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62.247
  • 期刊

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

On Zhang Gui-Shing's The Triad of the Rain Forest,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Malaysian Chinese

摘要


張貴興的《猴杯》是當代中文熱帶書寫難得的豐碑,也是他個人寫作生涯以來美學上集大成之作。而恰恰是在這樣成熟期的作品中,凸顯了意識主體深刻的矛盾:美學的完成與歷史的思考。本文聯結作者稍早的兩部小長篇,《賽蓮之歌》及《群象》,再從作者《猴杯》所取鏡的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及《群象》似有若無的對話著的康拉德之《黑暗之心》借來兩個隱喻:個人的體驗與黑暗之心,以捕捉張貴興寫作中的基本矛盾與張力,而該種矛盾與張力又與張貴興作為一個生於他鄉、漂流的華人的自我意識息息相關。

關鍵字

位移 轉喻 歷史

參考文獻


大江健三郎(1994)。個人的體驗
田農(1990)。森林裡的鬥爭─砂撈越共產組織研究
李永平(1976)。拉子婦
李永平(1986)。吉陵春秋
林建國(2001)。穿越哀傷的雨林。南洋商報

被引用紀錄


張玉珊(2013)。馬來西亞國家文學的論述及其問題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3.00293
張馨函(2012)。馬華旅臺作家的原鄉書寫研究(1976-2010)〔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709201207463400
李豪善(2016)。馬華離散與酷兒政治: 論蔡明亮電影的華語流行音樂〔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0-22122017120222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