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0.130.16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純芳
作者(外文):Chang, Chun-Fang
論文名稱(中文):「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
指導教授(中文):雷祥麟
指導教授(外文):Lei, Hsiang-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9543509
出版年(民國):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傷寒八大傳染病人種罹病率風土環境說公共衛生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1
  • 收藏收藏:0
日人治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政績之一是衛生建設與傳染病防遏,如鼠疫、霍亂與瘧疾,都獲得良好的控制。不過細就八大傳染病的流形狀況,會發現傷寒患者數到日治後期,較前期是不減反增,而且長時間是在臺日本居民多過本島臺灣人,因此一度被當成「內地人的恥辱」看待。不僅如此,傷寒流行多發生在衛生程度較高的城市,首都臺北尤其嚴重,住臺北內地人的傷寒感染率,甚至一度還攀升到「世界第一」的位置。綜觀日治五十年,傷寒防治之困難,以及日臺人種罹病率之懸殊,一直是日人關切但卻不易回答的問題。本論文希冀透過時人的論述,探討當時的專家學者和知識份子,如何看待傷寒的流行,包括學術研究的重點,以及防遏策略的擬定。為了凸顯其中歷史的轉折點,時間斷限也以人種罹病率之消長,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研究發現主要有兩點:其一,即使日籍居民罹病率一直相當高,不過日臺患者數比例在1930年以後發生顯著的改變,本島人患者的增加,也對舊體質論述和學術研究產生直接的影響。比如日治中期以前,學界多關注日本人罹病率高的原因,到了後期臺灣人漸漸被視為是潛在廣大的帶菌者,研究重心則轉為探討臺灣人的病後免疫力,比較它跟疫苗注射之人工免疫力的成效。其二,雖然人種罹病率之差異在流形狀況與學術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在防治手段上,除了會以日人及其居住地為優先考量外,並未針對兩種人制定不同的方案。最顯著的例子是,從昭和五年(1930)開始有紀錄的臺北市菌株分佈圖,會區分為臺灣人和日本人兩種,並且以點狀標示在地圖上,但是具體的防遏措施,還是採取一貫的隔離清潔作業,日臺人之別主要為程度上的差異,比如醫院的待遇和警察執行的態度。另一方面,在書寫策略上,本論文也在一般機構史、制度史之外,加入漢醫、身體、飲食、汙物、昆蟲等次主題的討論。期望從更多面向、不同視角分析日治時期傷寒之流行與防治。
第壹章 緒論 1
第貳章 傷寒流行狀況與日臺人種罹病率之消長 10
第参章 傷寒學術研究與近代疫學知識之建構 49
第肆章 傷寒衛生機制之建立與防疫策略之演變 83
第伍章 結論--回顧一個不成功的防疫故事 128
參考資料 134
一、 史料文獻
(1) 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1898~1944。
臺灣民報社,《臺灣民報》,1925~1930。
臺灣雜誌社,《臺灣民報》,1923~1925。
臺灣青年雜誌社,《臺灣青年》,1920~1922。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新民報》,1930年3月~1930年12月。

(2)官方文件及地方資料
下條久馬一,《チフス菌菌形分類法指針と其の實地應用方面》,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業績百九十,1933。
下條久馬一,〈チフス菌、パラチフス菌論の本流 本邦「チフス」防遏事務の沿革〉,《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業績集》,第201-235號,1934,頁1-154。
丸山芳登,《臺灣の衛生事情と其保健生活法》,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1929。
丸山芳登,《日本領時代に遺した臺灣の医事衛生業績》,1957。
加藤卯吉,《傳染病豫防法釋義》,盛文社,1934。
西岡英夫,《臺灣の風俗》,雄山閣版,1942。
定榮七,《チフスの知識と豫防》,株式會社臺灣通俗社,1942。
林天定,《臺灣漢藥學》,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30。
俞鳳賓、程瀚章,《衛生要義》,上海 :商務印書館,1930。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衛生施設概要》,高雄市役所,1935。
高雄州衛生課,《衛生組合指導要項》,高雄州衛生課,1939。
宮川次郎,《臺灣常識是水け便利た》,臺灣實業界社營業所,1930。
盛在珩等編,《內科全書》,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5。
盛清沂、林興仁,《臺北縣志》,成文,1983。
富士川游,《日本疾病史》(上卷),吐鳳堂,1912。
奧田達郎,《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臺灣博覽會,1939。
落合泰藏,《漢洋病名對照錄》,出版者不詳,1892。
臺北市役所,《食料品小賣市場要覽》,出版者不詳,1939。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概況》,成文再版(據日本昭和13、14年排印本影印),1985。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十年誌》,成文再版(據日本昭和5年排印本影印),1985。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二十年史》,成文,1985。
臺北州役所,《臺北州要覽》,成文再版(據日本大正12年至昭和10年排印本影印),1985。
臺北州,《臺北市の「チフス」流行ト防遏ノ概況 五至八年》,臺北州, 1934。
臺北廳:總務課,《臺北廳志》,成文再版(據日本明治36年排印本影印),1985。
臺中衛生課,《保健組合事業概況書》,臺中衛生課,1939。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醫療衛生部分,臺灣總督府,1895~。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中央研究衛生部年報》,第1~6號,1931~193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衞生課,《臺灣衞生要覧》,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衞生課,192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大正八-九年コレラ病流行誌》,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22。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之魚菜市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日據時期臺灣統計書》,1897~1942。
臺灣日日新報社,《內地人の健康法》,臺灣日日新報,1905。
臺灣臺中東明印刷合資會社,《臺灣商工業案內總覽》,臺灣臺中東明印刷合資會社,1934。
臺灣評論社,《臺灣通俗醫學》,臺灣評論社,1929。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臺北,1938年。

(3) 期刊和論文集
林川夫,《民俗臺灣》(一至七輯(中文版)),武陵,1990。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臺灣皇漢醫界》,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1930~1935。
翔大圖書編輯,《日治時期臺灣經貿文獻叢編》(一至二十四輯),翔大圖書,2005。
臺北州,《臺北市報》,臺北,1924~1931。
臺灣醫學會,《臺灣醫學會雜誌》,1-45卷,1902~1946。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東西醫藥報》,臺灣漢醫藥研究室,1936、1937、1939。
《臺灣醫學座談》,1929。(之後改為《臺灣公眾醫事雜誌》)
臺衞新報社,《臺衛新報》,臺衞新報社,1929~1936。
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號至第149號,1917~1929。
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時報》,第1-325,327,329-335號,1930~1943。
臺灣教育會所,《臺灣教育會雜誌》,1900~1943
臺灣社會事業協會,《臺灣社會事業の友》,1928~。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1901~1907。
臺灣學校衛生會,《臺灣學校衛生》,19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臺灣の衛生》,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1935-1939。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修身書》(卷一到六),臺灣總督府,1930~1932。

(4) 日本史料
田村化三郎,《胃腸の衛生》,東京:読売新聞社,1909。
杉本東造,《胃腸の養生法》,東京:国光社,1909。
杉本東造,《胃膓の新しい衛生》,東京:実業之日本社,1913。
津野慶太郎,《牛乳衛生警察》,東京:長隆舎,1907。
津野慶太郎,《食肉衛生警察》(合巻訂正3版),東京:長隆舎,1913。
宮本叔翻譯,恩田重信編,《新醫學大字典》,東京:金原醫籍,1902。
清水勝嘉,《昭和戰前期日本公眾衛生史》,不二,1944。
鈴木昌平,《消化器病養生法》(通俗問答衛生療病叢書),東京:宝文館,1904。
福永美智,《身体衛生第一の心得》,大阪:兎屋,1885。

二、近人著作
A 中文部分
(1) 專書
Susan Sontag,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大田,2000。
小田俊郎,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前衛,1995。
井出季和太,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臺灣治績志》(三冊),海峽學術,2003。
王錦雀,《日治時期:臺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臺灣古籍,2005。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帕米爾書店,1985。
白榮熙,《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大事記》,臺北市衛生署,1999。
竹中信子,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明治、大正、昭和)三冊,時報,2007。
皮國立,《醫通中西 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東大圖書,2006。
皮國立,《當中藥碰上西藥》,臺灣書房,2008。
行政院衛生署編輯,《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行政院衛生署,1995。
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臉譜,2007。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像表述》,麥田,2005。
呂明進,《溫病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
吳漢仙,《醫界之警鐸》,收錄在《湖湘名醫典籍精華》,湖南科學技術,2000。
李騰嶽,《臺灣省通志》(卷三•政事志•衛生編(上、下)),眾文圖書,1972。
林忠勝,《廖欽福回憶錄:苦盡甘嚐詠福華》,前衛,2005。
明文書局編,《中國醫藥史話》,明文書局,1985。
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 : 日治臺灣醫學史》,稻鄉,2005。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遠流,1998。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聯經,2000。
張珣,《疾病與文化》,稻鄉,1989。
莊永明,《臺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遠流,2001。
許鴻遠,《中西疾病名稱對照手冊》,Oriental Healing Arts Institute,1990。
陳勝崑,《中國疾病史》,自然科學文化,1981。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月旦,1997。
陳淑芬,《戰後之疫:臺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稻鄉,2000。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麥田,2005。
陳柔縉,《囍事臺灣》,東觀,2007。
陳柔縉,《臺灣摩登老廣告》,皇冠,2008。
黃志偉/黃瑩,《為世紀代言:中國近代廣告》,學林,2004。
葉益青,《臺灣的市場》,遠足文化,2004。
惲鐵樵,《傷寒論研究》,收錄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萬人,1990。
湯本求真編著,周子敘譯,《皇漢醫學》,臺聯國風,1975。
富士川游,《日本醫學史綱要》2,東京都平凡社,1974。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臺灣SHOW》,遠流,2004。
經典雜誌編著,《赤日炎炎:臺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經典雜誌,2005。
董宜秋,《帝國與便所》,臺灣古籍,2005。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謝博生,《現代醫學在臺灣:臺灣醫學會百年見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2004。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到五輯) ,人光:臺灣教會公報社發行,1995。
戴楚雄,《傷寒論科學化研究》,臺北:文史哲,1984。

(2) 博碩士論文
王淳熙,〈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醫院建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呂哲奇,〈日治時期臺灣衛生工程顧問技師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對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8。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陳君愷,〈日治時代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文弘,〈政經框架、典範碰撞與知識位移—臺灣醫學典範轉折的系譜溯源〉,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斌峰,〈日治時期臺南地區近代醫療衛生事業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
董惠文,〈行政監控與醫療規訓:談日治初期傳染病的防治〉,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鄔孟慧,〈戰後臺灣的肺結核病防治(1950-1966) 〉,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詹雅筑,〈醫學教育與殖民社會:由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的出現談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謝振榮,〈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衛生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3) 期刊論文
王文基,〈隔離與調查:樂生院與日治臺灣的癩病醫學研究〉,《新史學》,20:1,2009,頁61-123。
牛亞華、馮立昇,〈丁福保與近代中日醫學交流〉,《中國科技史料》,25:4,2004,頁315-329。
皮國立,〈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會議資料集》,2008,頁63-89。
巫毓荃,〈熱、神經衰弱與在臺日人-殖民晚期臺灣的精神論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期,2004.06,頁61-103。
李尚仁,〈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收入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頁45-82。
朱志謀,〈政府與個人關係的再組--日領時期臺灣自來水事業與財政補助〉,《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頁551-601。
朱建平,〈對照還是統一:近代日中對東西病名的選擇〉,研討會文章。
西村睦男,余萬居譯,〈臺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思與言》,23:3,1985,頁243-274。
林呈蓉,〈國家衛生原理--臺灣人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臺灣史料研究》,25期,2005.07, 頁43-80。
林崇熙,“Technology of Power:Knowledge and Forms of Life in Colonial Taiwa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1999。
胡成,〈「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以上海公共衛生為中心的觀察(1860-191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6期,2007.06,頁1-43。
范燕秋,〈熱帶風土馴化、日本帝國醫學與殖民地人種論〉,《臺灣社會研究》,57期,2005.03,頁87-138。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9:3,1998.09,頁49-86。
徐景藩,〈對傷寒與溫病的體會〉,《江蘇中醫藥》,9期,1958.09,頁39-40。
張大慶,〈高似蘭:醫學名詞翻譯標準化的推動者〉,《中國科技史料》,22:4,2001,頁324-330。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1993.09,頁59-79。
陳君愷,〈光復之疫——臺灣光復初期衛生與文化問題的鉅視性觀察〉,《思與言》,31:1,1993.03,頁111-138。
陳愛梅,〈試論傷寒和溫病的關系〉,《江蘇中醫藥導報》,26:5,2008.02,頁7-9。
陳道謹,〈最早輸入日本醫學的丁福保先生〉,《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3.03,頁62-63。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臺灣社會研究》,54期,2004.06,頁17-59。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新史學》,13:4,2002.12,頁165-208。
劉士永,〈醫療、疾病與臺灣社會的近代性格〉,《歷史月刊》,201期,2004.10,頁92-100。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2001.10,頁41-88。
劉士永,〈一九三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4:1,1999.04,頁97-147。
劉翠溶,〈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1999.06,頁89-132。
劉翠溶/劉士永,〈A Preliminary Study on Taiwan's Forest Reserve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 Legacy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臺灣史研究》,6:1,2000.09,頁1-34。
鄭志敏,〈二二八事件前高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以霍亂與天花為中心的探討〉,《臺灣文獻》,55:2,頁249-288。
魯大衛,〈Medicine and philology leads Scince: The case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會議資料集》,2008,頁405-413。

B 外文資料
(1) 日文專書
小野芳朗,《〈清潔〉の近代》,株式會社講談社,1997。
土屋雅春,《医者のみた福澤諭吉》,中央公論社,1996。
石井宏實,《昭和を生きた道具たち》,河出書房新社,2005。
酒井シヅ,《疫病の時代》,大修館,1999。
渡辺格翻譯,《細菌と人類―終わりなき攻防の歴史》,中公文庫,2008。
鹿野政直,《健康觀にみる近代》,朝日新聞社,2001。
渡邊實,《日本食生活史》,吉川弘文館,1994。

(2)英文專書
Kenneth F. Kiple, The Cambridg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diseas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3.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Routledge, 2002.
Nancy Tomes, The gospel of germs :men, women, and the microbe in American life,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Roy Porter, Medicine and the five senses, Cambidge University, 1993.
Morris Low, Building a Modern Jap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the Meiji Era and Beyond, Palgrave, 2005.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

(2) 英文期刊
Anne Hardy, “Food, Hygiene and the Laboratory: A Brief History of Food Poisoning, circa 1850-1950”,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12, 1999, pp. 293-311.
Anne Hardy, “"Straight back to barbarism": Anti-typhoid inoculation and the Great War, 1914”,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74, 2000, pp. 265-290.
David Armstrong, “Public Health Space and the Fabrication of Identity”, Sociology, 27, 1993, pp. 393-410.
Geoffrey Edsall, “Typhoid Fev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59:7, 1959, pp. 989-992.
Mary P. Supthen, “Not What, but Where: Bubonic Plague and the Reception of Germ Theories in Hong Kong and Calcutta, 1894-1897”,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52, 1997, pp. 90-91.
Werner Troesken, “Race, Disease, and the Provision of Water in American Cities, 1889-1921”,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61:3, 2001, pp.750-77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