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1.24
  • 學位論文

台灣造山帶二氧化矽地表熱流分布及其隱示

The Distributions of Silica Heat Flow in the Taiwan Orogenic Belt and Its Implication

指導教授 : 宋聖榮

摘要


本論文首次提出以二氧化矽地質溫度計估算台灣之區域熱流。首先,利用此方法計算台灣130處溫泉之二氧化矽溫度,然後將各溫泉10公里範圍內之二氧化矽溫度予以平均並計算其二氧化矽熱流,最後獲得台灣整體的平均二氧化矽熱流大約為110±41 mW/m2,且其熱流值與一般鑽井量測的數值相當。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存在三個地熱異常區分別為位於宜蘭清水地熱區、台東知本和花蓮地區,且這些異常熱流分布的區域與台灣弧陸碰撞下呈現的不同地體構造區有關。其中,花蓮地區的二氧化矽熱流值約為80 mW/m2,這可能與菲律賓海板塊隱沒有相當大的關係;清水地熱區的二氧化矽熱流值約為196 mW/m2,其如此高的熱流值可能與沖繩海槽張裂有關;然而,知本地區熱流值高於201 mW/m2,可能與初始碰撞帶上的深埋再掘起作用正發生於此有關。本論文成功的利用二氧化矽地質溫度計方法重新計算台灣之熱流分布,並且建構了此區域可能的熱構造。另外,根據地表熱流的分布及核飛跡年代估算台灣南部侵蝕和抬升作用下的速度,其中南部橫貫公路和知本一帶侵蝕和抬升作用下之速度各別為2.56 mm/yr和3.29-5.75 mm/yr。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江協堂 (2008) 臺灣東北部宜蘭平原淺部地熱水研究。鑛冶,第52期,第2卷,第112-121頁。
江協堂 (2010) 台灣東北部宜蘭平原及龜山島之地熱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06頁。
江新春 (1976) 宜蘭平原之震測。礦業技術,第14卷,第6期,第215-221頁。
何泰源、張淵明、梁建銓 (1997) 地熱對工程施工之影響及其對策研究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共167頁。
吳永助 (1976) 清水土場地熱區及其外圍之地質。礦業技術,第14卷,第12期,第484-489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