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74.248
  • 期刊

論《禮記.緇衣》的思維情境

Constructing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the "Ziyi" Chapter in the "Liji"

摘要


〈緇衣〉原為《禮記》中的一個核心篇章,主要通過記言的體式收錄孔子有關德主刑輔、君行臣效及君主修養等議題的言論。自郭店版本的〈緇衣〉與上博版本的〈緇衣〉陸續出土以後,學界愈加重視該文本在儒家哲學史上的意義及其與其他儒家文獻之間的承繼關係。面對這樣一個與我們相隔數千年的文本,解釋者可以採取不同進路對它展開分析與討論,而本文所採取的進路是試圖最大程度的建構《禮記.緇衣》特殊的思維情境,大致分成兩個部分進行論述。一,本文將從方法意識的角度探討《禮記.緇衣》思維情境的構作,其中涉及《禮記、緇衣》在展開問題時所使用的思維方法以及各種思維方法所達到的效果。二,本文將分別從縱向研究及橫向研究的兩個層面討論《禮記.緇衣》文本的「情境融合」,前者關注《禮記》版「緇衣」與《郭店》版〈緇衣〉之間的相異性與相融性,後者則關注《禮記.緇衣》與《論語》中的孔子訓詞之間的互補性與對話性。本文研究〈緇衣〉文本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將其視為一個能夠伸縮自如的思想單位,但此思想單位的伸縮性既不是毫無原則的,也不是以本文作者的意願為轉移的,而是在情境構作、情境處理、情境融合的層層遞進中逐漸加以展現的。

參考文獻


柯佩君(2007)。《禮記‧緇衣》與簡本《緇衣》徵引異同辨析。嘉南學報。33,279-289。
佐藤將之(2010)。戰國早期的「非語言」統治思想以及其與「誠」概念之結合。政治科學論叢。43,53-82。
《中國哲學》編輯部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編(2000)。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上海:遼寧教育出版社。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毛亨傳、孔穎達疏(1999)。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