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91.51.101
  • 學位論文

《荀子》中「知慮」問題相關概念與論述之研究

A Study of Concepts and Argumentation on Perception(zhi) and Deliberation(lü)in the Xunzi

指導教授 : 閻鴻中

摘要


荀子長久以來皆以「性惡」說聞名於世,無論所持之態度是批判還是同情,過去學者對荀子的評價多半以此說為依據。近代學術興起之後,雖然研究者開始以不同的學科視野發掘荀子思想的價值,但「性惡」說所代表的價值根源問題,仍然是荀子研究的核心關懷之一。以「性惡」說為核心的詮釋角度認為,由於荀子反對「性善」說,又不承認天、人之間存有德性的連結,導致其思想中的道德、禮義等論述,皆失去了價值根源。於是荀子思想也往往被解讀為重視權威以及客觀精神的體系,人只能憑藉著外在客觀規範的形塑與約束,才能夠從事道德行為而不具有主觀活動與創造的能力。 本文的寫作宗旨,即企圖改從人的「知慮」能力而非「性惡」說為核心,重新思考荀子思想中人之「知慮」與道德、規範彼此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在此過程之中,接續討論價值根源的問題;另一方面則希望將討論重點,重新聚焦於人所具有的能力之上,藉此呈現荀子思想中人所具備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以回應上述以「性惡」說為核心所延伸出的詮釋觀點。 所謂「知慮」,指的是人心之中所具有的認識、評估、思考、判斷等種種理性能力。本文藉著逐一分析人之「知慮」與事理、行為、禮義之間的關係,指出荀子的思想之中,無論是價值根源、道德行為,還是禮義文明之創造,都與人的「知慮」能力有關。荀子雖然主張「性惡」,但並不因此而否定人的價值,相反地他試圖從人的「知慮」能力,經由對事理的深刻認識,以及對事物的通盤思索,來建立價值根源和道德行為,以及文明規範創造的可能性。因為擁有此「知慮」能力,在否認「性善」以及「天人合一」之後,荀子思想中的人才不至於淪落為只懂得依據本能情欲衝動行事,非要外在規範的約束或價值灌輸,才能夠有道德行為的動物性存在。也因為有此「知慮」能力,在強調師法禮義之餘,荀子思想中的人仍然具有主動性與創造性,因而能夠保有價值與尊嚴。因此只從「性惡」以及客觀精神之一面來理解荀子,可能還無法展現其思想的全貌。本文的研究,即希望可以透過對「知慮」能力的討論,填補客觀精神之外的部分空白。

關鍵字

荀子 價值 道德 禮義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Xunzi zhi l&uuml perception deliberation morality

參考文獻


伍振勳,〈「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臺南),頁1-30。
張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臺北),頁175-217。
劉振維,〈荀子「性惡論」芻議〉,《東華人文學報》第6期(2004,花蓮),頁57-92。
周德良,〈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臺北),頁135-164。
佐藤將之,〈漢學與哲學之邂逅:明治時期日本學者之《荀子》研究〉,《漢學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2007,臺北),頁153-18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