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4.104.173
  • 學位論文

感性與理性:外省族群意識、民族認同與國家想像

Emotional and Rational: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e Imagination of “Waishengren”

指導教授 : 張佑宗
共同指導教授 : 周嘉辰(Chia-Chen Chou)

摘要


「認同」在台灣特殊的歷史脈絡中呈現出特殊的風貌,長期為學界和輿論所關注的問題。族群和世代被視為台灣重要的社會分歧,對外省族群的刻板印象常為自認是中國人、支持國民黨和統一;然而,在距離1949年已近70載的今日,歷經台灣民主化等政治社會脈絡更迭,外省第二、三代對自己的身分認知是否出現變化?為進行深入的代間比較,同時考量認同問題的隱私性及複雜性,本研究以滾雪球方法找到10組「外省家庭」(包含7組三代家庭和3組兩代家庭)為受訪單位,以深入訪談法探詢三代人的族群意識、民族認同與國家想像,並以認同的感性論與理性論為解釋框架,對訪談結果做歸納和分析,以求了解外省族群三代間的認同差異。 本研究主要發現有三:第一,外省族群意識從「大陸人」漸移至「台灣人」,其中第一、三代是理性的,前者奠基於語言及渡海來台的事實,後者奠基於爺爺輩身分的事實,而第二代同時存在大陸人間的血緣、歷史、文化連結與和台灣人的生長環境、生活經驗連結,出現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第二,民族認同與國家想像出現感性和理性的消長,感性的「中華共同體」框架存在在第一代和第二代身上,但部分第二代意識到外國人口中的「中國人」即為大陸人,為求團體地位,亦浮現理性的「台灣人」認同,到第三代僅剩下理性的台灣人認同框架;第三,思考主體由「中華共同體」到「台灣」,這表現在「中華民族」意涵的限縮與窄化、身分重要性轉變與國家想像主體等三個層面之上。 本研究為求得受訪者真實的想法而採用滾雪球抽樣法,產生樣本代表性與推論性不足問題,因追求準確性而影響外部效度,盼未來能以更多個案驗證研究發現。另外,本研究結果是否可作為移民認同的世代差異的基礎,認同在世代轉變的過程是否能適用於台灣新住民?為後續研究可持續關注的議題。

並列摘要


“Identity” in Taiwan shows its diversi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It is concerned by not only researchers but people. Ethnicities and generations are regarded as vital social cleavage. The stereotypes of “Waishengren” in Taiwan is that they label themselves as Chinese, support for KMT and political unification. However, as time goes by, has it changed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identity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Waishengren” in Taiwan, I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 of 10 families by snowballing. With the framework of emotional and rational, the study aims to realize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e imagination difference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Waishengren” in Taiwan.

參考文獻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5(2):89-140。
石之瑜、姚源明(2004)。〈社會科學研究認同的幾個途徑〉,《東亞研究》35(1):1-36。
林佳龍(2001)。〈台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217-266。台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