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0.56
  • 期刊

誰是身心障礙者:從身心障礙鑑定的演變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的實施

Who Are the Disabled: An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CF in Light of the History of Disability Evaluations in Taiwan

摘要


台灣身心障礙鑑定與相關法規政策已有百年歷史,過去百年來發生過許多重大的轉折與變化。然而在身心障礙政策發展的背後,台灣一直缺乏一套以本土歷史經驗為基礎的統整思考架構。因此本研究由台灣歷史經驗出發,首先追溯台灣身心障礙鑑定的歷史與醫療化的過程。按著由障礙角色、管理類別、需求團體三個面向來探討幾個核心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心障礙?為什麼要做身心障礙鑑定?以及為什麼會以醫療檢查為主?最後本研究再根據這些歷史資料與討論,進一步來檢視台灣目前ICF新制身心障礙鑑定的實施方向與內涵。

關鍵字

身心障礙 鑑定 需求評估 ICF 政策考古學

並列摘要


Policy and practices for evaluat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aiwan have changed extensively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This study first traces the changes in the dis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disability in Taiwan. Then this study tries to answer three main questions: What is disability? Why is disability evaluation needed? Why it is mainly based on medical examination? The concepts of disabled role, administrative category, and needy group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use and limit of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of impairment. This study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new dis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in Taiwan.

並列關鍵字

disability evaluation needs assessment ICF policy archeology

參考文獻


王國羽(2010)。Nagi之功能概念分析: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評估概念與編碼。身心障礙研究。8(1),1-17。
林金定、嚴嘉楓、羅慶徽(2009)。推動以ICF為基礎的身心障礙者鑑定標準之困境與建議。身心障礙研究。7(1),1-18。
王國羽、呂朝賢(2004)。世界衛生組織身心障礙人口定義概念之演進:兼論我國身心障礙人口定義系統問題與未來修正方向。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193-235。
水科七三郎(1904)。〈台湾の不具者ニ就テ〉,《臺灣統計協會雜誌》,第5號,頁60-67。
立法院(2006)。《立法院第6屆第4會期第4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台北。

被引用紀錄


詹穆彥(2013)。疾病範疇發展與自我轉變:妥瑞症在台灣〔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538
許維真(2015)。臺南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社工員知覺之督導功能與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5.00015
簡惠慧(2015)。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與護理四大概念在腦中風護理照護之連結〔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1/TMU.2015.00032
許萃華(2017)。身心障礙者公職參與權之憲法保障及其界限─以考試制度及程序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4177
葉琇姍(2016)。「做個就業好公民」的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論述-以建制民族誌觀點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99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