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221.163
  • 學位論文

閱報行為與族群認同的關聯性

指導教授 : 張茂桂

摘要


在已知族群背景是預測族群認同重要變項的前提下,報紙為台灣社會中與多數人口直接接觸的主要媒介之一,過去為政府所限制與操控的平面媒體,在進入民主化階段之後,在族群關係相關議題媒介框架的使用與報導上,似乎強調的多為相關事件非藍即綠與非中即台等異質分化面向,在這些過程中,主要報社多有自身的黨派偏好與政治立場,在這種情況之下,作者想要知道閱報行為是否也會對族群認同產生作用。 關於研究方法,作者所採取的為經驗分析研究途徑,所使用分析資料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於二○○○年執行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一次調查計劃」。 就「族群認同」定義而言,「族群認同」是關於個人敘事,如何和族群集體敘事,取得某種程度的連結與共構,以及是否能取得相互支持與道德力量。 「族群認同」的測量,作者採用的是台灣多數研究所使用的自我認定方式,在本文中,本文關心的重點在於明確的台灣人族群認同是否存在,因而模型所使用的反應變數調整為二元反應變數,重新編碼後僅餘「明示的台灣人認同」與「混合與中國認同」兩個選項。 關於報紙品牌,依照文獻檢閱結果,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等三份主要報紙在族群認同或政治立場的相關研究中屢屢成為關注焦點,重新編碼後成為「其他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四個選項。 至於閱報頻率,由於分類過多會造成資料測量的困難,重新編碼後成為「每天皆會閱讀報紙」、「每週會閱讀報紙兩到三次」、「每週閱讀報紙一次或更少」與「從未閱讀報紙」四個選項。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在進行基本問題研究前,針對報紙品牌與閱報頻率兩個獨立變數,作者將進行社會背景與社會心理分析以發現其所表現的社會人口特性。 關於閱報行為的社會背景與社會心理分析,作者所採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兩兩相關的卡方檢定。 而在進行族群認同研究時,作者同時考慮的是族群背景與閱報行為兩組獨立變數的作用,在這裡即為族群背景、報紙品牌與閱報行為三組變數指標的作用,作者所選定的依賴變數則為族群認同,經轉化後成為明示的台灣人認同發生條件機率,以此進行LOGISTIC迴歸分析。 首先,在分析閱報頻率與報紙品牌的社會背景與社會心理面向時,依照文獻檢閱結果,作者考慮的是閱報頻率與報紙品牌兩個變數和性別、年齡、族群背景、教育程度、政黨傾向、族群認同與統獨傾向七個變數間的關聯關係,所得研究發現如下: 一、閩南人與外省人族群背景者,相對客家人背景者,閱讀中國時報可能性相近;客家人與外省人,相對閩南人背景者,較可能閱讀聯合報;閩南人,相對客家人與外省人背景者,較可能閱讀自由時報。 二、親民黨與新黨支持者,相對於其他政黨認同者,較可能閱讀中國時報;而支持國民黨、新黨與親民黨者,相對於其他政黨認同者,較可能閱讀聯合報;民進黨支持者,相對於其他政黨認同者,較可能閱讀自由時報,值得注意的是親民黨與新黨支持者較可能閱讀中國時報而非聯合報,相對的,聯合報的消費群的政黨支持傾向分佈較中國時報更為廣泛,惟自由時報則仍侷限於傾向支持民進黨的群體。 三、中國人認同與台灣人認同者選擇閱讀中國時報可能性約略相近,中國人認同者較可能閱讀聯合報,台灣人認同者較可能閱讀自由時報。 四、支持統一者較可能閱讀中國時報,支持統一與維持現狀者較可能閱讀聯合報,至於支持獨立者則較可能閱讀自由時報。 五、二十至四十九歲年齡層較可能每天皆會閱讀報紙,五十至六十歲以上年齡層較可能從未閱讀報紙。 六、高中職與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者較可能每天皆會閱讀報紙,小學以下教育程度者較可能從未閱讀報紙,相較於其他媒介,報紙本身是具有較高接觸門檻限制的媒體。 關於模型的設定,首先作者所要進行的是以族群背景、閱報頻率與報紙品牌為獨立變數,以族群認同為依賴變數的模型設定,在這個過程中,作者須先找出含主作用與互動作用的最適模型,經過評估後最適模型為含有族群背景主作用與報紙品牌閱報頻率互動作用的模型為最適模型。 關於模型的分析結果,在控制其他變項的條件下,族群背景對個人族群認同的作用是顯著的,其中閩南人較客家人可能獲得台灣人認同,而客家人又較外省人更可能獲得台灣人認同;閱報頻率和報紙品牌選擇的互動會對族群認同產生作用,即閱報頻率對於表現台灣人認同的作用,同時也受到報紙品牌選擇的影響,如每天閱讀自由時報會使讀者表現台灣人認同的可能性大增,而每週閱讀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兩到三次卻會使得讀者表現台灣人認同的可能性大減。

關鍵字

族群 族群認同 報紙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newspaper

參考文獻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4:75-118。
陳東升與陳端容。2002。〈跨族群政治討論網絡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台灣社會學》4:119-157。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章英華,2000。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一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徐永明與范雲。2001。〈學作台灣人:政治學習與台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台灣政治學刊》5:3-63。

被引用紀錄


陳尹柔(2016)。鄭南榕的文化記憶與媒體建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18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