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168.172
  • 期刊

From Equity to Identity: A Shift in Focus in Gender and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從平等到認同:科學教育研究中性別議題的轉向

摘要


這篇文章主要在指出,近年來性別與科學教育研究的提問重心,已從追求平等轉變為探勘自我認同。這樣的轉變,並不是由後者取代前者,反而是透過自我認同的研究來細緻化科學教育中性別平等的追求。這篇文章以耙梳科學與性別以及科學教育與性別兩領域的文獻來探討此一轉變。 本篇文章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份「女性主義對科學的反省」探討的珊卓哈定(Sandra Harding)所謂的「女性主義裡的科學問題」來指出實證科學的困境。哈定(1986)曾指出,性別與科學研究的焦點,已從所謂的「科學裡的女人問題」擴展到「女性主義裡的科學問題」。前者關心的是科學界裡為何女性偏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後者則質問實證科學本質裡的西方中產階級男性傳統,如何轉變為對女性不利的因素,並且探討另類科學建構如何可以對目前的科學發展有貢獻。前者的提問有將女性問題化的傾向,而後者則將問題負擔改為放在科學本身。本文第一部份便是探討所謂「女性主義裡的科學問題」來呈現女性主義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上對科學的批評。例如凱勒(Evelyn Fox Keller)在八零年代初期就指出,科學裡懸殊的性別比例造成了科學問題的選擇、科學研究方法與詮釋方法上面的性別偏差。更嚴重的是,科學對「客觀」與理性的偏重反映了西方啟蒙科學以來錯誤的身/心、主/客體二分。哈定延續如此的批判而提出女性主義「強客觀」(Strong Objectivity)優於傳統「弱客觀」(Weak Objectivity)的看法。這些批評結合了後來「陰性科學」與生態女性主義的發展,因而有所謂「女性主義科學有可能嗎?」的辯論。其主要爭議在於,建議一種獨立於現有科學的另類科學,是否反映了本質論,是否將人類發展科學的成就全歸功於男性,是否忽略了女性的貢獻,是否放棄了女性和現有科學的有利連結,以及發展另類科學在理論與實際上是否可能等等。 第二部分「科學教與學的性別議題」則是列舉科學教育的性別研究如何著重在所謂的「科學裡的女人問題」。此類研究的研究重點在於追求科學教育中的兩性平等,研究目的一般可分為「因素研究」與「方案研究」,前者以探討造成性別不平等的因素為主,後者以發展出一些相關方案來降低不平等為主。早期的「因素研究」有問題化女性的缺失,例如認為女性天生抽象思考能力不足,或是自我信心不夠等。所幸後來研究的問法從問女孩為何「不能」轉換成為何「不要」選擇科學,從責怪個人變成對結構質疑,尤其是對學習環境、師生同儕互動與教材呈現各方面的質疑。「方案研究」則探討了同性同班或同校在學習科學上的優點與缺失,以及為女性設計專屬課程是否有效等等。研究者發現,一般以所謂「對女孩友善」(girl-friendly)為名而設計的特別課程或計畫,不見得能吸引女孩。表現優秀的女性常認為她們的能力不差,一樣可以學習「正常的科學」,不需要被特別關照。另外,女性主義者對這些方案所提出的批評是,它們對科學本質沒有提出挑戰。 第三部份「性別包容式的科學與其後結構轉向」則探討了較廣為接受的性別與科學教育研究的近期發展,即所謂「性別包容式的科學」(gender-inc1usive science)。這個發展明顯企圖將哈定的兩個問題融合在一起處理,亦即將女性主義科學研究(feminist science Studies)學者例如哈定與凱勒對科學的反省與批判應用在科學教育課程與教材的設計上。並且,所謂的「包容性」不只關注到性別面向,亦包含了種族與階級。其目的是,在教學現場與師資培育機構中鼓勵學生問出與她們的生活與生命經驗相關的議題,並且挑戰所謂科學裡的「正統」,包括反省科學本身與科學社群的標準、信仰、價值,進而認識到:科學知識與其社會文化脈絡不可分割;科學知識必須反映全觀、互動式的自然觀;女性與弱勢者對科學的貢獻不可磨滅;以及科學發展必須建立在多種模式的認知上。由於對包容性與個體性別、種族、階級差異的重視,科學教育學者注意到「認同」對學科選擇與生涯規劃的影響。應用女性主義後結構主義的理論,科學教育裡的性別議題在九零年代中期以後呈現了一個後結構主義的轉向。 在第四部分「科學教育裡的認同研究」中,我利用近年來幾位女性主義科學教育學者在認同議題上的研究,來指出認同問題在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幾位學者普遍認為,認同與學習息息相關。學習是發生在特定的脈絡之中且應被視為是認同形成的過程。學習不只是一種知識獲取的認知現象,更重要的,它是學習者一連串做決定的過程,決定她們是誰、她們想做什麼、她們可以變成誰。「學習」是學習者在複雜的世界中發現自我多種認同的過程。也因此,學校的科學課程,應該提供學習者多樣可能的認同出路,而不應只提供或複製狹窄的歐洲白人男性中產階級式的科學認同。學校與老師所提供的「論述」(discourse),尤其是關於性別與科學的論述,也是在有形與無形之中影響學生形成科學家認同的因素之一。學習者在面對多種論述併陳的同時所做的「決定」,呈現了行動者與結構限制對話與創新時的「行動力」(agency)。 在最後一部份,我則歸納以「平等」為焦點的研究所面臨的極限與挑戰,並提出以「認同」為焦點所指出的新研究方向。過去三十年來以「平等」為焦點的研究已經提供了許多在課程設計上與教材教法上的建議和策略,並因此有許多相關方案的執行。然而,兩性參與科學的差異並沒有對等的大幅改善。在科學領域表現極優的女性,有很多仍然選擇離開科學。而在學校中不斷提倡的女性參與科學,也曾經遭遇來自女性的反彈。可見追求科學領域中的性別平等,光是提供機會均等與倡議女性應該選讀科學是不夠的。學習者本身接受的程度不可忽略,而接受與否則與她們本身的自我認同有關。社會、文化與學習型塑了自我認同,也提供了自我認同轉化的機制。「認同」的研究,更是了解結構不平等的重要取徑。關於認同與「選擇」的研究,一些認同理論,例如女性主義後結構理論,則是下一個階段的研究可以借力之處。

關鍵字

無資料

並列摘要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 shift in focus from equity to identity in gender and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This shift is not a simple replacement of one term for another; instead it involves reformulating equity projects through the notion of identity. To explicate such a shift, this paper traces major themes in discussions relating to gender and science and gender and scie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also argues that an identity focus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choices as being closely enmeshed with individuals imagining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can do. Such choices must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discourses and power structures of disciplines and societies.

被引用紀錄


陳明秀、王子華、李嫚珊(2019)。科學家傳記動畫融入教學對於原住民學生動機與性別意象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7(4),299-321。https://doi.org/10.6173/CJSE.201912_27(4).00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