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82.248
  • 期刊
  • OpenAccess

元亨利貞,自強不息 柔順利貞,厚德載物-〈乾〉〈坤〉兩卦語言意義的詮釋

"Supremacy, Success, Beneficial and Perseverance/Self-Discipline and Striving Ceaselessly/Gentle, Agreeable, Beneficial and Perseverance/Embracing Everything with Virtue and Tolerance"-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Qian" (The Creative) and "Kun" (the Receptive) Divinatory Hexagrams of I Ching.

摘要


《易經》是五經之首,是論述儒家思想的重要語言(包括文字);並是「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乾〉〈坤〉兩卦又是《易經》的代表。而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更是〈乾〉、〈坤〉兩卦的表徵。就語言而言,德國當代詮釋學大學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曾指出:「人首先不是使用語言去描述世界的,而是世界體現在語言中,在語言中蘊含人類的各種世界觀念和文化建構。如同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一樣,我們同時在語言中存在;然並不是因為我們在世界中存在而具有語言性,而是語言使我們獲得了在世界中存在的共同性。唯有在語言中,『我』與世界相互聯結,構成了世界整體。就此而言,語言代表了一種『世界性』。也就是《易經》的現代化發展,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須將《易經》的語言不斷的更新闡釋,不斷的現代化詮釋,使其具有生命的意義,達到「世界性」。同時,「經典所以是經典,就在於它非僅屬於某一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而且能克服歷史距離,對不同時代,甚至不同地點的人說話(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易經》這部經典,不受時空限制,永恆長存。除了運用創造及本體詮釋,增進其內涵的價值與意義外;並在於使用語言方法:報導的使用、評價的使用、促使的使用、組織的使用,方能日新又新,與時俱進,可久可大,道濟天下。總之,〈乾〉〈坤〉兩卦的語言的意義與價值,就是將其語言轉化成為「世界性」。從本體的「元亨利貞」、到具體實踐的「自強不息」、「柔順利貞」、「厚德載物」,作為我們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內化為生命的核心,念茲在茲,永銘於心,力行不怠,至死不渝,成為「真人一個,真一個人」。

關鍵字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語言意義

參考文獻


孔穎達(1973)。周易注疏。藝文印書館。
孔穎達(1973)。禮記注疏。藝文印書館。
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朱熹(2002)。朱子語類。: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藍燈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