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45.21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欣瑜
論文名稱(中文):跟我們的土地糴歌:林生祥與鍾永豐的音樂文本與社會實踐
指導教授(中文):陳建忠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9649503
出版年(民國):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4
中文關鍵詞:林生祥鍾永豐生祥、永豐音樂生祥與樂團知識份子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
  • 收藏收藏:0
本文以生祥與樂團1997年至2009年的出版專輯為範圍,視林生祥與鍾永豐為靈魂人物,企圖從音樂文本中,逐步分析現實性與社會性如何之於作者、之於作品,成就生祥、永豐音樂與社會實踐兩者的互涉關係。本文第二章指出,觀子音樂坑時期的音樂文本仍未臻成熟,但音樂文本已富含「歷史傳承」意識。這種歷史傳承延續至交工樂隊,鍾永豐加入生祥與樂團後,製作了反水庫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使林生祥音樂社會實踐意味更顯濃厚,稍晚《菊花夜行軍》的推出,更是挑戰傳統音樂和文學形式的作品,創造了全新的文學音樂類型。
交工樂隊解散後,林生祥經過超過一年的創作沉潛期。筆者將生祥、永豐歷年單曲作為開展本文第四章的楔子,接著討論《臨暗》,帶出生祥、永豐音樂語言使用的混雜現象,尋找出兩人創作意識中、偏向鍾永豐較多的「階級觀」。最終,筆者帶出另一位影響生祥、永豐音樂的關鍵人物—鍾適芳,推導出偏向林生祥較多的「越界觀」。
最終,筆者指出,林生祥、鍾永豐的「階級觀」和「越界觀」對話平台來自家鄉美濃,這是林生祥與鍾永豐音樂文本求新求變中不變的原點,他們的作品因此能作為台灣鄉土文學史的補充。透過分析林生祥與鍾永豐的音樂文本,筆者找到了知識份子的另一種範式,不過,範式終究得回歸自身,尋求最能自我說服的回答。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從美濃經驗談起 1
第二節、問題意識 2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文獻回顧 5
第五節、研究概念與方法 9
第六節、章節安排與說明 14

第二章、音樂與社會的青澀對話:
觀子音樂坑時期(1992-1998) 17
第一節、唱「自己」的歌:林生祥與九○年代台灣社會 17
第二節、客語與搖滾的回鄉試驗:《過庄尋聊》 20
第三節、淡水到美麗島的環境思索:《游盪美麗島》 30
第四節、小結:起於傳承、再生於傳承的林生祥音樂 41

第三章、回歸傳統再創新:
交工樂隊時期(1999-2003) 45
第一節、契機:美濃反水庫運動與鍾永豐 45
第二節、美濃反水庫運動的音樂紀實報導:《我等就來唱山歌》 52
第三節、美濃故事、島嶼視野:《菊花夜行軍》 64
第四節、小結:從地方出發的鄉土關懷 76

第四章、交工以後、美濃之外的調整:
生祥與瓦窯坑3《臨暗》專輯(2003-2004) 79
第一節、碎片風景:生祥、永豐音樂歷年單曲的社會關懷 79
第二節、《臨暗》專輯中的都市畸零人 95
第三節、族群、階級、場域的交錯:論生祥、永豐音樂的創作語言 114
第四節、小結:地方為本,超越地理界線的階段性嘗試 125

第五章、立足地方的全球視野:
林生祥與國際樂人合作時期(2005-) 129
第一節、當族群遇見音樂:從林生祥拒領金曲獎談起 129
第二節、故鄉的復歸:《種樹》的回「農」與歸「濃」 138
第三節、邊緣的試探:《野生》的劃界與流動 149
第四節、小結:林生祥與鍾永豐的越界實踐 162

第六章、結論:音樂與社會、再生與繁衍的實踐 165
第一節、面貌遞變:生祥與樂團的歷史進程 165
第二節、基因決定:生祥、永豐音樂的核心思考 166
第三節、範式旅行:生祥、永豐音樂的影響延伸 170

參考資料 175

附錄一:林生祥與鍾永豐音樂年表 189
附錄二:林生祥、鍾適芳、鍾永豐訪問稿 195
附錄三:鍾永豐演講摘錄稿 213
附錄四:生祥與樂團已出版單曲與合輯年表 225
附錄五:生祥與樂團已出版單曲歌詞 226
壹、生平

一、 作品:

(一)專輯
1. 觀子音樂坑,《過庄尋聊》(獨立發行,1997.10)。
2. 觀子音樂坑,《游盪美麗島》(獨立發行,1998.08)。
3. 交工樂隊,《我等就來唱山歌》(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1999.03)。
4. 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1.07)。
5. 生祥與瓦窯坑3,《臨暗》(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4.10)。
6. 林生祥、平安隆、大竹研,《種樹》(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6.10)。
7. 林生祥、大竹研,《野生》(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9.05)。

(二)合輯單曲
1. 林生祥詞、曲,〈觀音的故鄉〉,《心中有愛.溫柔相待—大學城第十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優勝紀念專輯》(台北:瑞星唱片,1993)。
2. 邱世芳演唱,古秀如詞,林生祥曲,〈愛行奈去〉,《鯨魚的歌聲—台灣首屆民選總統紀念專輯》(台北:彭明敏謝長廷全國競選總部、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1996.03)。
3. 鍾永豐、陳冠宇、林生祥詞,林生祥曲,〈我們向幸福招手〉,《「房」事不順:無殼蝸牛運動十年影音多媒體記錄專輯》(台北:蝸牛族雜誌社、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1999.08)。
4. 鍾永豐詞,林生祥曲,〈工人囝仔歌〉,黑手那卡西企劃,《底層的聲音:勞動、生活、音樂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發行、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承辦,2000.12)。
5. 鍾永豐、夏曉鵑詞,林生祥曲,〈阿芬擐人〉,《大家行共路—發現客家新世界》(台北:台灣政治經濟發展文教基金會、希望種子協會,2001)。
6. 鍾永豐詞,林生祥曲,〈客家現身〉,《山歌之外、後生的歌:第四屆台北市客家文化節紀念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1999.06)。
7. 秀祥詞,楊德盛曲,〈種下永恆的希望〉,《種下永恆的希望》(台南:寶塔山噶瑪噶居寺,1999.10-)。
8. 鍾永豐詞,林生祥曲,〈□等還佇厥等麼該〉,《勞工搖籃曲》(台北:台灣勞工陣線,2000.05)。
9. 劉杰欽演唱,陳志明詞曲,〈人窮力出〉,《勞工搖籃曲》(台北:台灣勞工陣線,2000.05)。
10. 交工樂隊詞曲,〈非核家園進行曲〉,《崩代紀事—壹》(台北:水晶唱片,2001.08)。
11. 路寒袖詞(台語版),林生祥客語改編,交工樂隊曲,〈美麗的所在〉,《美麗的所在》(台中:廖永來台中縣長豐原競選總部,2001.10)。
12. 交工樂隊詞曲,〈非核家園進行曲〉,《美麗之島.人之島:台灣人權發聲第一章》(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2001.12)。
13. 林生祥改編詞,林生祥曲,〈曬穀場〉,吳晟,《甜蜜的負荷—詩.歌》(台北:風和日麗唱片行,2008.04)。
14. 鍾永豐詞,林生祥曲,《客家電視台連續劇主題曲》(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8.06)。


二、著作
1. 鍾永豐,〈生妹仝紹坤哥个故事〉,《客家雜誌》7期(1990.07),頁55。
2. 鍾永豐,〈客家人的家族與婚姻〉,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論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10),頁281-305。
3. 觀子音樂坑,〈過庄尋聊—一九九七年觀子音樂坑的客家庄巡迴演唱會〉,《客家》88期(1997.10),頁30。
4. 鍾永豐,〈迎接「後水庫時代的水資源經營管理」—美濃響應國際反水庫日行動〉,《新觀念》114期(1998.04),頁54-55。
5. 鍾永豐,〈傳統文化必須重新創造,才叫保存〉,《天下雜誌》(1999.06),頁98-100。
6. 林生祥,〈走在「創作反水庫運動音樂」的路上—菅芒結花、栽菸苗的時候,我是「真的」回家了〉,《新觀念》134期(1999.12),頁76-77。
7. 鍾永豐,〈秋—獻給父親〉,小野等,《走.路—給我一條千里步道》(台北:左岸文化,2007.11)。
8. 鍾永豐,〈1993反水庫,意識到南部〉,《大聲誌》6期(2006.05),(來源:http://www.bigsound.org/bigsound/weblog/002313.html,2010.06.01)。
9. 邱靜慧、鍾永豐詞,林生祥曲,〈臺北市「客語教育中心」共同教材—客家歌謠 蒔禾歌〉,《客家文化季刊》19期(2007.04),頁33。
10. 邱靜慧、鍾永豐詞,林生祥曲,〈臺北市「客語教育中心」共同教材—客家歌謠 種樹〉,《客家文化季刊》19期(2007.04),頁32。
11. 鍾永豐,〈我的南部意識〉,《讀書》(2007.05),頁35-39。
12. 鍾永豐,〈跟我們的土地買茶〉,《中國時報》,2009.12.22。


貳、其他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Terry Eagleton, “Criticism and Ideology: 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6.
2. 洪馨蘭,《菸草美濃 : 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
3. 美濃鎮誌編篡委員會編,《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鎮公所,1996)。
4. 重返61號公路,《遙遠的鄉愁—台灣民歌三十年》(北京,新星,2006)。
5.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1993)。
6. 彼得.柏格(P. Berger)著,蔡啟明譯,蕭新煌校訂,《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台北:巨流,1981.12)。
7. 洪醒夫,《田莊人》(台北:爾雅,1982.01)。
8. 劉克襄,《漂鳥的故鄉》(台北:前衛,1984.10)。
9. 吳晟,《吾鄉印象》(台北:洪範,1985.06)。
10. 吳晟,《飄搖□》(台北:洪範,1985.06)。
11. 馮輝岳,《客家童謠大家唸—客家童謠一○○賞析》(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05)。
12.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紀事》(台北:臺原,1994.01)。
13. 美濃愛鄉協進會,《重返美濃:台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09)。
14. 陳玉璽,《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台北:人間,1995.04)
15. 瓦特.貝恩內克(Walther L. Bernecker)著,朱章才譯,《第三世界的覺醒與貧困:1995年11月10日,哈科特港》(台北:麥田,2000.05)。
16. 李允斐、鍾容富、鍾永豐、鍾秀梅,《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04)。
17. 謝國雄,《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1997.09)。
18.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02)。
19. 小知堂編採組,《嗑樂.搞團:台灣創作樂團紀事》(台北:小知堂,1998.10)。
20. 鍾喬,《身體的鄉愁》(台中:晨星,1999.12)。
21. 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3[1967-1979]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1.10)。
22. 劉麗卿,《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台北:文津,2002.04)。
23.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2003.09)。
24.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滾石文化,2003.10)。
25. 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2004.05)。
26. 鄭榮興,《台灣客家音樂》(台中:晨星,2004.05)。
27. 袁哲生,《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台北:寶瓶,2005.03)。
28.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宏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03)。
29. 艾德華.薩依德(Edwad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6.08)。
30. 李有成,《文學的複音變奏》(台北市:九歌,2006.11)。
31. 何明修、蕭新煌,《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社會運動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12)。
32. 張晉芬、蔡瑞明,《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勞動力與勞動市場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12)。
33. 夏曉鵑,《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2007.05再版)。
34. 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導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2007.06)。
35. 鄭榮興編著,《三腳採茶唱客音:傳統客家三角採茶串戲十齣》(宜蘭:國立傳藝中心,2007.06)。
36.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台北:印刻,2007.08)。
37. 楊儒門,《白米不是炸彈》(台北:印刻出版,2007.08)。
38. 小野等,《走.路—給我一條千里步道》(台北:左岸文化,2007.11)。
39. 曾寬,《故鄉:大將徐傍興博士》(屏東:台北六堆客家會,2007.11)。
40.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處,《戰後臺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三、工運組織與工運事件》(台北:國史館,2008.01)。
41. 張騰蛟等,《土地的繫念—十場台灣藝文風潮的心靈饗宴》(台北:印刻,2008.08)。
42. 林怡君主編,《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台北:時報文化,2009.01)。
43. 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通往花蓮的密徑》(台北:遠流,2009.08)。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1. 蕭新煌、劉華真,〈台灣的土地住宅問題與無住屋者運動的限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期(1993.秋),頁1-20。
2. Simon Frith作,張釗維譯,〈邁向民眾音樂美學〉,《島嶼邊緣》3卷3期=11期(1994.06),頁11-27。
3. 江文瑜,〈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07),頁60-81。
4. 林怡伶,〈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流行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07),頁10-31。
5. 張育章,〈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07),頁109-129。
6. 陳儒修,〈台語搖滾初探〉,《中外文學》25卷4期(1996.09),頁134-142。
7. 鄭水萍,〈台灣的南方意識初探〉,《空間》99期(1997.10),頁41-52。
8. 鍾適芳,〈「世界音樂」在臺灣—歐美日世界音樂「瘋」與臺灣效應〉,《中華民國出版年鑑》(1998.06),頁52-62。
9. 林鶴玲、李香潔,〈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卷4期(1999.12),頁475-528。
10.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期(2000.12),頁1-58。
11. 張釗維,〈臺灣民間音樂與鄉土意識—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與交工樂隊為實例〉,《聯合文學》17卷5期=197期(2001.03),頁118-124。
12. 趙剛,〈為什麼反全球化?如何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4期(2001.12),頁49-146。
13. 董時叡,〈從全球觀點探討臺灣有機農業之發展〉,《中華農學會報》3卷4期(2002.08),頁311-324。
14. 石之瑜,〈臺灣本土化論述的當代緣起〉,《展望與探索》1卷4期(2003.04),頁73-84。
15. 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激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卷4期(2003.09),頁45-65。
16. 張添雄,〈臺灣客家的山歌與民謠〉,《屏東文獻》9期(2005.12),頁227-259。
17. 王邦雄、李有成、單德興、漢寶德;顏崑陽、蘇其康、田哲榮,〈本期專題:知識份子與社會發展〉,《文訊》253期(2006.11),頁56-94。
18. 簡義明,〈返鄉的歷程—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的文化史意義〉(修訂版),《讀書》(北京:三聯書店,2007.05),頁40-47。
19. 何東洪,〈Art of Telling:論林生祥與鍾永豐的客家性與現實性〉,《客家研究》2卷1期(2007.06),頁173-179。
20.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6期(2007.08),頁87-103。
21. 鐘丁茂、徐雪麗,〈「生態殖民主義」v.s.第三世界的「環境正義」〉,《台灣人文生態研究》(2008.01),頁57-72。
22. 李筱慧,〈全球與在地力量共存的空間:臺灣金曲獎(1990~2007)之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5期(2008.07),頁309-327。
23. 何明修,〈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台灣民主季刊》7卷1期(2010.03),頁1-30。

(二)碩博士論文
1. 謝宜文,〈美濃地區客家「還神」祭典與客家八音運用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 劉志偉,〈戰後台灣土地關係轉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1998)
3. 姚祥瑞,〈台灣地區水庫興建政策與環保團體互動之研究—以美濃水庫為個案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4. 鄭玉惠,〈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5. 林伊文,〈美濃的客家八音與傳統禮俗〉(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0)。
6. 張高傑,〈美濃反水庫運動中的技術政治〉(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7. 林福岳,〈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台北: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2001)。
8. 蔡宜剛,〈搖滾樂在台灣之可能與不可能〉(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9.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2001)。
10. 方美琪,〈高雄縣美濃鎮客家民歌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1. 柯佩怡,〈台灣南部美濃地區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12. 黃晧傑,〈兩個樂團的產銷分析—以交工及閃靈為例〉(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 詹蕙真,〈從社會運動到社區運動–美濃十年運動之路〉(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4. 鍾怡婷,〈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002)。
15. 許馨文,〈音樂聆聽經驗的意義建構歷程:以十二位大學生聽、說歌曲〈菊花夜行軍〉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2003)。
16. 阮文杰,〈「農民英雄」還是「犯罪者」?-「白米炸彈客」之個案研究〉,(台北: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2005)。
17. 林詩偉,〈集體認同的建構: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8. 邱仕弘,〈反思客家論述:從交工樂隊的社會實踐談起〉(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9. 徐楓惠,〈從90年代地下搖滾樂看台灣另翼搖滾主體性的指涉〉(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0. 林宜欣,〈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1. 楊佳霏,〈「世界音樂」在台灣之推廣研究—以文化全球化觀點分析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2. 蔡岳儒,〈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3.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24. 連婕,〈多元文化觀點的文化政策分析—以金曲獎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25. 羅桂美,〈當代農村政經結構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的實踐與困境〉(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三)研討會論文
1. 張維安,〈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系列活動—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10)。
2. 張維安、黃毅志,〈台灣客家族群經濟的社會學分析〉,張維安等,《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1),頁21-49。
3. 陳板,〈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12),頁305-338。
4. 許馨文,〈交工樂隊︰台灣通俗音樂的社會運動實踐〉,「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論文,2002.06。
5. 何東洪、張釗維,〈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收於張苙雲主編《台灣產業研究: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12),頁149-224。
6. 邱雍閔,〈臺灣社會運動音樂的語藝觀察—以「交工樂隊」之音樂內涵為例〉,「傳播與社群發展研討會」論文,2002.06。
7. 簡義明,〈「鄉土」作為一種文學史理解的視角—八、九○年代台灣文學性質的商議〉,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11.22-24。收於《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春暉,2008.06)頁371-402。
8. 鍾秀梅,〈音樂作為反抗與賦權—談交工音樂的文化抵抗〉,收入吳瑪悧,《藝術與公共領域》(台北:遠流,2007.10)。
9. 孫榮光,〈族群意識的場域:當代非主流客家音樂的文化意涵分析〉,《第五屆苗栗縣.多元共生.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縣文化觀光局,2007.12),頁19-34。
10. 石計生,〈紀露霞在歌唱:論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社會精神現象〉,2009年台灣文化研究年會,2009.01.03-04。


三、報導文章

(一)期刊(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1. 〈交工訪談錄〉,《客家》146=169期(2002.08),頁66-68。
2. 〈我們的立場是社會主義—對話台灣嘉義縣文化局長鍾永豐〉,《南風窗》(2007.09),頁89-90。
3. 大大樹音樂圖像,《流浪之歌音樂節特刊》1期(2006.10)。
4. 大大樹音樂圖像,《流浪之歌音樂節特刊》2期(2007.10)。
5. 小何,〈交工樂團來上音樂課〉,《人本教育札記》132期(2000.06),頁72-74。
6. 六堆風雲雜誌資料室,〈林生祥、顏志文、陳雙入圍金曲獎〉,《六堆風雲》112 期(2005.05),頁5。
7. 六堆風雲雜誌資料室,〈林生祥榮獲金曲獎〉,《六堆風雲》83期(2000.05),頁1。
8. 老丁,〈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書城》(2008.11),頁50。
9. 何佳駿,〈用更友善的音樂,展現安靜的力量—生祥在美濃〉,《聯合文學》294期(2009.04),頁142-151。
10. 何宜倩,〈交工樂隊山歌不唱心不爽〉,《卓越雜誌》201期(2001.05),頁140-144。
11. 吳尚任採訪整理,〈因為土地,所以強韌—訪鍾永豐〉,《台灣e文藝》4期(2001.12),頁236-268。
12. 吳欣怡,〈唱客家的新歌謠—林生祥〉,《傳藝》73期(2007.12),頁42-48。
13. 吳音寧,〈當交工漸漸有名之後…〉,《文化視窗》40期(2002.06),頁86-89。
14. 李育豪,〈林生祥—讓世界為客家歌瘋狂〉,《天下雜誌》363期(2007.01),頁178-180。
15. 林生祥等,〈歌唱與民眾—讀書現場〉,《讀書》(2008.10),頁58-71。
16. 林孝信、楊祖珺等,〈搶救農業,整合台灣社會〉,《海峽評論》170期(2005.02),頁59-60。
17. 林欣靜,〈土地裡的歌聲—林生祥〉,《台灣光華雜誌》32卷10期(2007.10),頁30-41。
18. 林青藍,〈鍾適芳支援耳朵革命的音樂製作人〉,《人本教育札記》163期(2003.01),頁8-13。
19. 林瑞梅,〈南方美濃的黃蝶祭—一場永無止盡的社會運動〉,《文化視窗》65期(2004.07),頁88-90。
20. 邱書瑋紀錄整理,〈客家婦女面面觀〉,《客家風雲》16期(1989.03),頁35-40。
21. 紀慧玲,〈以母語召喚土地的鄉愁—台灣族群音樂的發展群像〉,《印刻文學生活誌》71期(2009.07),頁202-204。
22. 家盛,〈金曲獎—林生祥拒領,發人省思〉,《客家》205=228期(2007.07),頁18。
23. 衷聲文字整理,〈鍾永豐:「我寫的音樂要進得了自己家的門」〉,《城市畫報》(2010.01),頁64-65。
24. 涂春景記錄整理,〈「還我母語」座談會紀錄(下)—12.28「還□客家話」大遊行五週年的回顧與前瞻〉,《客家》44期(1994.01),頁46-54。
25. 涂春景記錄整理,〈「還我母語」座談會紀錄(上)—12.28「還□客家話」大遊行五週年的回顧與前瞻〉,《客家》43期(1993.12),頁24-35。
26. 張世倫,〈音樂叢林裡的辛勤園丁:鍾適芳與「大大樹音樂圖像」〉,《光華》30卷9期(2005.09),頁69-75。
27. 張曉舟,〈大地的蜂巢〉,《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8期),頁85。
28. 張曉舟,〈菊花夜行軍〉,《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2期),頁87。
29. 郭漢辰,〈在音樂辛勤播種的年輕人—林生祥〉,《明道文藝》406期(2010.01),頁71-75。
30. 陳彥如,〈大大樹.世界音樂〉,《音樂與音響》269期(1996.09),頁60-61。
31. 陳康宏,〈二二八還我母語運動十年的回顧與省思〉,《客家》102期(1998.12),頁15-18。
32. 陳雅莉,〈專訪客家音樂工作者—前交工樂隊主唱林生祥、好客樂隊團長陳冠宇:聆聽客家的聲音〉,《客家文化季刊》8期(2004.07),頁30-31。
33. 陳德愉,〈交工樂團「鍍金」抗議歌曲很爽也很藝術〉,《新新聞》688期(2000.05.11-05.17),頁121。
34. 陳靜雲,〈不可忽視的音樂人—林生祥〉,《新新聞》774期(2002.01.03-01.09),頁30-31。
35. 賀照緹等,〈音樂文化、社會運動和一個紀錄者〉,《讀書》(2002.10),頁45-54。
36.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左派的思考不是一種教條—林生祥、吳音寧、張鐵志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1期=49期(2007.09),頁78-88。
37. 詹月娥,〈為環保運動而跑的音樂創作者—林生祥〉,《六堆風雲》84期(2000.07),頁21-22。
38. 寧二,〈讓我們的山歌也來抗爭〉,《南風窗》(2007.09),頁86-89。
39. 廖勤,〈迴盪在博物館外的音樂—鍾適芳的大大樹音樂圖像〉,《表演藝術》82期(1999.10),頁90-92。
40. 劉正湖,〈鄉土關懷—美濃客家婦女反水庫的省思〉,《客家》109=132期(1999.07),頁34-35。
41. 劉智濬,〈用音樂實踐對家園與鄉土的許諾—美濃子弟、交工樂隊、《我等就來唱山歌》〉,《新觀念》133期(1999.11),頁72-73。
42. 劉禎文化工作室,〈吳盛智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特輯〉,《客家》162期(2003.12),頁16-23。
43. 謝其濬,〈鍾適芳—大大樹音樂圖像負責人〉,《Cheers》1期(2000.10),頁170-171。
44. 謝金蓉,〈林生祥、鍾永豐的報導音樂 從農村走向臨暗的都市〉,《新新聞》932期(2005.01.13-01.19),頁94-95。
45. 鍾適芳,〈天神的號角,無疆界!〉,《表演藝術》73期(1999.01),頁52-53。
46. 鍾適芳,〈文化觀察.傾聽流徙之歌—世界音樂的移民之聲〉,《誠品好讀月報》65 期(2006.05),頁82-83。
47. 鍾適芳,〈北方響起工人的歌—英國工人歌謠傳統〉,《表演藝術》70期(1998.10),頁88-89。
48. 鍾適芳,〈在東台灣的公路上慢速滑行〉,《新觀念》138期(2000.04),頁69。
49. 鍾適芳,〈在城市與城市間記下聲音〉,《誠品好讀月報》1期(2000.07),頁30-31。
50. 鍾適芳,〈我們在聽什麼﹖—「世界音樂」賦與我們的意義〉,《新觀念》135期(2000.01),頁71-72。
51. 鍾適芳,〈初夏的臺北,把自己淨空給音樂:臺灣的第一次—「世界音樂節」〉,《新觀念》140期(2000.06),頁76-77。
52. 鍾適芳,〈旅行生命的風景—「女歌節」與樂人的故事〉,《表演藝術》138期(2004.06),頁56-58。
53. 鍾適芳,〈最火的音樂區域—鍾適芳帶您去古巴〉,《音樂年代》56期(1999.07),頁46-51。
54. 鍾適芳,〈散步到世界叢林—為2000臺北.國際城市藝術節「世界音樂系列」而寫〉,《表演藝術》89期(2000.05),頁71-73。
55. 鍾適芳,〈無聲的部落—臺灣原住民音樂再生的幻象〉,《表演藝術》68期(1998.08),頁40-41。P 980.5 8723
56. 鍾適芳,〈聽見世界的聲音—生日快樂,Topic Records〉,《新觀念》136期(2000.02),頁74-75。
57. 蘇岱崙,〈農人的麥克風—交工樂隊〉,《Cheers》22期(2002.07),頁194-197。

(二)報紙
1. 〈觀子音樂坑11日起巡演〉,《中國時報》23版〈文化藝術〉,1997.10.07。
2. 魏麒原,〈客家民謠之夜 觀眾叫好〉,《中國時報》14版〈花蓮縣要聞〉,1997.12.30。
3. 吳明倫,〈觀子音樂坑樂團演唱 文史組織導覽—淡水河邊音樂會 很環保〉,《中國時報》18版〈台北縣要聞〉,1998.09.06。
4. 郭力昕,〈如何站出來?怎麼走出去?「交工樂隊」首次歐洲巡演的意義〉,《聯合報》,2001.06.18-06.20。
5. 〈金曲18年第一次—林生祥丟震撼彈 合手拒領獎〉,《自由時報》,2007.06.17。
6. 〈音樂無國界—過來人:不分類,客家難獲重視〉,《聯合晚報》,2007.06.18。
7. 〈金曲以語言分類唱片界看法不一〉,《中國時報》,2007.06.18。
8. 〈李永得:族群語言 仍須保護〉,《中國時報》,2007.06.18。
9. 黃煌權、唐秀麗,〈客家身影:鍾永豐以詩懷鄉,歌訴農民苦〉,《聯合報》,2010.03.21。


四、 網路資料

1. 〈唱一首土地的歌 觀子音樂坑的遊蕩美麗島演唱會〉,1998.09.04,(來源:http://news.etat.com/etatnews/980911-2.htm,2010.08.06)。
2. 〈邊唱邊聊:《臨暗》的創作軌跡:2004.11.07座談會紀錄〉,(來源:http://www.treesmusic.com/article/330_02.htm,2010.08.06)。
3. 〈〈美麗島〉的故事〉,2005.01.15,(來源:http://roxytom.bluecircus.net/archives/004708.html,2010.08.06)。
4.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矚上訴字第7號楊儒門案之新聞稿〉,2006.01.05,(來源:http://tph.judicial.gov.tw/newsDetail.asp?SEQNO=3182,2010.08.06)。
5. 〈專訪鍾永豐和林生祥:我們辜負了詩經傳統〉,《新浪音樂》,2009.06.13,(來源:http://ent.sina.com.cn/y/2009-06-13/01022561391.shtml,2010.08.06)。
6. 〈臺灣客家歌手林生祥:唱盡客家女性命運〉,《時代週報》,2009.06.25,(來源:http://culture.ifeng.com/popular/leisure/200906/0625_4092_1219736.shtml,
7.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補助作業要點〉,2010.04.21,(來源: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6124&ctNode=2125&mp=2013,2010.08.06)。
8. 方品智,〈台灣搖滾樂隊與社會結構之交互關係—以交工樂隊的發展為例〉,2010.07.01,(來源:http://idv.sinica.edu.tw/hssbasic/hss2010.files/papers.html,2010.08.06)。
9. 音樂五四三討論區:
交工樂隊,(來源:http://music543.com/phpBB2/viewforum.php?f=129,2010.08.06)。
林生祥討論版,(來源:http://music543.com/phpBB2/viewforum.php?f=134,2010.08.06)。
10. 大大樹音樂圖像,(來源:http://www.treesmusic.com/,2010.08.06)。
11. 「無殼蝸牛聯盟」,(來源:http://www.tmm.org.tw/snail/index.html,2010.08.06)。
12. 「苦勞網」,(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2010.08.06)。
13. 〈淡水河北側環河快速道路環境影響評估(民間版)〉,(來源:http://ago.gcaa.org.tw/action/message/87050202.htm,2010.08.06)。
14. 「花埕照日—王昭華的歌友誌」(來源:http://blog.roodo.com/cit_lui_hoe,2010.08.06)。
15. 「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詞典網路版」,(來源:http://citing.hohayan.net.tw/,2010.08.06)。
16. 陳俊宏,〈『寧避』(NIMBY)症候群,專家政治與民主審議〉(來源:http://www.scu.edu.tw/politics/member/a-hon/Ess3.htm,2010.08.06)。
17. 凃佩岑,〈「飛揚的青春」—大學城的故事〉,(來源:http://www.musicman.org.tw/musicman/library_detail.php?song_no=10,2010.08.06)。
18. 林生祥,〈關於片尾曲「細妹妳看」〉,(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2/night2/sound.htm,2010.08.06)。
19. 客委會補助具備客家認同或客語溝通能力者赴國外進修的補助計畫,詳情請見〈二林蔗農事件〉,(來源:http://www.erhlin.gov.tw/html/06.htm,2010.08.06)。
20. 「台灣客家傳統音樂網」,(來源:http://taiwan.ihakka.net/teacher_demo_music_21.htm,2010.08.06)。
21. 行政院客委會築夢計畫錄取名單,〈林生祥:成果報告書〉(來源:http://www.ihakka.net/banner/dream/admission_notice.htm,2010.08.06)。
22. 2010.08.06)。
23. 〈台灣客家文學綜論〉,(來源:http://lit.hakka.gov.tw/_gcomment/,2010.08.06)
24. 「山歸來X微建築」,(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wwii2010,2010.08.06)。
25. 「地球是一顆很孤單的星球:拷秋勤部落格」(來源:http://blog.roodo.com/kou/,2010.08.06)。


五、 影音資料(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1. 大大樹音樂圖像有限公司,《美濃客庄音像記事》(DVD,高雄:高雄縣政府,2008.09)。
2. 好客樂隊,《好客戲》(CD,台北:角頭音樂,2005.07)。
3. 江佳家整理,〈林生祥:與苦難對唱〉,2010年笠山文學營逐字稿。
4. 李巧伊整理,〈林生祥:歌裡的農村故事〉,2007年笠山文學營逐字稿。
5. 林生祥,〈音樂中的地方圖像〉,2008年笠山文學營逐字稿。
6. 林生祥,〈從野生到大地書房〉,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演講活動錄影檔,2010.04.27。
7. 林生祥,〈說唱童謠與民謠〉,2009年笠山文學營逐字稿。
8. 林融駿,《台灣長史物—客家人的深情故事》(DVD,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12)。
9. 馬世芳專訪:林生祥、大竹研,《音樂543》廣播節目,2009.06.27,((來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80424/,2010.07.14)。
10. 馬世芳專訪:林生祥、鍾永豐、鍾適芳,「音樂543」廣播節目,2007.06.17,(來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80424/,2010.07.14)。
11. 馬世芳專訪:林生祥、羅思容與北京演出實況放送,「音樂543」廣播節目,2008.05.10(來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80424/,2010.07.14)。
12. 張懸,《城市》(CD,台北:新力音樂,2009.05)。
13. 許常惠、吳榮順製作,《山城走唱:陳達.月琴.台灣民歌》(CD,台北:風潮,2000.03)。巴奈,《泥娃娃》(CD,台北:角頭音樂,2000.08)。
14. 陳達,《思想起:陳達自彈自唱》(CD,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15. 賀照緹,《紀錄觀點58、縣道184之東》(DVD,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4)。
16. 鍾永豐演講錄音檔,〈台文所2009秋冬系列演講(一)菊花如何夜行軍:民謠與當代對話的兩種途徑〉,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主辦,2009.10.04。
17. 鍾永豐演講錄音檔,〈江湖裡的社會主義修鍊與社會學操練〉,清華大學社會所主辦,2008.12.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