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235.89
  • 學位論文

論聶豹以「良知」為主的歸寂說建構

On Nieh Shuang-chiang's Ontology: A Construction of "Liang-chih"

指導教授 : 杜保瑞

摘要


本文旨在說明聶豹的歸寂說,並且針對對於聶豹的理論提出的批評與質疑,做一澄清與回應。聶豹歸寂說的理論基礎在於「良知」,聶豹將良知定義為道德的根源,筆者細分為道德欲求與道德直覺,認為此一道德根源來自於人本性中所具備的為善的能力,發而為道德的情感,如同孟子的四端之心。並且聶豹從主體的未發與已發狀態,來說明為惡的可能源自於已發的感官知覺欲望,此一欲望會遮蔽良知,而使人在已發狀態有善有惡的行為。聶豹主張,知覺狀態攙雜了欲望與良知,因此不等同於良知,人應該歸寂返本,回到良知本體的要求,因其為道德的唯一準則。並且從致知──對於良知本體的正確認識,以及誠意──人主體意志的轉正,做為第一義,認為修養工夫應在第一義上,而格物──道德的行為,是良知不受遮蔽而自然有的功用。   對於聶豹良知的批評認為:說知覺不等同於良知,斷除了知覺,也因此使良知無法自然發用;而未發與已發更是割裂了良知本體,使人忽略已發的工夫,而脫略事為只講主靜;並且認為聶豹的致知是向內自致,而忽略了向外推致事物的含意,而格物無工夫更是曲解王陽明的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上,使道德行為與良知脫節。筆者則澄清此四層面的質疑均先從不同問題處理面向,對於聶豹的定義提出質疑,而進一步的誤解了聶豹的修養工夫,聶豹的修養工夫雖側重於回歸良知本體的要求,但並未言要割裂行為,在定義上也不會產生此種結論。筆者欲從對於聶豹的理論建構,以及其與王門後學的理論爭議,以期能做為對儒家理論的入手,認識儒家獨特的道德哲學觀點,並澄清從同樣的價值根源出發,擁有同樣的價值理想,而可能產生的誤解,期能做為儒家內部理論爭論的入手。

關鍵字

聶豹 良知 未發 已發 致知 格物

並列摘要


並列關鍵字

參考文獻


吳可為編校,《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4。
林安梧、傅佩榮〈人性『善向』論與人性『向善』論──觀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

被引用紀錄


陳泰西(2017)。宋明理學中「惡」之來源的探析——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思想為討論重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2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