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21.242
  • 期刊
  • OpenAccess

阿根廷魷魚、料理、高雄

摘要


「炒魷魚」是國人熟悉的雙關語,熟悉的多是有年味的魷魚及此語影射的解雇之意,而非魷魚遇熱特有的捲曲(捲舖蓋)特性。此現象代表習慣遠庖廚的現代上班一族對魷魚乾、鮮之別,與其個別意義的不清,所以也就更無從理解當今市面普遍的「阿根廷魷魚」現象。因此本文先就魷魚乾的傳統「珍味」意涵,與其在社會各族群物質、精神層面上所扮演的傳統臺灣味角色,探討此珍味在物質匱乏時代、非常時機使用上反映的價值、意義。由於臺灣海域無魷魚天然的生長環境,又囿於此珍味的社會需求,故在清代、日治時期,乃至光復後均自中國、日本、韓國輸入,足見魷魚乾使用日趨普遍。然80年代後市場開始出現了新鮮魷魚,特別在近來的夜市、餐飲市場或家庭廚房,更見有標榜阿根廷魷魚所生產本文稱之「真味」的夜市味、創意味。與傳統珍味相較,現代真味卻反映出新鮮魷魚生產過剩、常態化使用的意義。真味意義的轉變代表一環扣在地生產、俗民/美食論述的美食場域的形成,進而發展成具美味認同的料理社群。追溯此社群的脈絡演進,以高雄為基地的臺灣魷漁業發展,厥功最偉。

關鍵字

魷魚 料理 高雄 認同 飲食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