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200.197
  • 學位論文

學校社會工作師和教師專業合作歷程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

A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rocess between school social workers and teachers - The example of such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 林萬億

摘要


在台灣社會變遷及家庭結構的改變下,台灣的校園問題日益嚴重複雜,也凸顯出學生問題再也無法由單一專業來解決,因此,學校社會工作在這樣的殷殷期盼下進入了校園,透過專業間合作似乎是一個適合學校組織解決多元學生需求的一個方法,但是,從學校社會工作的歷史來看,社會工作與教育工作分分合合的矛盾一直不斷地重現;好像是有需求卻又好像合作得不順暢,因此,為求更深入瞭解兩大專業體系的合作過程及其中有何合作障礙與轉變,本研究試圖以國內學校社會工作與教育兩大專業的合作過程作為研究主體,試圖探討建立專業合作的動態過程、學校社工師與教師對專業合作困境與調適之主觀感受與詮釋,藉此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未來制度建構或專業合作之建議。 由於學校社會工作師與教師建立專業合作的過程為一動態改變、微觀層面的細緻分析,係深入學校社工師與教師兩者的經驗世界裡,去建構從開始、互動、磨合、改變的合作過程,又受到學校場域的傳統風氣影響,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質性研究將世界看成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並試圖發現現象內社會行為有意義的關係及影響,提供研究者與受訪者重新去建構與詮釋過程中的動態改變過程。研究對象係採立意抽樣原則,透過與台北縣學校社會工作督導的聯繫,共與十二名受訪者進行一次的深度訪談,其中包含四位學校社會工作師及曾與其有過合作經驗之導師四名、輔導教師四名。 第四章研究結果依合作過程的歷程來呈現,共區分為五大主題,一為專業合作的開始,研究發現合作需求來自於個案的發生,而合作頻率是極為密切,但又難以具體的數據呈現真實面貌。而為了讓教師與社工師能夠學校是透過內、外在的協助,來促進學校與社工員的媒合。二為專業合作的內涵,探討學校社工在校與教師的合作內涵為何,研究發現依個案及工作重疊程度不同,可分為社工、教師主責及支援與共同進行等情況。三為專業間合作的困境,探討專業間合作的困境為何,研究發現可分為人與環境的兩大不利因素,在人的方面,會遇到「合作態度」、「專業差異」、「專業權威」、「專業知能」、「行政差勤」等困境;在環境方面,則是遇到「學校組織」、「制度設計」的困境。四為合作中的轉機-化險為夷的合作策略,討論當遇到障礙或困難時,社工師與教師如何因應,研究發現社工與教師會採取「澄清和溝通」、「尋求支持和資源」、「自我調適」、「跨專業合作訓練」及「合作過程的反省機制」來因應合作障礙。五為對合作歷程的回顧,探討專業合作的影響及效果,對於專業合作的影響,雙方都有著正面的評價,認為能更深入瞭解、適時提出求助、宣導他人求助、從不合作到合作及教師在專業知能上的提升與彈性出現。而合作效果,雙方認為不只是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也能夠多一分力量。面對如今社會的複雜多變,專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已經在本研究再次被凸顯。 第五章為本研究的總結,重新整理歸納本研究結論,將其整理為一歷程圖。其次針對制度面與實務面兩大層面提出建議,對於制度面的建議包含:一、針對教育主管當局的建議:(一)增加養成教育的多元觀點、(二)學校輔導體制的再建構:包含1.聘任專業人員擔任輔導主任及教師;2.輔導教師角色、工作內容的重新定位;3.建構校內督導系統並整合社工督導、(三)確立學校輔導工作團隊的角色職掌、(四)確立學校社會工作制度;二、針對學校社會工作界的建議:(一)學校實務樣態的重新設計、(二)增強學校內人員的事前教育、(三)學校社會工作制度的倡導。對於實務面的建議包含:一、給學校社工師的建議(一)在職、職前訓練增加溝通技巧的訓練;(二)尋求自我調適的方式及支持系統;二、給專業團隊合作者的共同建議:(一)增強實習經驗的累積與效果、(二)推行跨專業訓練活動,提升專業間能力、(三)合作經驗的檢討與傳承。最後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包括:增加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採行質量並行的研究、未來可持續針對跨制度的研究。

參考文獻


沈慶盈(2004)。台北縣學校社會工作方案之成效極其影響因素初探。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頁67-107。
林勝義(2004)。美國學校社會工作發展之分析。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頁1-23。
簡秀芬(2003)。駐校社工師與輔導教師在學校體系角色分工之探討-以臺北市模式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人本基金會(1998)。跨世紀的約定。人本教育札記,114,頁58-61。
李麗日(2000)。我國國中、國小學校社會工作制度建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孫元泰(2012)。新北市立國民中學辦理高關懷班方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1/NTUT.2012.00327
薛荷芳(2016)。桃園市初任國中導師實施發展性輔導的困境與轉化〔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407
羅汶欣(2015)。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運用於中輟生服務方案之研究-以屏東縣某機構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5.00062
陳香君(2012)。臺灣學校社會工作人員專業知能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451
李奕萱(2007)。學校輔導教師對社工人員介入學校服務之角色期待-以高雄縣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5-30072007112558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