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192.247.185
  • 期刊

沉淪與顛覆的背後-試論葉兆言小說《花影》與〈去影〉的墮落與掙脫

Behind Perishing to Overthrow: On Ye Zhaoyan's "The Flower's Shadow" and "Goes to the Shade"

摘要


葉兆言為中國當代小說家,與蘇童、莫言、余華等崛起於八○年代。這一代的作家歷經工農兵文學與十年浩劫的洗禮,導致他們幾乎與五四以降的文學斷裂,但實際上是透過既虛構而懷舊的手法,留下繼承五四的痕跡。自「五四」的促動下,「民主」與「科學」便成為中國社會改革的主要命題,此時期新興的知識分子均要求中國必須打倒封建文化,國家才得以維新。同時,社會的變動也影響了新文學的觀念,如1921年在北京成立的「文學研究會」,便強調文學必須走向「為人生」,並以研究「人的生活」為實踐方向。在葉兆言的作品中,《花影》是採取懷舊和虛構的方式呈現,而〈去影〉彷彿是他少年時期的社會寫照。雖然他的寫作目的,並不諱言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創作的興趣,但另一方面也是繼承著五四以降反映封建社會的宿命。作者在《花影》裡,描寫約莫三○年代的中國,一位生於大戶人家的妤小姐,如何透過身體去追尋自己的愛情,可惜命運還是籠罩著父權的陰影。〈去影〉的背景則是一個紅色的文革年代,有關殘障青年與中年已婚婦女的一段情感故事。在這兩部小說的建構,葉兆言並沒有給予過多的主觀情緒或批評。然而在平淡樸實的文字裡,前者是在訴說女性顛覆父權制度的失敗,後者則是說明男性建立自我尊嚴的過程,兩者恰巧也反映了時代所給予他們的苦悶。

關鍵字

葉兆言 花影 去影 八○年代 現代小說

並列摘要


In 80 age Ye Zhaoyan's work, ”The Flower's Shadow” Adopts the way which remembers past times and fictionalizes to present, ”Goes to the shade” is his youth time social portrayal.Concerns these two novel construction, Ye Zhaoyan has not given excessively many subjective mood or the criticism. But In light simple writing, ”The Flower's Shadow” was relating that the female subverts the father right system's defeat, ”Goes to the shade” is explained how the masculine growth with does establish the self-dignity, both had reflected by chance also the time gives their depression.

參考文獻


丁帆(1995)。跋葉兆言的《去影》。中文自學指導。1995(4)
王巧鳳(1995)。揉碎彩虹後的漫溯─葉兆言小說論。山西大學學報。1995(1)
王德威(2002)。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 20 家。臺北:麥田。
佛洛姆孫石譯(2000)。自我的追尋。臺北:志文。
李玲(2002)。中國現代文學的性別意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