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又稱「清水祖師公」,起源於佛教禪師化的崇拜,而逐漸演變成為俗神的民間信仰,尤以閩南地區為著。從歷史考察而言,隨著大陸移民向外發展,同時也將原鄉守護神帶去移民地區奉祀,以為精神憑藉,後來更立寺廟奉祀,以期祈求平安。清水祖師信仰內涵,似佛又近道,祖師公應化而成的開拓意象,更深化了慈悲渡眾的佛心,綜觀其生前修橋祈雨等等事績,而強化其濟世救民功能,為一鄉土屬性較重之神。清水祖師信奉是閩南早期的四大民間信仰之一,與媽祖、吳真人、郭聖王等相頡頏,在文獻史料記載著清水岩是名山、名泉、名寺的佛教聖地,千百年來,為民間所敬仰,傳頌不休。近年來,我們發現台灣三峽清水祖師廟所作簡介,與清水岩志記載,卻有部分略有不同,如追隨文天祥抗元護國事跡,出生年分,可能是引用史料問題,有待加強說明,以還原其歷史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