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50.1
  • 學位論文

《莊子》<齊物論>、<人間世>、<德充符>有關心的譬喻

Metaphorical Conceptions of the Heart-Mind in the “Qiwulun”, “Renjianshi” and “Dechongfu”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指導教授 : 魏家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傳統的譬喻理論把譬喻看作是語言的修辭,也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手段。這種觀點將譬喻的範圍限在文學,角色則是點綴和修飾。新的觀點認為,生活與思維的基本層面很重要的是譬喻性的,譬喻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我們思維、語言、行為,甚至歷史、文化的基礎。它是建構在研究人類心智和語言的認知科學、語言學所發現的證據上,並從此觀點漸漸產生當付譬喻理論。本文在此觀點上,主要應用「當付譬喻理論」相關的研究方法,重新理解並詮釋莊子在《莊子》<齊物論>、<人間世>、<德充符>第一段分別出現有關心的譬喻,因而得到一些重要的譬喻蘊含,挖掘並豐富文本的意義。 第二、三、四章運用所有譬喻理論的細節對這三大段文本進行詳細的分析,找出其中三個重要的、具體的心的譬喻概念-常心為止水、心是容器(虛空的空間)、心是某種樂器(天籟),並說明作者在使用這些譬喻時的理由、取捨的原因和譬喻思維如何具體運用。 第五章則整理這三段文本自身的與彼此之間的整體相合性。藉著更底層、更抽象的「休」面向,三大譬喻概念彼此有別的三個基本面向「虛」、「靜」、「無為」成為整體相合的。莊子在這三段對話中所表達心之深層的譬喻結構,即二三四章所分析的五個譬喻概念,是整體相合的。

關鍵字

當代譬喻理論 常心 止水 心齋 死灰 三籟 天籟

參考文獻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硏究》,台北 : 文津,1992。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 : 五南,1993。
Lakoff George & Mark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被引用紀錄


沈婉霖(2013)。《莊子‧內篇》語言詮釋--以〈齊物論〉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249
何儒育(2016)。論《莊子.德充符》之創傷療癒清華學報46(1),1-40。https://doi.org/10.6503/THJCS.2016.46(1).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