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35.196
  • 期刊

家庭中人際互動結構與運作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採用社會關係模式,解析台灣二百四十二個家庭的互動結構與模式。每個家庭有四位成員,包括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分別以問卷互答對其他三位家人表現三十三英行爲的情形。研究發現:(1)家庭互動行爲主要包含關愛、教導、霸道、敵視、卑順、敬重等六類,此六類行爲之關係組型大體吻合人際環結構。(2)各類互動行爲的變異性,除了源自家庭整體性差異之外,行爲者的個性和風格爲主要變異來源,其次則爲關係效應,再次爲行爲對象效應。四類變異來源所佔比重,隨行爲類別與角色而異。其中,敬重行爲的行爲對象效應及關係效應高於其他行爲,顯示其表現較取決於互動對象,以及互動關係的特殊性,而較不取決於行爲者的個性。父親的角色無論是對待家人,抑或是引發家人的反應而言,皆較其他角色顯示出更大的個性差異。(3)家庭成員在關愛與敵視行爲的互動上,傾向於遵循回報法則,顯示在強調共享的家庭關係裡,情感互動也存有互惠性。尊卑互補法則只見於少數角色互動關係,例如對家人較不卑順的父親,傾向於獾得家人較多的卑順回應。研究者對於儒家倫理規範、父子軸假說、人際互動法則、家庭運作模式的意涵,也加以討論。

參考文獻


(1997).Circumplex models of personality and emotions.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entler, P. M.(1983).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EQS, a structural equations program.Los Angeles: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
Carson, R. C.(1969).Interaction concept of personality.Chicago:Aldine.
Cook, W. L.(1993).Interdependence and the interpersonal sense of control: An analysi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
Fiske, A. P.(1991).Structures of Social Life: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Human Rel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被引用紀錄


李品蓁(2009)。「關係─服務」內涵相關性之研究-以服務業為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09.00033
王淑君(2014)。老人居住在安養護機構之家庭互動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4.00170
趙梅櫻(2011)。新移民婦女母職與其青少年子女親子互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1.00006
劉依鷺(2010)。成人活體肝臟捐贈者決策與捐贈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412
趙小瑜(2006)。家庭照顧體系與家庭協商過程之初探--以失能老人照顧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1042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