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44.40

摘要


香港氣象台在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首肯及協助下,於光緒11年(1885年)即提供氣象觀測設備給打狗(高雄)、安平、淡水、漁翁島(澎湖)及南岬(鵝鑾鼻)等海關和燈塔,開始實施簡易的氣象觀測工作,並按月向香港氣象台發送觀測月報。自此刻起,臺灣的氣象事業即正式邁入國際行列。甲午戰爭後,清廷於光緒21年(1895年)依「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自此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政府於明治29年(1896年)3月公布「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官制」,並在半年之內,於臺北、恆春、澎湖、臺中和臺南五個地方分別設立測候所。之後,為了經濟利益、飛航安全及作戰需求,臺灣總督府根據學者和專家之建議,陸續在臺灣建構「平地─高山─海洋」全面陸海空三系統的氣象觀測網絡。目前氣象局共有二十六個綜觀氣象站,大部份就是日治時期所奠定的基礎。本文彙整自清朝光緒年間、日治時期的明治和昭和年代,以及國民政府遷臺至今,中央氣象局和所屬各氣象站當初設置的緣由,以及具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廳舍建築等特色,與大家分享,並共同見證臺灣氣象事業經過130多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關鍵字

海關 燈塔 測候所 氣象站 廳舍建築

參考文獻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https://www.cwb.gov.tw/。
中央氣象局 (2001.2):台灣氣象建築史料調查研究 - 期末報告;委託單位:中央氣象局;研究單位: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 (1999.6):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中央氣象局數位導覽暨訪客服務網站:https://etour.cwb.gov.tw。
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 (2015):氣象局歷史資料室策展規劃。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