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207.221

摘要


明清兩代,御窯廠皆設於景德鎮,成為全國瓷業中心。唐英自雍正六年起奉派至此協理御窯廠窯務,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唐窯被譽為清代陶瓷工藝史之高峰,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製瓷史成就的典範。本文乃就唐英其人、製陶成就與窯務管理做分析,研究「唐窯」的之成功因素如下:(一)唐英個人特質、學術素養:唐英為人博聞疆記,勤奮好學,仿古採今,注重考察。其才情高妙,勇於巧思創新。他真心喜愛陶瓷,以陶為樂,兼以負責盡職,事必躬親,對陶瓷製作深具心得。(二)體察民情、革新陶政措施:清代的陶政規制大多由唐英制定。他注重考察,講究仿古採今;體察民情,矜老恤孤,救急解難,深得百姓愛戴,陶匠踴躍任事;堅持公平採買,採雇役匠制,賞勤儆怠,並慎簡朝官,以達政善工勤;又興利除弊,改道裝運,建立次色瓷管理制度、落選御瓷處理方式、設立協造等制度。唐英的個人特質、學術素養,與其體察民情,矜老恤孤,大膽革新的創造精神,改善陶務制度,造就唐窯達到登峰造極之境。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李知宴(1998)。中國古代陶瓷。北京:商務印書館。
唐英、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趙爾巽、楊家駱(1981)。清史稿。臺北市:鼎文書局。
清藍浦、鄭廷桂補輯、傅振倫注(1993)。景德鎮陶錄詳注。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
傅振倫、甄勵(1982)。唐英瓷務年譜長編。景德鎮陶瓷。1982(2),19-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