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163
  • 會議論文

要葷也要素:大甲媽祖進香客的飲食

摘要


本文以臺灣香火鼎盛的大甲鎭瀾宮媽祖進香沿途當中香客的飲食來呈現臺灣民眾的小吃,更進一步地,企圖以進香當中要葷也要素的飲食要求,來說明飲食與身體經驗、宗教修練之間的關係瀾宮媽祖進香從光復後的數百人參加,逐年增加到六○年代數萬人,到如今(2005)約十多萬人參加。廟方如何供應如此龐大人群的飲食?事實上無須鎭瀾宮廟方提供,沿途各鄕鎭爲數眾多的媽祖信眾許願供應香客飲食,加上鎮瀾宮友誼廟宇提供的飲食,讓香客不必花費分文,完成八天行程,這些飲食從早期簞食壺漿,到近期的環保碗筷、塑膠打包,從早期的農家粗茶淡飯到近期的養生飲食,反映了臺灣社會變遷進香去程從大甲到新港鎮瀾宮廟方要求民眾茹素,虔誠者進香前三天即開始齋戒茹素,到了新港替媽祖祝壽之後即可開葷,回程則葷食,素食的要求是希望香客準備心情,收斂身心,陪媽祖進香。葷食則是完成祝壽目的之後開放身心的表現。宗教儀式透過食物來約束信徒身心,身心也因爲飲食的改變而有不同反應。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謝玫汝(2009)。宜蘭社區辦桌與地方形塑:以謝總舖師承辦的同樂村社區辦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087
林文琇(2013)。從素食到蔬食--台灣當代素食文化的形成與演變〔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8-22052013084758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