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1.160
  • 期刊
  • OpenAccess

八十八學年度臺大醫學院教育研習會摘要

Abstracts of 1999 Faculty Development Workshop

摘要


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是醫學敎育的先驅,著名的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即是30多年前Dr.Barrows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神經科clerkship敎學時所構想發展出來的。當時支持他的Prof.Abrahamson即是本次我的指導敎授。醫學敎育的改革在美國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小班敎學是其中的重要方針,而standardized patient更是其精華之所在。本次研習的重點:「以實際表現為基礎之評估方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便是從standardized patient的運用,來看其實際的設計與操作。Standardized patient設計的目的可以在三方面:展示、敎育、或評估。評估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臨床操作考試」(ClinicalPractice Examination,CPX),在clerkship期中(美國醫學院三年級結束時)施行,藉以了解醫學生臨床知識運用之成效,以作為來年及往後努力之借鏡。Standardized patient也可以運用在美國醫學院一、二年級之臨床醫學簡介(Introduc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ICM)中之病史詢問,理學檢查上,是為「以目標為架構之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Examination,OSCE),或「以目標為架構之臨床評估」(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Assessment,OSCA)。這些設計,有助於學習與評估,值得我們參考與研究。以下玆就其內容擇要說明:A.標準化病人(SP)1.背景:SP是Dr.Barrow在30多年前所創,渠當時為南加大醫學中心神經科醫師,工作繁重,又要負責神經科見習醫師之訓練,他思索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把敎學工作做好,有兩件事情的印象,讓他有了新的想法,一件是:曾有一位Seegal敎授對每一位醫學生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觀察他們從頭到尾實際看病人的情形,以指正他們需改進的地方;另一件是:在神經科專科醫師考試時,使用眞正有神經學症狀的病人當考題,結果有一位叫Sam的病人,因為某位應考醫師的態度不好,而自己模擬了神經學症狀在健側,以混淆這位醫師。因此,蘊釀了Dr.Barrows製造SP作為敎學的想法,希望有一位病人可以讓每一位見習醫師都可以有同樣的見習經驗,並且可以由其記錄評估。於是他製造了第一個SP,並且作了評估表(checklist),由SP塡寫,以記載每位醫學生和每位SP碰面的情形。2.定義SP的定義就是:一個正常的人,經由敎導,能夠正確的扮演一位已知病史,理學檢查的病人。3.優點為什麼要用SP,而不用眞實的病人,因為SP有以下幾點優點:(1)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均可使用(2)可以持續扮演同樣的病人,給不同的學習者練習(3)可以提供相同的病人經驗,給不同的學習者,而避免隨機學習(4)可以避免錯誤的處理眞實病人(5)作為處理眞實病人前之橋樑(6)作為練習技巧之對象(7)可以提供某些困難個案或情境之練習(8)可以為了敎學上的需要,作暫停,或繼續之配合(9)可以控制學習過程(10)敎學者與學習者可一起討論下一步準備要作什麼(11)學習者在同一個SP,可反覆的練習(12)學習者可以得到立即的回饋(13)有一致的評估方式(14)在基本的病史詢問或理學檢查上,可以減少敎師參與的時間4.SP的缺點(1)需要時間訓練,但實際上也不會太久(2)某些個案無法模仿(3)有些眞實的理學檢查發現無法假造5.SP的應用(1)學生敎學:小組敎學或大班敎學(2)以問題為導向之個案討論(2)評估或考試6.SP目前在美國應用的情況依據Anderson氏1993年對美國和加拿大142所醫學院所作統計,有138家回函,結果顯示:有111所(80.43%)使用SP,不管是敎學或評估之用。若和1989年統計比較,則顯示:使用最多的是婦女乳房及骨盆腔檢查,而成長最多的是男性泌尿生殖器檢查及會談技巧;至於使用的年級,則以二年級最多。B.以實際表現為基礎之評估方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PBA)自1984年以來,涉及SP的醫學敎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PBA,而PBA包括兩項,一為「以目標為架構之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另一則為「臨床操作考試」(Clinical Practice Examination,CPX)。Knowles氏曾說:「依個人所需而得的學習方法或技術是最深刻的學習」,Wallace氏也說:「如果學生知道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在哪裏,他們就會知道該怎麼自我學習」。因此,一個好的評估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發現學生眞正的弱點,以提供導正的機會,並能達到實際操作練習的效果。我們會很自然的把「抽血」這個動作當作一個技術去練習(procedure practice),卻不知「看病人」也是一種練習,所以PBA就是一種寓練習於評估的方式。因為實際看病人並不是在塡1、2、3或O、X的傳統考試法,而是要能針對問題收集有關資料,並能擇取資料加以分析、計畫。因此,熟悉這個模式將有助於日後的生涯,且能提供客觀之評估及自我成長之機會。1.以目標為架構之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Examination,OSCE)OSCE在1970年代中期,由Harden所創,其主要之目的是在測試一項單一的技巧,如:學習向SP問藥物濫用病史,學習在模型上打點滴,腹部理學檢查,學習判讀X光,解答檢驗數據的結果等。所以,OSCE就好像在臨床能力上「取一塊切片」(taking abiopsy)。每一個考站(encounter)大約5-10分鐘,可以在大批的學生使用。通常用於早期臨床敎學。在南加大,OSCE用於理學檢查、病史詢問,是大一、大二的課。另一項和OSCE類似的是OSCA(ObjectiveStructured Clinical Assessment),字面上而言,它就是一種評估,以幫助自我能力的了解。例如:從學生和SP病史詢問的情形,以了解需要加強那些方面。在南加大,家庭醫學科對clerk作此敎學。2.臨床操作考試(CPX)「臨床操作考試」是PBA的精華所在,在clerkship期中(美國醫學院三年級結束時)施行,藉以了解醫學生臨床知識運用之成效,以作為來年及往後努力之借鏡。它要測量的是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時,能應用所學臨床技巧來分析,診斷,處理病人。將標準化病人8人,分別在8個不同的房間中,每一個考站約15-20分鐘,可以同時測量好幾方面的臨床能力。在clerkship時考試或作為執照考試均可。但是這個考試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結語SP應用於臨床敎學及考試,已是美國醫學敎育之潮流,不管是OSCE、OSCA,均能幫助臨床教學提供統一的敎材,並能作為評估之工具,在某些特殊的理學檢查上,如婦女骨盆腔檢查,乳房檢查等尤具功效,SP甚至可以告訴醫學生怎樣檢查才不會讓病人痛苦。而CPX更能提供clerkship中期對臨床學習之回顧,以了解未來努力之方向。在南加大的家庭醫學科,甚至在新進住院醫師導引課程(R1 orientation course)時也請新進住院醫師作CPX的考試,以作為加強或指導之參考。因此,此行深感SP於醫學敎育應用之重要,而SP尙未建立之前,對醫學生或住院醫師看病人時,作現場觀察或錄影帶敎學,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只是費時費力罷了。想想家庭醫學部這些年來在門診對醫學生或住院醫師看病人時,作現場觀察或錄影帶敎學之努力,也的確是用心良苦。但另一方面,這些工作是否應該在更早在所有醫學生就做呢?值得深思。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