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13.201
  • 期刊

我們為什么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係作者於1982年發表「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方向與層次」一文之後的另一篇有關論述。其間相隔十餘年,在觀點的廣度與深度兩方面皆有相當的進展。本文先行陳述本土心理學在台灣、香港及大陸三個華人社會中的發展情形,次談何謂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及建立斯學的目的,續談如何方能有效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最後則詳論本土心理學與跨文化心理學、人類心理學的關係及定位。簡約而言,本文的主要重點有以下幾項:(1)提出「本土性契合」的觀念,以為從事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判準;(2)強調本土心理學研究應採多元的方法論、研究法及理論取向,並在此大原則下提出「七不」與「八要」兩套消極及積極的做法,以為有效進行本土化研究的參考;(3)指出本土心理學是建立眞正之跨文化心理學與人類心理學的唯一可靠基礎。

被引用紀錄


黃世宏(2016)。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國軍招募人員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0378
陳建中(2005)。主管領導方式,員工個人傳統性/現代性及成就動機對其創新績效的影響〔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5.00054
謝政育(2007)。「心理學」的社會再現:在台灣的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7.00139
唐志偉(2015)。某軍事專科學校學生領導興趣、人際效能與實習幹部制度參與動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500440
賴志旻(2013)。於PBL教學環境中學習風格與人格特質對於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30064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