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92.1.156
  • 學位論文

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團體權利

Group Rights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指導教授 : 江宜樺

摘要


這是個多元文化的時代,也是多元文化主義的時代,當代的台灣社會沒有與這個時代潮流脫節,也具有族群、移入配偶與勞工、性別、或性取向等多重的歧異性。從多元文化這個字詞的內涵,以及現實世界中多樣差異的存在出發,藉著討論包涵社會團體與特別權利這兩個元素的主題,也就是團體權利,本文希望能釐清這個概念在現實上與規範上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希望瞭解團體權利對平等這項價值的效益。 如果平等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同等的道德價值,應當被同等的尊重,獲得同等的關懷與重視,則一視同仁、相同對待這項作法並不足以滿足這個價值。因為我們所處的世界並非扁平、齊一,而是立體且充滿著多樣歧異的環境。因此促進平等的方式應該是依據每個人的不同需要,給予相應的對待。與許多人的理解相反,差別待遇並非歧視,反而是實現平等的正確作法,這正是差異政治主張賦予社會團體特別權利的理由。 抽象的說,社會團體顯現人類生活的非自願性質,每個人都沒有選擇的被投入他所處的文化傳統或社會結構位置。相同文化或結構位置相近的人分別構成文化團體以及社會結構團體,前者像是原住民、少數民族,後者則範圍寬廣包括性別、身心障礙者、階級、同志等等。不同社會團體會因為他們的文化特性或是結構位置而有不同的需要或是機會與限制,因此需要以差異政治來對待他們。通常,賦予特別權利的動機是消除弱勢團體所受的不義。不正義包括了剝削、邊緣化、無力、文化帝國主義、暴力、輕視、污名、負面承認、物質剝奪還有支配、排除等等種類,可以分為經濟、文化與政治三種不正義,相對的矯治方式則分別是重分配、承認與政治包含。然而在理論的鋪陳闡述之外,團體權利在現實上要如何實踐與應用?由於每個社會團體的處境不同,所需的對待也就不一樣,實際的情形十分錯雜,很難從理論上預先做判斷,因此除了在規範與理論上證成、分析社會團體和團體權利的意義與內容之外,還需要帶著這些主張,進入實際的政治過程做出集體決定。 民主國家中的政治過程是一個鬥爭、或說競爭的過程。在國家的架構與時間的脈絡之下,在公民社會的場域裡面,公民們各自聯合起來,參與政治,或者說進行政治活動,這些活動包括理性溝通、政治教育、組織、宣言、辯論、動員、示威、議價、遊說、競選、投票、募款、腐敗、雜務、統治這十五項。由是,鬥爭的各方進入延綿循環的鬥爭過程,而制訂出包括團體權利在內的各種協議。如果說,人在社會團體的位置和這個位置所帶來的不平等地位,都顯現人類生活的非自願性質,則在政治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做出促進政治的決策,達成團體權利的協定,則顯示人具有積極主動的行動能力,能夠克服不平等的政治與社會條件。

並列摘要


In modern times,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cultures within and between societies has been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Normatively, how should people deal with this diversity? I suggest that policies and laws should attend and affirm the differences which were to a large extent ignored even suppressed by the prevailing arrangements of politics, cultures, and economics, namely the ruling norms.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demands that social groups unfairly disadvantaged or burdened, such as race,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indigenous peoples, national minorities, immigrants, disability, under the ruling norms and the entailing arrangements be offered group rights. The injustice disadvantaged groups suffered can be sort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cultural, the economical, and the political, and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re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inclusion. These normative considerations and appeals, however, can only be realized or specified after people finish the political process, i.e., to make concrete decisions through communicative, competitive, and even confrontative engagement by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positions with differing perspectives, principles, and interests. As the normative proposals, this political dimension of group rights is also indispensable to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a 〈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個理論與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學》第一期,頁183-239。
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2002 《流離尋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Richard Rorty,” Critical Horizon 1(1):21-28.
2005a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

被引用紀錄


朱淑娟(2007)。台灣社會跨國社群電視媒體使用初探 ───以「台灣媳婦」節目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2fYZU.2007.00097
黃尚文(2006)。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2692
李佳芸(2008)。弱勢團體在政策制訂過程中的角色研究—以樂生療養院拆遷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2708200817540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