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與《荀子》在天人觀上有著明顯不同。《易傳》從道德角度規定「天」、「人」,《荀子》則從自然角度規定「天」、「人」。《易傳》主張「天人合德」,而《荀子》則主張「天人分職」。《易傳》有「天命之性」與「外在取法」兩種「天人合一」的模式,而《荀子》則只有「外在取法」一種模式。《易傳》的成聖方式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內在超越之路,而《荀子》走的卻是「積善成聖」的外在超越之路。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