臺灣人民的不同殖民地經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7月。
□ 高錦惠〈明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的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6月。
□ 李承機〈台湾における近代メディアの成立-植民地体制とメディアの葛藤〉,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修士論文,1998年12月。
□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 王鳳雄〈日據時期臺灣社會解放運動及論述以──《臺灣民報》作為分析場(1920—1932)〉,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2月。
□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 1920-1937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月。
□ 吳春成〈日治下臺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臺灣民報(1920-1927)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 林柏維〈臺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 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 賴秀峰〈日治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6月。
□ 洪桂已〈臺灣報業史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57年6月。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封面
致謝辭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書目
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