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4.174
  • 期刊

後現代(台灣)奇機:手機召喚、幻聽妄想與商品拜物

Postmodern (Taiwan) Miracle: Mobile Phone Interpellation, Voice Paranoia and Commodity Fetishism

摘要


在台灣最新一波的數位行動通訊革命中,手機已成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時尚科技商品,本篇論文正是企圖探討手機在後現代主體感官結構上可能造成的微妙轉變。首先嘗試透過精神分析理論,將「幻聽妄想」普遍化為主體聲音形構的基礎,而手機所造成的各種聽覺失序現象,正是聲音在公共/私密、遠/近、真實/幻象上的混淆狀態。接著繞徑阿圖塞的意識形態召喚說,企圖進一步理論化手機做為後現代感官主體被人際通訊網路重複召喚的物質性基礎,由原先「我幻聽故我在」的聲音潛意識,推論到「我接聽故我在」的手機主體建構,並由手機鈴聲造成的幻聽偏執,開展出後現代感官主體對「漏接焦慮、」的討論空間。論文最後將重新回到聲音做為一個非物質性、不具形體的存在樣態,如何被手機「賦形」,而聲音可能帶來的驚怖,如何經由手機的造型設計與「功能嬉」商品符號的再現系統而被轉換,並帶出手機在「物質性拜物」與「非物質性拜物」上的弔詭,以及符號傷身、附身與化為分身的各種可能。

關鍵字

手機 召喚 妄想症 商品拜物 流行時尚

參考文獻


Louis, L.Althusser,Althusser(1971).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Apter, Emily(1993).Fetishism as Cultural Discourse.
JeanBaudrillard,Baudrillard(1998).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69).Illuminations.
Butler, Judith P.(1997).The Psychic Life of Power: Theories in Subjection.

被引用紀錄


廖容瑩(2010)。拜物有罪?拜物有理!觀看電影慾望城市傳遞「勸Buy」合理訊息〔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0.01127
劉姿麟(2012)。解嚴後十年(1987-1997)女作家的都市書寫--以朱天文、朱天心、成英姝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2.00021
葉蓁蓁(2007)。台灣兒童消費現象-以手機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07.00116
沃怡伶(2012)。「時間」概念轉化之視覺服裝創作—「打開衣櫃然後」〔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12.00057
潘紀寧(2012)。推與拉:工作�餘暇中智慧型手機的脈絡化使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77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