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87.8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冠薇
論文名稱(中文):當代中國歷史變動與知識分子的理想追尋:王安憶心靈史的考察
論文名稱(外文):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Intellectuals' Quest for Ideal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Wang An-Yi's Psychological World
指導教授(中文):劉正忠
陳建忠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9541502
出版年(民國):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王安憶知識分子理想主義心靈史心靈世界
外文關鍵詞:Wang An-Yiintellectualsidealismpsychological historypsychological worl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
  • 收藏收藏:0
本文所關注的議題,是透過王安憶文學創作所呈現出的精神圖像,考察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在不同時期之文化與政治語境下,呈現出的對個人理想的認同與其心靈路徑的變化過程。王安憶親歷了文革(1966~1976)到改革開放(1978~)後政治與社會各個面向的急遽轉變,在其30年的創作中,特別是透過一批自我經驗與自傳色彩濃厚的小說,可觀察到一個知識分子對於自我定位及時代環境思索的歷程。從60、70年代的文革,一直延伸到80年代的新時期,經歷80年代末的天安門事件,而進入90年代後新時期。藉著王安憶思索的途徑,恰可串聯起一道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心靈史」的軌跡。本文希冀在爬梳王安憶文本中所呈現的精神圖像之時,也同步考察了中國當代某種有代表性之知識分子的心靈路徑。

正文的論述分為三個部份,深入探討王安憶從70年代至今展現的思索歷程及精神樣貌。分別是:一、理想的萌發:王安憶的文革經驗(80年代初期)。二、營建精神之塔:王安憶的信仰危機與自我救贖(90年代初)。三、背向未來的前行:《啟蒙時代》的探問與追尋 (新世紀初期)。以上三個章節分別代表王安憶精神歷程的三個階段,藉由對其文本的細讀展現作者對於文革、改革時期(70年代)、新時期(80年代)及後新時期(90年代至今)的思考,串聯起一個當代知識分子在時代中尋找信仰的心靈歷程。結論則就本文議題作一個全面的整理,串聯起王安憶心靈史的光譜,總結她不同階段之信仰危機的解決方式,並嘗試以臺灣評論者的位置,思考王安憶在這信仰歷程的未竟之旅中的未來走向與新的可能。

王安憶對精神性的要求、對崇高理念的追求與嚮往,並非在90年代初期才突然而至的,它本身有一個源流,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一路以來,王安憶都找不到「信仰」,但卻從不放棄尋找。是欠缺了什麼資源,讓她始終找不到她所要的?又是憑藉著什麼力量,支撐她繼續找下去?那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心靈世界,那是王安憶小說的矛盾與糾結所在,同時也是她小說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本文有兩個核心的研究目的,一是藉由王安憶面對信仰危機與自我救贖的歷程,作為當代知識分子對政治環境與自身處境反思,尋求新信念的類型觀察。希望能以王安憶為起點,進而推展到其他不同類型知識分子的應對之道,勾勒出整個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對應時代的輪廓。二是對王安憶的部份文本作細讀,希望王安憶文學研究能在前人既有的成果之下,還能從不同以往的研究面向,作進一步的深入與補足。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how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and political lingual backgrounds reveal their own personal ideal identific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l paths via the literary creations of An-Yi Wang. Wang experienced the rapid changes started from the Culture Revolution (1966-76)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1978-) herself. With her works, especially those autobiographical novels, one can easily observe the progressions about how an intellectual coordinate herself and ponder about her time. From the Culture Revolution, to her new era extended well into the 80s; from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 in the end of the 80s, to her another new era appeared by the end of the 90s. Following the path of the thoughts of Wang, the tracks of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logical worlds” of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could be connected. While sorting the psychological images presented in Wang’s works, this article also expects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paths of a unique group of intellectual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to three parts, discussing the spiritual images and thinking paths revealed in Wang’s works from the 70s to the present day. The first part, Buds of Ideals, mainly involves Wang’s experiences in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80s). The second, To Build a Tower of Spirits, talks about Wang’s belief crisis and self salv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90s). And the third, Backward the Future, discuss Wang’s pursuits and inquiries written in her work, “Age of Enlightmen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urrent century. The three parts stand for the three periods of Wang’s spiritual progressions. Via detailed readings of her texts, how Wang’s ideas about various historical events and periods could be shown and examined, and how a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could search for his/her own belief in the historical currents can be demonstrated. The conclusion part is an overview of all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stringing up all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Wang’s spiritual world, showing how she overcame her belief crisis throughout her career, and trying to infer Wang’s possible development and new directions in her unfinished journey of looking for her belief.

Wang’s spiritual demands, pursuits and yearnings toward idealizations didn’t appear suddenl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90s. They have own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Wang has never been able to find a “belief;” however, she has never stopped looking for it. What prevents her from finding what she wants, and what makes her go on her pursuits? There is a unique psychological world lurking beneath, and that’s exactly where the twists of Wang’s works lay, also what provides her novels their charms and values.

This article has two main purposes. The first is using Wang as a model to show and examine how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respond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s and the situations they are stuck in, and to search for their new beliefs. The second is to offer a careful reading of some parts of Wang’s texts, hoping to deepen and broaden the visions and fields of the studies of Wang.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前人研究狀況………………………………………………………..……5
一、 臺灣之王安憶研究……………………………………………………...….5
二、 中國大陸之王安憶研究……………………………………………………9
第三節 關鍵字「心靈史」的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13
第四節 研究材料與論文架構說明……………………………………………....16

第二章 理想的萌發:王安憶的文革經驗(80年代初期)……………………….......20
第一節 80年代初期文壇與王安憶創作概況………………………...…………20
一、新時期初期的文學思潮(80年代初期)…………………………………..20
二、王安憶小說創作(1978~1983):知青經歷與人生理念的安置…………22
第二節 王安憶早期小說中的知青經歷………………………………………....24
一、下鄉前:空洞的理想與意義感的要求…………………………………24
二、下鄉後:理想的挫折與擱置………………………….……...................27
三、回城後:意義感的再度缺失………………………………………….…..29
第三節 《六九屆初中生》的理想轉折…………………………………..……..33
一、童年到少年:下鄉前空泛的理想………………………………………35
二、少年到青年:下鄉後理想的轉變………………………………………42
三、回城後:專注於當下人生的信念…………………………………………48
第四節 小結…………………………………………………………...………….52

第三章 營建精神之塔:王安憶的信仰危機與自我救贖(90年代初) .…...………..57
第一節 85年文壇與王安憶創作概況………...………………………………....57
一、新時期第二階段的文學創作(80年代中後期)………………………….57
二、王安憶小說創作(1984~1989):文化尋根與女性主體的確立…………60
第二節 精神危機與自我反省……………..……………………………………..63
一、王安憶對作家身分的反思與質疑……………………….…..……………63
二、90年代初期的精神危機:〈叔叔的故事〉……………………………….71
第三節 對理想與浪漫時代的悼亡…………………………………………...….77
一、王安憶早期小說中的理想主義雛型…………………..………………….77
二、最後的理想與浪漫主義:〈歌星日本來〉……………………………….82
第四節 重建信仰與自我救贖……………………………………………………85
一、王安憶與陳映真理想主義的交會…………………………………………85
二、理想重建與信仰依歸:〈烏托邦詩篇〉……………………………………89
第五節 小結………………………..……………………………………….…….93

第四章 背向未來的前行:《啟蒙時代》的探問與追尋 (新世紀初期)……….….96
第一節 90年代至新世紀文壇與王安憶創作概況……………………………...96
一、後新時期的文學創作(90年代~新世紀初期)…………………………….96
二、王安憶小說創作(1991~2008):
對現代化的反思與心靈史的再度開展……………………………..…..99
第二節 《啟蒙時代》的創作動機與訴求:重塑「文革」想像…………........103
一、以「文革」為舞臺的神話……………………………………………...103
二、王安憶觀察「南昌們」的視角……………………………………….….106
第三節 「啟蒙」如何開展:荒瘠年代中的自我啟蒙……………………………110
一、接受「啟蒙」的主體與其開展過程……………………………………110
二、南昌最初的心理狀態…………………………………………………...114
三、小老大的感官啟蒙……………………………………………..……….119
四、女孩們的試煉與危機…………………………………………….…….121
五、市民生活的洗滌…………………………………………………….…..124
六、父與子的課題…………….……………………………………………..128
第四節 《啟蒙時代》的兩大核心思想…………………………………………131
一、王安憶的「文革」理解…………………..…………………………….132
二、日常生活與市民文化…………………………………...........................136
第五節 小結………………………………………………………………..…....142

第五章 結論………………………………………………………………………..146
第一節 王安憶心靈史的光譜:理想之路的三個階段………...........................146
第二節 王安憶信仰之路:潛在的問題與未來方向……………………………150

參考書目…………………………………………………………………………....155
參考書目

一、王安憶作品集

(一)簡體字版
1.《雨,沙沙沙》(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8月。
2.《黑黑白白》(兒童文學小說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年。
3.《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小說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6月。
4.《流逝》(小說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尾聲》(小說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6.《黃河故道人》(長篇小說),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
7.《小鮑莊》(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4月初版,2002年10月2版。
8.《69屆初中生》(長篇小說),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9.《母女漫遊美利堅》(遊記。與茹志鵑合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10.《蒲公英》(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11.《海上繁華夢》(小說集),廣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4月。
12.《米尼》(長篇小說),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初版,1993年2版。
13.《旅德的故事》(長篇遊記),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
14.《流水三十章》(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4月,2002年10月2版。
15.《神聖祭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16.《故事和講故事》(文學理論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17.《紀實與虛構》(長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2001年6月2版。
18.《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1995年3月第2刷,1996年2月第3刷。
19.《烏托邦詩篇》(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4年。
20.《父系和母系的神話》(中長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21.《乘火車旅行》(散文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4年。
22.《傷心太平洋》(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年。
23.《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24.《王安憶自選集一:海上繁華夢》(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5.《王安憶自選集二:小城之戀》(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6.《王安憶自選集三:香港的情與愛》(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7.《王安憶自選集四:漂泊的語言》(散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8.《王安憶自選集五:米尼》(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9.《王安憶自選集六:長恨歌》(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999年7版。
30.《人世的浮沈》(中篇小說集),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31.《王安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濟南:明天出版社,1997年1月。
32.《姊妹們》(小說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33.《重建象牙塔》(散文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34.《屋頂上的童話》(小說集),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
35.《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兒童長篇小說),濟南:明天出版社,1997年。
36.《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文學理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2007年11月2版。
37.《接近世紀初》(散文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38.《獨語》(散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39.《隱居的時代》(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2002年11月2版。
40.《塞上五記》(散文集),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1999年。
41.《王安憶散文》(散文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42.《王安憶小說選》(英漢對照小說集),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
43.《我愛比爾》(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4.《妹頭》(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5.《富萍》(長篇小說),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年8月。
46.《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散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47.《崗上的世紀》(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48.《歌星日本來》(中短篇小說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
49.《剃度》(短篇小說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50.《窗外與窗裡》(散文集),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年1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年8月。
51.《文工團》(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52.《我讀我看》(散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53.《弟兄們》(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9月。
54.《三戀》(中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
55.《傷心太平洋》(中短篇小說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0月。
56.《尋找上海》(散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11月。
57.《上種紅菱下種藕》(長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1月。
58.《流逝》(中篇小說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
59.《苦果》(短篇小說集),陝西:陝西旅遊出版社,2002年。
60.《憂傷的年代》(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0月。
61.《茜紗窗下》(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62.《現代生活》(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3.《酒徒》(中短篇小說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
64.《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65.《長恨歌》(長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8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1版1印,2005年1月1版1印。
66.《王安憶說》(訪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
67.《桃之夭夭》(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68.《王安憶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10月。
69.《叔叔的故事》(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中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
70.《我愛比爾》(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
71.《崗上的世紀》(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
72.《小城之戀》(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
73.《荒山之戀》(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
74.《錦繡谷之戀》(新時期小說名家名篇•彩圖珍藏版),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2月。
75.《稻香樓》(短篇小說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76.《街燈底下》(散文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5月。
77.《遍地梟雄》(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年5月。
78.《乘公共汽車旅行》(散文集),上海: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05年5月。
79.《小說家的十三堂課》(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年6月。
80.《王安憶精選集》(中短篇小說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
81.《悲慟之地》(短篇小說集),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6月。
82.《華麗家族阿加沙•克莉絲蒂的世界》,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年11月。
83.《王安憶讀書筆記》(散文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1月。
84.《王安憶導修報告》(散文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1月。
85.《我的抑鬱症》(王安憶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1月。
86.《啟蒙時代》(長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4月。
87.《王安憶散文》(長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88.《談話錄》(訪談。與張新穎合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89.《對話啟蒙時代》(訪談、講稿。與張旭東等合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7月。
90.《情感的生命》(散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9月。
91.《疲備的都市人》(散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9月。
92.《短篇小說編年 卷一:牆基 1978~1981 》(短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
93.《短篇小說編年 卷二:舞台小世界 1982~1989 》(短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
94.《短篇小說編年 卷三:天仙配 1997~2000》(短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
95.《短篇小說編年 卷三:黑弄堂 2001~2007》(短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月。

(二)繁體字版
1.《母女同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10月。
2.《雨,沙沙沙》,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年2月。
3.《小城之戀》,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2月。
4.《叔叔的故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12月;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5月。
5.《逐鹿中街》,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10月。
6.《香港情與愛》,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2002年2版。
7.《長恨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2000年12月2版。
8.《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1999年3月2版。
9. 王安憶、陳凱歌:《風月──陳凱歌、王安憶的文學電影劇本》,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9.《憂傷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7月。
10.《處女蛋》(原名:《我愛比爾》),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
11.《隱居的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9月。
12.《獨語》,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5月。
13.《妹頭》,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2月。
14.《富萍》,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3月。
15.《上種紅菱下種藕》,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16.《尋找上海》,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5月。
17.《我讀我看》,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18.《剃度》,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9月。
19.《小說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10月初版,2007年4月再版。
20.《米尼》,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2月。
21.《海上繁華夢》,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4月。
22.《閣樓》,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4月。
23.《現代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24.《流逝》,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9月。
25.《桃之夭夭》,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4年1月。
26.《兒女英雄傳》,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月。
27.《王安憶的上海》,香港:三聯出版社,2004年8月。
28.《遍地梟雄》,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6月。
29.《長恨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8月。
30.《冷土》,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1月。
31.《化妝間:王安憶最新短篇小說輯》,台北:二魚文化,2006年4月。
32.《尋找上海》,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6月。
33.《小說家的讀書密碼》,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2月。
34.《啟蒙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4月。
35.《傷心太平洋》,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7年11月。
36.《崗上的世紀》,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7月。
37.《月色撩人》,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12月。
38.《弄堂裡的白馬》,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年6月。

二、王安憶相關研究及評論

(一)學位論文 (以時間先後排序)

1.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2.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3.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4.林佳芬,《王安憶《長恨歌》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5.顏瑋瑩,《王安憶長篇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6.江靜芬,《王安憶小說之女性情誼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7.潘雅玲,《王安憶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8.王麗美,《海上繁華夢──王安憶小說中女性的現代化嚮往》,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9. 陳雀倩,《八十年代大陸文學主體性的建構與尋根意識的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10.孫國華,《文革後大陸文學的新主題──以莫言、李銳、王安憶的作品為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二)期刊論文 (以人名筆畫排序)
王蒙,〈王安憶的「這一站」和「下一站」〉,《文匯報》,1982年3月18日。
王向東,〈孤獨城堡的構建與衝突──論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楊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王泉,〈論王安憶女性小說敘事的獨特性〉,《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王雪瑛,〈生長的狀態──論王安憶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2期,頁44-49。
─── ,〈流過歲月的痛惜──讀王安憶《招工》有感〉,《新民晚報報》,2000年12月4日。
─── ,(都市與鄉村,王安憶小說的雙重空間),《文學世紀》,第2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60-65。
王金珊、鄭彬,〈論王安憶小說的敘事技巧〉,《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王曉明,〈從「淮海路」到「梅家橋」──從王安憶小說創作的轉變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頁5-20。
王苹,〈由欲到義:情愛的升華──評王安憶九十年代小說中的愛情書寫〉,《當代文壇》,2003年第3期。
王惠,〈兩性主題:互為「他者」的衝突和性的救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方克強,〈雯雯三十年──一次綜覽:讀王安憶的《六九屆初中生》〉,《文學報》,1984年11月。
─── ,〈黑孩與撈渣──柔性原始的象徵〉,《上海文學》,1991年第5期。
─── ,〈王安憶論──親子間離情結與命運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上海作協舉行〈小鮑莊〉討論會〉,《中國作家》,1985年第5期,頁208。
石曉楓,〈論王安憶《長恨歌》的海派傳承〉,《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8年9月第11期,頁421-436。
─── ,〈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個人與城市〉,《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273-289。
包忠文、裴顯生,〈時代•閱歷•藝術──茹志鵑與王安憶創作風格比較〉,《鍾山》,1985年第2期,頁211-219。
朱芳玲,〈王安憶「憂傷的年代」原型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6期,1999年12月,頁610-626。
─── ,〈追尋.失落與成長──析王安憶《憂傷的年代》的女性憂傷與超越〉。《中國現代文學》第3期,2004年9月,頁83-102。
─── ,〈虛構的愛情.想像的城市──試析「傾城之戀」與「香港情與愛」中的愛情與城市〉。《長庚科技學刊》第3期,2004年12月,頁275-290。
朱也曠,〈從小城之戀到都市之戀──王安憶小說中的一個技術問題〉,《北京文學》,1996年第11期。
朱振江,〈論王安憶小說的童年憂傷〉,《美與時代》,2003年第4期。
西慧玲,〈困在漂流瓶裡的王安憶〉,《北方論叢》,2000年第6期。
余向學,〈引人探索的意境──讀〈流逝〉〉,《鍾山》,1983年第2期,頁223-226。
杜學霞,〈論孤兒在王安憶創作中的審美意義〉,《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呂世民、賈紅,〈談王安憶八一年以後小說的鑽透力〉,《當代文壇》,1984年第8期,頁17-21。
呂幼筠,〈試論王安憶小說中的性別關係〉,《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頁134-137。
呂君芳,〈「用平淡達到輝煌」:王安憶小說語言風格〉,《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第6期。
李陀,〈「這一個」69屆初中生〉,《文藝報》,1985年1月,頁26-29。
李國濤,〈〈小鮑莊〉的文體及其它〉,《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5期,頁95-101。
李潔非,〈王安憶的新神話──一個理論探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李文波,〈慣看海上繁華夢,江山依舊枕寒流──王安憶的悲劇意識分析〉,《小說評論》,1997年第2期,頁36-53。
李奭學,〈家史與族史的辨證法──「紀實與虛構」王安憶著、「心靈史」張承志著〉,《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3月。
李魯平,〈構築的語言世界──評王安憶的小說語言的演變〉,《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0年第4期,頁15-18。
李子慧,〈王安憶與性別寫作〉,《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李風,〈王安憶的自我拯救〉,《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李靜,〈不冒險的旅程──論王安憶的寫作困境〉,《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頁25-39。
李泓,〈構築城市日常生活的審美形式──論王安憶的城市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001年第6期。
沈河清,〈日常化寫作的繼承與超越──論王安憶小說的審美取向〉,《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季紅真,〈流逝與追憶──試論王安憶小說的時間形式〉,《文藝爭鳴》,2008年第6期。
吳芸茜,〈與時間對峙──論王安憶的小說哲學〉,《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頁88-96。
吳義勤,〈王安憶的「轉型」〉,《文學自由談》,1992年第1期。
杜學霞,〈東方命運觀與悲劇意識──論佛教對王安憶悲劇意識的影響〉,《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2期。
周介人,〈失落與追尋──讀王安憶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札記〉,《文藝報》,1982年第6期。
周新民、王安憶,〈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憶訪談錄〉,《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周新民,〈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王安憶近期小說中的「個人」〉,《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林偉平,〈寫上海味的成功嘗試──訪第二屆全國中篇小說獲獎者王安憶〉,《新民晚報》,1983年3月18日。
林朝霞,〈突圍與創新──談王安憶小說流變〉,《邯鄲師專學報》2003年第2期。
邵文實,〈女人與城市•漂泊與尋找──王安憶小說創作二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邱心,〈從〈神聖祭壇〉到〈烏托邦詩篇〉──王安憶創作的轉捩點〉,《讀書人》,第4期,1995年6月,頁26-29。
──,〈當代中國女作家創作路向的轉變──閱讀張潔、王安憶、池莉和陳染的小說〉,《讀書人》,第16期,1996年6月,頁18-26。
洪士惠,〈迷失的歸途──論王安憶〈小城之戀〉與〈崗上的世紀〉中的女性主義傾向〉,《問學集》第10期,2000年10月,頁45-62。
俞潔,〈上海城市的當代解讀──評王安憶的兩個長篇:《長恨歌》與《富萍》〉,《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南帆,〈王安憶小說的觀察點:一個人物,一種衝突〉,《當代作家評論》,1984年第2期,頁48-54。
──,〈城市的肖像──讀王安憶的《長恨歌》〉,《小說評論》,1998年第1期,頁66-73。
孫穎,〈消解的同時建構故事──淺析王安憶《傷心太平洋》插入敘述特色〉,《小說評論》,1999年第1期。
孫萍萍,〈尋找失去的記憶──從池莉、王安憶的兩部新作談起〉,《當代文壇》, 2002年第2期。
徐德明,〈王安憶:歷史與個人之間的「眾生話語」〉,《文學評論》,2001年第1期。
徐潤潤,〈幾副嘴臉混社會的人──王安憶《長恨歌》中長腳的人物形象分析〉,《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高俠,〈王安憶小說敘事的美學風貌〉,《當代文壇》,2000年第4期。
高秀芹,〈都市的遷徙──張愛玲與王安憶小說中的都市時空比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高廣方,〈宿命與漂流──論王安憶《米尼》與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內涵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雙城記」──從王安憶到張愛玲〉,《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頁87-93。
畢紅霞,〈王安憶九十年代以來幾部長篇小說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較〉,《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唐蒙,〈從靈魂向肉體傾斜──以王安憶、陳染、衛慧為代表論三代女作家筆下的性〉,《當代文壇》,2002年第2期。
唐長華,〈王安憶90年代小說研究述評〉,《當代文壇》,2002年第4期。
唐曉丹,〈解讀《富萍》,解讀王安憶〉,《當代文壇》,2001年第4期。
郜元寶,〈作為小說家的「本性」──重讀王安憶的小說〉,《上海文學》,1991年第12期,頁74-78。
席揚,〈王安憶十年創作批判〉,《批評家》,1989年第4期。
許莉,〈死亡哲學,重返《小鮑莊》〉,《小說評論》,1996年4月。
許瑩,〈從王安憶的小說理想看其近作〉,《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年2001第5期。
陳思和,〈雯雯的今天和明天:讀王安憶的新作〈六九屆初中生〉〉,《女作家》,1985年第3期,頁158-160。
─── ,〈營造精神之塔──論王安憶90年代初的小說創作〉,《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
─── ,〈雙重疊影,深層象徵──讀〈小鮑莊〉裡的神話模式〉,《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1期,頁16-18。
陳映真,〈想起王安憶〉,《臺港文學選刊》,1985年第2期,頁18-19。
陳建忠,〈歷史創傷、精神危機、自我救贖/放逐:論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清華中文學林》,2005年4月,第1期,頁135-163。
陳碧月,〈王安憶的〈流逝〉──從環境看端麗的性格轉變〉,《明道文藝》,283期,1999年10月,頁116-128。
─── ,〈論王安憶著〈小城之戀〉裡的性愛與母愛意識〉,《淡水牛津文藝》第7期,2000年4月,頁110 - 122。
─── ,〈多情應笑我──王安憶〈金燦燦的落葉〉〉,《中國文化月刊》第245期,2000年8月,頁120-127。
梁旭東,〈王安憶的性愛小說:建構女性話語的嘗試〉,《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2期。
張志忠,〈王安憶小說近作漫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張新穎,〈堅硬的河岸流動的水──《紀實與虛構》與王安憶寫作的理想〉,《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5期。
張旭東,〈「啟蒙」的精神現象學──談談王安憶《啟蒙時代》裡的虛無與實在〉,《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張雅秋,〈都市時代的鄉村記憶──從王安憶近作再看知青文學〉,《小說評論》,1999年第6期。
張浩,〈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論王安憶創作中的女性空間建構〉,《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論王安憶小說的悲劇建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賀照田,〈後社會主義的歷史與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觀的變遷〉,《人間》,2003年冬季號。
曾恆源,〈從女性立場看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國文天地》,1994年6月,第109期,頁27-35。
梅家玲,〈虛構的權利──《紀實與虛構》〉,《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11月28日。
焦桐,〈小說戲劇性的消解與回歸──王安憶近期小說評價〉,《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6期。
──,〈天生是個女人──談王安憶〉,《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6期。
程德培,〈一種共時態的敘述:從〈小鮑莊〉看王安憶創作主體上的轉變〉,《文匯報》,1985年6月3日。
───,〈面對「自己」的角逐──評王安憶的三戀〉,《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2期,頁64-71。
───,〈消費主義的流放之地──評王安憶近作《月色撩人》及其他〉,《上海文化》,2009年第1期。
黃錦樹,〈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國文天地》,1997年8月,第147期,頁57-69。
葉玉靜,〈錦繡天衣──女性文學紀念碑的編織工程:淺論王安憶《長恨歌》中女性書寫〉,《中外文學》,1998年第4期。
曉華、汪政,〈〈小鮑莊〉的藝術世界〉,《當代文壇》,1985年第12期,頁9-11。
─────,〈論王安憶〉,《鍾山》,2000年第4期。
劉影,〈王安憶小說研究述評〉,《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4-58。
賴翅萍,〈市民日常生活詩性的審美發現──王安憶論〉,《小說評論》,2006年第6期。
譚桂林,〈性文化蛻變中一次新的躁動──評王安憶〈崗上的世紀〉〉,《文藝學習》1989年第4期。
韓毓海,〈「悲劇的誕生」與「謊言的衰朽」──王安憶〈叔叔的故事〉及中國當代文學的藝術問題〉,《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第2期。

三、 其他參考文獻:(以人名筆畫排序)

王堯,《「文革」對「五四」及「現代文藝」的敘述與闡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12月。
王進,《魅影下的「上海」書寫──從「抗戰」中張愛玲到「文革」後王安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王德威,《眾生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8月。
王德領,《重讀八十年代──兼及新世紀文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7月。
王鐵仙等,《新時期文學二十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孔范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甘陽,《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8年12月。
任天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學發展史》,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
朱玉湘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朱棟霖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
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0月。
何世平主編,《蹉跎與崛起: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8月。
吳義勤主編,《王安憶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隔海眺望──大陸當代文學編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宋炳輝,《追憶與冥想的誘惑──中國現代文學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4月。
李慈健等,《當代中國文藝思想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沈紅芳,《女性敘事的共性與個性──王安憶、鐵凝小說創作比較談》,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周玉山,《大陸文學與歷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10月。
定宜庄,《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施淑,《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台北:文建會,1996年6月。
──,《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6月。
范宜如,〈上海童年:王安憶小說的空間隱喻〉,徐國能 主編,《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
南帆,《後革命的轉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6月。
───,《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張新穎、金理編,《王安憶研究資料(上)(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張良編著,《中國「六四」真相》,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4月。
張承志,《心靈史──揭開哲合忍邪的聖域之謎》,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7年1月。
馬原,《中國作家夢──馬原與110位作家的對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曹文軒,《二十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4月。(同《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7月)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5月。
郭雙林,《80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
陳信元、欒梅健,《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6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筆走龍蛇》,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1月。
───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新華書店,1999年9月。
葉穉英,《大陸當代文學掃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5月。
楊光村主編,《中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6月。
劉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8月。
鄭萬鵬,《中國當代文學史:在世界文學視野中》,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社社,2000年1月。
曉劍主編,《知青文學經典•心路》,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曉劍主編,《知青文學經典•歲月》,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曉劍主編,《知青文學經典•狂戀》,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曉劍主編,《知青文學經典•血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曉劍主編,《知青文學經典•情結》,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聯合報編輯部,《天安門一九八九》,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