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1.13.37
  • 學位論文

高齡者臨終意象之探討

Elder's Image of the End-of-Life

指導教授 : 陳端容

摘要


台灣自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十大死因從早年的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性病及癌症,也因此近年來對於安寧療護、預立醫囑等觀念逐漸興起,期望能夠藉此讓人們在面對人生最後一段旅程能夠更有尊嚴,更希望醫療資源能夠得到最妥善之利用。綜觀台灣目前以臨終規劃、善終為主題之研究,大多針對醫護人員或是末期病患及其家屬進行研究,少見以高齡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本研究以滾雪球法蒐集受訪者進行質性研究,共訪談了34位受訪者,藉以了解高齡者對臨終意象為何?在他們的想像裡怎麼樣才符合心目中的善終?並了解高齡者對近年來興起之議題─安寧療護、安樂死與預立醫囑了解程度與態度。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對於臨終的態度,年紀越大者越不害怕面對,且臨終場所也由過去一定要回到家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轉變為醫院或不造成親友負擔之場所皆可,與過去對於臨終之印象有很大的改變。 二、 受訪者大多已提前向配偶或子女表述臨終時處理之方式,與過往避諱不談此話題有很大的差異。 三、 與選擇安寧療護之相關因素包含:性別、出生地、職業以及家人死亡經驗;接受安樂死之相關因素包含:性別、臨終場所、宗教以及慢性病;會事先預立醫囑之相關因素則包含:性別、慢性病與教育程度。這些因素間的組合會對於是否選擇該方式有一定程度之影響。

關鍵字

臨終 善終 預立醫囑 安樂死 安寧療護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培寧(2010)。活得有尊嚴,失智症的安寧療護。聯合報。
方俊凱、賴明亮、呂欣芹、李佩怡等(2007)。照顧末期病患醫師之困境與轉變。安寧療護雜誌,12(4),369-384。
吳美幸(2009)。家屬對病人入住安寧病房的決策經驗。未出版之長榮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雅絢(2008)。醫學中心標準化病人角色規範、利他行為與工作投入之探討:質性資料比較方法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之應用。未出版之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蔡妙娟(2013)。生死教育對經濟弱勢獨居老人死亡態度與預約善終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664
羅耀明(2013)。高齡者參與善終課程後善終觀點轉化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3458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