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3.188
  • 期刊

《老子》當中「無」的形而上學以及「無為」政治學的二重性

摘要


廿世紀後半葉考古發掘的成果說明,《老子》文本是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的編撰而形成的,因而其中既有一貫的思想,也有相互矛盾的內容。正如郭店竹簡《老子》有甲、乙、丙本一樣,長期以來《老子》有過許多不同的版本,而最接近於現存《老子》的文本大概出現在西元前三世紀秦始皇時代。《老子》通過「有」與「無」的關係來闡釋它的哲學,而孫武兵法的主要特點在於強調「有」與「無」的相互轉化,因而也可以合理的推定《老子》中的哲學工作可能出於孫武時代(是西元前五世紀)或者稍晚一點的時期。在《老子》中,「無」乃是「有」的一可能的形而上學根據。這種以「無」為本的理論推導出了兩種不同的「無為」政治學說:第一種是個人主義的政治學說,它重視個人自然生命的展開和精神自由,並提出了「小國寡民」的共同體理想;另一種是反對以君主為核心的「有為」政治,即試圖以合理的政治制度來否定君主的專制統治,不過該政治模式試圖克服專制主義統治的理性啟蒙而提倡愚民政策。儘管百姓愚昧而君主無為的政治方略也算是一種理想的政治模式,但是由於它要求的不是君主和百姓的主動性而是機器般的盲目性,因而這種政治實際上具有反文化的性質。

參考文獻


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老子河上公注》,作者不明,約出現於二世紀
《老子》廿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卅二章:「道常無名。」四十一章:「道隱無名。」
《老子》廿五章:「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