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158
  • 期刊
  • OpenAccess

甲殼素合劑在防治洋香瓜白粉病上之應用

摘要


洋香瓜白粉病(Powdery mildew)係由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所引起,其發生於葉、葉柄、嫩蔓等部位,產生白色粉末狀的分生孢子與菌絲,而後漸變為灰色,同時在其上面亦形成黑色小粒點之子囊殼。如病害繼續進行被害葉即變黃而枯落,發生嚴重時全株表面皆覆滿白色粉狀物而呈青白色。在白粉病的防治上,化學藥劑防治一直是農友所倚賴的防治方法,但相關藥劑普遍有形成藥斑、降低農產品品質、動物毒性顧慮及抗藥性產生等問題。鑑於化學防治所造成的抗藥性及病害再猖獗問題,除抗病育種外,世界各國均以各種非農藥防治法來防治本病。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用生物製劑枯草桿菌、木黴菌及甲殼素合劑來降低設施栽培內洋香瓜白粉病之危害,篩選液化澱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CB102-B7、TCB9407、WG6-14、枯草桿菌(B. subtilis)TKS-1等菌株及木黴菌(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 TCTr668)與甲殼素合劑(TCT-LC)進行防治試驗,另以10.5%平克座水基乳劑為對照藥劑。田間試驗結果發現,在發病初期,單獨施用各供試菌株與平克座皆無法有效防治白粉病,添加展著劑施用後則以甲殼素合劑(TCT-LC)防治效果最佳,防治率可達98%,且效果可維持3~4周。各供試菌株與甲殼素合劑混合施用後,可有效降低洋香瓜白粉病之危害,發病率可由90%降至10~30%,分析葉片上液化澱粉芽孢桿菌與枯草桿菌菌量發現,混合甲殼素合劑(TCT-LC)處理者其菌量比未混合者高1~3×10^2 cfu/ml。於洋香瓜白粉病發生嚴重時以葵無露、可濕性硫磺、平克座、80%碳酸氫鉀、水及甲殼素合劑施用於葉片上,以葵無露防治效果最佳,其次為甲殼素合劑,其餘處理則皆無法有效控制洋香瓜白粉病菌之危害,部份藥劑則對植株葉片及新稍造成藥害。由結果顯示,在洋香瓜白粉病發病初期施用甲殼素合劑可有效控制白粉病菌危害。

關鍵字

天然資材 甲殼素 植物保護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atural materials chitosan Plant Protect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