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30.82
  • 期刊
  • OpenAccess

平埔文化復振:以高雄六龜頂荖濃部落的觀察為例

摘要


本民族誌以田野調查為基礎,應用Arjun Appadurai《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odernity at Large)的「地方性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locality)概念,來進行高雄六龜頂荖濃部落的公廨與其族人近年來所推動之平埔文化復振的田野現象描述與分析。高雄市六龜區荖濃里是一個由四社熟番為主所組成的平埔族群部落。在歷史遷徙的過程中,四社熟番(平埔族群)於清代時移入此區耕種、狩獵,與原居住在此的其他族群(指山地原住民,如布農族、排灣族等)常有族群衝突。後來陸續又移入了臺灣閩南族群、臺灣客家族群、臺灣新住民(外省族群),形成了一個多元族群的文化地景。頂荖濃公廨,是頂荖濃部落祭祀太祖(祖靈信仰)的神聖空間,此特殊地景,形成他們與其他族群(臺灣漢人、布農族、排灣族)不同的文化區隔,交織著他們族群歷史、社會、文化的意義網絡。本文將以公廨空間與祖靈信仰的實存,來演繹/探討頂荖濃地方性的生產過程。另外,本研究想以近年來當地社區推動許多文化復振運動為例(如夜祭、地方文史組織成立等),探討當地人如何透過這些活動生產Arjun Appadurai的地方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