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40.227
  • 期刊

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自然界中的隱藏維度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The Hidden Dimension in Nature

摘要


不管是科學界或宗教界的看法,都相信我們身處的三維空間只是更高維度世界裡的一個子空間而已。但是目前除了知道第四維是時間之外,更高維度的世界似乎是離我們很遙遠,只存在於神的世界中或是高能物理的超弦理論中。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線的維度是1,面的維度是2,立體的維度是3,維度也就只能是這三個整數之一,不能是分數。但這一認知在1970年代完全被顛覆了。1975年曼德爾布羅特(B. Mandelbrot)提出碎形幾何(Fractal Geometry,也稱為分形)的觀念,發現碎形體的維度可以不必是整數。這些年來科學家陸續發現,自然圖案原來都是碎形體,它們的維度都不是整數。而這一隱藏維度在越小越精細的尺度下,越能看得清楚。原來我們平常所看到的維度,只是事物的巨觀維度;在非常精細的尺度下來觀察,事物將呈現它們的隱藏維度。如果我們將巨觀維度當成是陽的維度,那麼隱藏維度即是陰的維度。研究發現隱藏維度內的事物正是巨觀維度事物的複製,而且不管將隱藏維度放大幾倍,所看到的結構和巨觀維度完全一模一樣。此即碎形幾何的自我相似性(self-similarity),也是大自然全息性的再現。古代哲人很早就意識到自然界的許多事物,其整體與局部存在著某種相似性。諸如《華嚴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周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些思想都體現了局部隱含著整體的痕跡,也是太極陽(巨顯維度)中有陰(微隱維度),陰中有陽的最佳寫照。

被引用紀錄


廖婉廷(2014)。廖婉廷多媒體音樂作品發表會含輔助文件《碎》:原創作品與註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4.0035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