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7.65.102
  • 學位論文

依違於中心與邊陲之間:臺灣當代菁英女同志小說研究

Nestling in-between the Center and the Margins: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Novels of Lesbian Elit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 梅家玲

摘要


九○年代的同志運動向來被視為臺灣社會解嚴後去中心、多元文化現象的一環,而同志文學隨之鵲起,自然成為當時情慾現身、性�別認同的最佳載體,同志運動與同志文學彷彿相輔相成;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過往的研究亦多以外部異性戀環境對於同性戀者的壓迫為思索中心,較少注意其中的細部脈絡與其他外緣因素的交涉影響。 本論文由此切入,以九○年代同志文學高峰期的女同志文學代表作品為探討中心,往前尋索同志運動以外的其他外緣因素,發現八○年代初起的臺灣婦女運動以及當時女性文學中的菁英女校情誼,其實與後來九○年代的女同志文學遙相呼應,亦即,當時婦女運動中以「傑出職業女性」為號召的菁英認同,與伴隨相生的臺灣女性文學場域,濡染了八○年代女校小說中的女性意識,進而滋養了如同朱天心在《擊壤歌》中所流露出的菁英認同下的女女情愛;然而,由於當時作品中的女女情愛多仍隱藏於菁英認同的表象之下,也讓書寫女女情愛的小說作品在發展開端之時,便顯得相當菁英而壓抑,身體與性皆為不可觸碰的禁忌,彷彿純情「童」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九○年代以T為敘事主體的文本,在八○年代前後的校園女女情愛小說中,無論是朱天心的《擊壤歌》、〈浪淘沙〉,李昂的〈回顧〉,陳燁的〈彩虹紋身〉或是曹麗娟的〈童女之舞〉,皆呈顯出以婆為主體位置出發的校園T、婆女同志文化,且其以菁英認同、略過愛慾身體的女女情愛形式,迴避尖銳的性向認同。 九○年代以後,隨著大學菁英女同志在九○年代前後逐漸浮出地表,以及解嚴後臺灣社會氛圍的鬆綁,女同志則企圖進一步以菁英位置博取主流社會的認同空間,由原來躲藏在女性主義中的女女情誼漸次推至女同志認同,深入純女性空間的女同志情愛書寫;例如林黛嫚與邱妙津在1988年發表的短篇女同志小說〈並蒂蓮〉、〈囚徒〉、〈臨界點〉中,即以菁英女同志T的潛藏愛慾大膽現身,其中流露出來的菁英價值認同以及身為女同志T的邊緣愛慾,彷彿已具有革命前期「現身即犧牲」的悲烈氣氛。爬梳臺灣九○年代的女同志小說,可發現除了明顯延續第二章所論述的婦運脈絡與女校敘事下的菁英女性觀點,在九○年代主要的女同志小說作家的作品,如邱妙津的《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張亦絢的《最好的時光》、《壞掉時候》,以及曹麗娟的短篇〈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等,都可以看到這種菁英主義的呈顯,且又進一步地推展至女女愛慾與同志認同,其中,邱妙津的作品可說拓深了女同志文學的內涵,將女同志文學帶至一個超越當代的高度;與張亦絢、曹麗娟的作品相較,邱妙津並不直接談論女同志認同或女同志文化圈的氣氛等等,而是直接展示了菁英女同志幽深複雜的愛慾心靈與文化位階的辯證,而這種極具渲染力又富對號入座可能的書寫方式,遂使邱妙津筆下的菁英女同志「拉子」成為臺灣菁英女同志族群的集體認同。 兩千年,在九○年代悲情壓抑的氛圍之後,臺灣女同志文學逐漸走出多元的道路,有了延續與轉變的契機。無論是已成名女同志作家的持續耕耘,又或者是延續九○年代悲情女同志文學、力圖「再見」拉子般的續貂之作,都分別演繹出兩千年後,延續�部分延續九○年代式的憂鬱女同志書寫的跨時代轉折;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在網路普及以後,女同志網路場域所造就的集結方式、集結群眾的質變,乃至於後來女同志大眾文學出版社的崛起,則逐步揭示出兩千年後臺灣女同志文學書寫從菁英到大眾的轉向,而這樣的轉向與質變其實也可說是從側面照映出九○年代同志運動的初步成果,即在社會風氣漸開、女同志族群能見度(特別是T)逐漸提高之後,臺灣女同志文學的作者與讀者都不再如同過往般,僅僅集中於特定的菁英女同志族群,映現出現今臺灣的女同志文學儼然已具有跨族群、跨階層、跨文類的能量,若能有更多創作者、研究者的加入,持續耕耘,可望在九○年代菁英「拉子」式的女同志文學經典後,再造新的時代風潮。

關鍵字

性別 女同志 階級 空間 女校 邱妙津 朱天心 張亦絢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gender lesbian class space Miao-jin Qiu Tien-hsin Chu Yi-Hsum Chang

參考文獻


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谷風,1988。
何春蕤,《豪爽女人》,臺北:皇冠,1994。
劉亮雅,〈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回顧與展望〉,《思想》8,2008年3月,頁123-130。
劉杏元、黃玉、趙淑貞,〈當性別遇見同志:女同志性取向認同發展相關理論探討〉,《長庚科技學刊》10,2009年6月,頁137-154。
蘇偉貞,〈(新)女性的出走與回歸──以八、九○年代《聯合報》小說獎為主兼論媒體效應〉,《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0,2010年4月,頁149-181。

被引用紀錄


巫珮琪(2015)。書寫欲望與主體實踐:以《邱妙津日記》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2fNTHU.2015.004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