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40.243
  • 期刊

民國六十年間的明史研究:以政治、社會、經濟史研究為主(下)

Ming Studies in the First Sixty Years of Republican China in Term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A Historiographical Approach

摘要


本文係就民國六十年代以前,中華民國的明史研究之成果,依明代歷史之發展,以問題之研究為中心,加以論述。第一章論述明代史籍之編印與研究,內容有:內閣大庫檔案之整理編印成果之介紹,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明實錄》之經過,《明史》編纂之研究與校補,及其他明史要籍之考證。第二章論述明朝開國史研究成果,內容有:太祖起兵與紅巾之關係,開國以後之屯田、戶籍、田賦、貨幣制度及中央集權、地方統制、恐怖屠殺、新官僚之培養與教化、法律制度等。第三章論述靖難之變與明代對外關係之研究,內容有:靖難之變的形成,建文遜國之考證,明成祖之繼統,明成祖生母問題之考證,懿文太子生母問題之考證,方孝孺之政治學說,南北京建置、漕運,宦官干政與內閣,明朝與蒙古、東北女真、西南邊疆、西北各族之關係,鄭和下西洋,海外殖民與貿易,周邊民族之華化等。第四章論述明代中期社會經濟之研究,內容有:莊田之發展,軍屯之崩潰,戶口之流亡,鄧茂七之亂與佃農問題,海禁政策,朝貢貿易,倭寇之禍,歐人東來與海外貿易,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士本大夫對西洋學術之介紹,白銀之流入與普遍使用,一條鞭法之賦役改革及明代中期以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等。第五章論述明朝衰亡與南明抗清之研究,內容有:明季之黨爭與社盟,流寇之成因與來源,李自成、張獻忠之變,滿清之興起,明清之和戰,滿清之入關,南明之抗清等。最後在結論中,論述民國六十年間明史研究之發展,以史語所成立、七七抗戰、政府遷臺為界,分為四期:第一期為草創期,風氣初開,成果不多;第二期為興旺期,成果豐碩,大師輩出,範圍深廣;第三期為艱苦期,環境雖劣,研究風氣仍盛,且有新問題之討論;第四期,研究環境最好,時間最長,成績雖不如前兩期,然學者皆各有其專門之範圍。

關鍵字

朱元璋 朱棣 孟森 吳晗 李晉華 王崇武 傅衣凌 梁方仲 謝國楨 黃彰健 李光濤

並列摘要


This is a review article on Ming Studies during the first sixty years of Republican China with an emphasis on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Topics discussed are: studies on Ming History sources; Zhu Yuan-zhang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Zhu Di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Ming dynasty; party struggles; peasant uprisings; the rise of Manchuria; and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參考文獻


潘光哲(1998)。郭沫若與《甲申三百年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285-334。
朱東潤(1983)。我怎樣寫作《張居正大傳》的。社會科學戰線。3,132+134+136。
馬楚堅(1982)。明政由治入亂之關鍵。明史研究專刊。5,17-62。
梁啟超編(1963)。中國六大政治家。臺北:正中書局。
熊十力(2007)。韓非子評論.與友人論張江陵。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陳冠辰(2013)。明清時期于謙的形象演變與民間信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30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