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81.211
  • 學位論文

閱讀中國:《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 1832-1851)與新教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及書寫

Reading China: The Chinese Repository and Protestant Missionary Understanding and Writing on China

指導教授 : 黃進興
共同指導教授 : 古偉瀛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新教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及其為預設讀者所建構的中西往來模式,從而審視十九世紀上半葉,中西文化競爭、互動關係。 本文的論點是,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與論述,既是傳教士對中西往來現實處境的回應,同時,透過書寫與傳播,也影響了實際的中西文化關係。基本上,整篇論文的討論大致依循著兩個線索進行:其一是傳教士從在華的實際活動中,認知、理解中國。但要強調的是,無論傳教士是透過實地觀察或閱讀行為認識中國,他們並非只是被動地承載、反映所處環境的訊息,而是基於預設關懷主觀地詮釋、理解中國。換言之,傳教士不僅是以歐美政治意識、基督教文化價值觀詮釋中國,同時也基於改變中西往來模式、實踐在華傳教目標的現實關懷理解中國。其二是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對於傳教策略與實際中西互動關係的影響。雖然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與論述,未必反映了現實,但透過書寫與《中國叢報》等傳播工具的運用,都形塑了讀者所認知的真實,進而影響實際的中西文化關係。 全文共計四個章節,第一章作為背景,從中西往來、互動模式,討論傳教士如何理解在中國傳教的現實處境,同時採取什麼策略回應之。第二章,探討傳教士基於改變中西互動模式的現實關懷,如何藉由《中國叢報》的傳播作用,形塑西方讀者對中國的理解,與對中西互動模式的認知,進而激勵西方社會參與開放中國門戶,以實踐在華傳教的目標。第三、四章,我把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放在中西文化遭逢場域中討論,以考察其對中國的理解與定位,如何影響了傳教士在華實際宣教活動所採行的策略;同時,也將從傳教士採行的策略,檢視中西文化的競爭、互動關係。第三章,討論傳教士從天朝觀的脈絡,理解「夷」字意義,傳教士對「夷」字的理解,藉由《中國叢報》的傳播,建構西方讀者何種對中西互動關係的認知?同時,在面對中國讀者時,傳教士採取何種策略,對抗中國人的天朝觀,以證明外國人在華存在的合理正當性?第四章,考察鴉片戰爭後,在獲得在通商口岸合法傳教的權力後,傳教士在華傳教的情況。本文從傳教士關於God中文譯名之爭論為切入點,嘗試指出鴉片戰爭後,在華傳教活動未必就勢如破竹、風行草偃。 本文關於《中國叢報》的探討,是以該刊為切入點,觀察在傳教士有心操作下,《叢報》所傳遞的中國知識,建構了讀者對中西往來模式的理解,同時,像催化劑般,推進、加速了中西互動關係的轉變。雖然《中國叢報》無法為我們展示讀者想像中國的多元樣貌,但透過將此一刊物放在中西文化互動脈絡下考察,可以讓我們瞭解,作為閱讀中國讀者的傳教士,基於改變在華現實處境的預設關懷而理解出的中國樣貌;另一方面,作為建構者而言,傳教士運用《中國叢報》,形塑讀者對中西文化關係之想像,進而激勵讀者改變實際的中西互動模式。而傳教士在建構各式論述以合理正當化在華傳教活動的過程中,中西關係不見得純然由西方、基督教文化扮演著單向宰制的角色,而中國文化也未必只能被動抵抗,中西文化關係,更多的時候是相互排斥卻又互相滲透、彼此競爭卻又相互依存。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林治平主編,《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宇宙光出版社,1994。
Rubinstein, Murray A., “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Thought in China, 1830-18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1982)。
Rubinstein, Murray A., “Go Ye Unto the World:the Defining of the Missionary’s Task in America and China, 1830-18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1981)。
Rubinstein, Murray A., “The Northeastern Connection:American Board Missionar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of Opinion Toward China, 1830-186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1980)。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

被引用紀錄


林正慧(2013)。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938
楊淑嬪(2008)。近代中國教會史知識本體建構方法之研究: 以二十世紀初The Chinese Recorder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10153
陳瑩真 (2013). 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以郭士立(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為中心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064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