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台灣社會,由於觀念較為保守,同性戀者是被歧視的且較無法取得社會大眾認同,受到嚴重的輿論壓抑。近年來,人權意識逐漸抬頭,台灣同性戀者積極爭取平等,也因為社會型態及思想的變遷,同志相關議題不僅可以廣為社會大眾接納,同時也對此提出許多討論。本文是從台灣的同志電影為起點,在台灣的同志電影之中選取了極具代表性的兩部同志電影作品-李安導演的《喜宴》與蔡明亮導演所執導的《愛情萬歲》,從兩部片當中在其對於性別認同及意識形態之於社會脈絡之間做一論述,從電影中分析在劇情裡角色的對白及動作所隱含的符號意義,討論到電影所要表達的想法與社會大眾對此之看法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用理論的方式推演,使人們從台灣同志電影為出發點,來重新定義社會對於同志族群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