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97.157
  • 學位論文

穿越界限:「賽博歐格大學」初探

Border Crossing: Exploring "Cyborg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 闕河嘉

摘要


本論文假設傳播科技融入大學生活後,這些生活經驗會使學校的成員同化為與科技結合的賽博歐格(cyborg)。因此,本文以Donna Haraway的〈賽博歐格宣言〉(cyborg manifesto)為基礎,去檢視校園科技為學校帶來的影響,從中去描繪人類與科技密切互動下的大學生活,並去探索虛實交置下那種不穩定的主體。 賽博歐格在Haraway的定義中是一種機器(machine)和有機體(organism)的混雜體(hybrid),因此可將其視為人類與科技複合的一種樣貌。電話、電腦、網路等傳播科技與人類的密切互動,便為「人類」的概念提出重新界定的必要,因為我們不再是純粹生物構成的人,而是與科技合而為「一」的賽博歐格。 電腦與網路這些新科技不單只是以中央運算單元(CPU)為核心所組成的高速計算機,更造就多層語言系統所構築的符號場域。從僅供電腦辨識的低階程式語言,到人類可以解讀撰寫的高階程式語言,再從命令列到文書處理器中的普通文字,正是由這幾種語言符號的疊床架屋而構成虛擬空間。而當人們進入由電腦、數據機和光纖電纜組成的網路世界後,便化身為這些語言或符號所表徵的物體,不再有固定的位置,不再處於現實世界中某個固定的物理地點,而隨著境遇的不確定而相應地一再重建。當今的大學校園便具有許多介面,使教職員與學生們進入這種多層語言系統的符號場域,化身為某些語言符號所表徵的物體。 然而賽博空間中的主體始終是漂浮的,不像在現實生活中起碼還具備一個可停泊的身體,但即便是這個身體,在先進的外科手術下,也成為一個個能夠被分割替換的元件組合體,使得人與科技能夠以矛盾的方式相互結合。Haraway便藉著超本文式的賽博歐格書寫,超越現代性中各種身分認同彼此矛盾衝突的困境,並重建一個多重、差異、多元的後現代主體:一個主客體及主體間邊界模糊、虛擬與真實交織,並具備後現代破碎、不確定及多重自我的混合主體。透過這些諷刺、矛盾的並置,去瓦解原有的秩序,創造並建構一個全新的空間。運用到校園當中,這意味著學校中既有的關聯性將會改變,亦即師生間的關係、學生的學習過程等將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原有的上下階層的線性關係,會因為超本文這種電子書寫模式而以另外的秩序表現。 於是,網路書寫最大的意義,便在於讓這種後現代主體在虛擬真實的賽博空間成為現實,促使主客體界限和主體間界限的消解和交織,推動主體成為賽博歐格。雖說笛卡兒式主體在主客體二元對立的世界中佔著支配地位,但網路書寫卻消解了這種現代主體的中心位置,反倒將自我分散到世界中,進一步導致自我與電腦、自我與網路的結合,因而重構了自我本身。透過網路上的各種書寫模式(互動模式),將其調整組合後便能夠呈現出某些層面上的自我。 因此,我在本論文中便使用介面、超本文、以及虛擬真實等三個概念,在當今大學校園的範疇中呈現這種動態的賽博歐格主體。所以我們能看到許多的介面帶領我們超越真假,運用超本文再創新的本文,並在虛擬真實中再建自我,以這些模式運作的大學基本上便是一所賽博歐格大學。

關鍵字

賽博歐格 主體性 認同 介面 超本文 虛擬真實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Cyborg Subjectivity Identity Interface Hypertext Virtual Reality

參考文獻


尤美琪. (2002). 超本文的歧路花園: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 資訊社會研究, 2, 1-28.
陳恆順. (1997). 台灣大學遠距教學先導系統. 遠距教育, 1, 11-14.
Baudrillard, J. (1983).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In H. Foster (Ed.), The anti-esthetic. WA: Bay Press.
Baudrillard, J. (1995). 通訊狂歡. 中外文學, 24(7), 31-41.
黃靖棋. (2004). 網路任務小組討論成效之研究: 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