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2.115
  • 學位論文

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

指導教授 : 方瑜

摘要


本文屬神話與文學研究的一環,重點在探討作為文學之母的神話,其特質、題材在宋詞中的表現與運用。 第二章從起源、功能與本體特徵三方面,探討詞與神話的相同特質。在起源上,發現神話與詞的起源,從深層看來,同樣是源自本能的脫困意志、叛逆精神與追尋超越的熱情;神話與詞的創作傳唱,在當代社會中,同樣具有巫術儀式的象徵意義與心理功能;神話與詞的敘述,皆展現萬物有靈、生命一體,如戲劇般的世界,而其內蘊也同樣深具原型色彩,不僅反映更深曲矛盾的真實心靈,甚至在象徵高度上,傳釋出人類共通的內在經驗。 第三、四、五章分別探討宋詞中自然神話、神仙神話與他界神話的運用。 在第三章中,發現神話主題在宋代文人的創作下,常發生演變發展甚至顛覆解構,在情節想像、意義詮釋以及意象塑造各方面,詞人可謂創造了更能反映當代現實、普遍心靈的神話。此外,神話的運用,不僅潤飾詞作更超越現實、迷離惝恍的美感,在內蘊深遠無窮的神話意象與靈動多變的詞體形式相結合下,往往亦使得詞作意境更顯幽微曲折、繹之難盡。詞與神話的結合,可謂深化、拓展了彼此的解讀空間。 第四章探討神仙神話在宋詞中的運用。由於脫離了信仰的束縛,宋代文人對於神仙神話也擁有更大的創作自由與想像空間。在神話情節的潤飾改寫、神話意象的顛覆重塑以及對於仙人的嘲弄批判中,同時反映出當代文人輾轉聖俗、徘徊情理之間的矛盾心靈。尤值注意的是,經過本章的分析比較,發現在詞人的內心衝突與詞的變幻形式共同影響下,一般認為在遊仙詩歌傳統中漸趨陳腐的神仙意象,在宋詞中已重新透顯活潑靈動的生命氣息。 第五章探討宋詞中的他界神話運用。他界神話意象一如自然諸神與神仙意象般,多深藏著原型內蘊,在其中反覆鐫刻著人類自古以來追尋美好樂園、建構理想世界的經驗歷程。在宋詞中,詞人透過他界意象的創作吟詠,形塑心中樂土,也在詞中覆刻了從追尋到失落的永恆經驗。然而,宋代文士在詞中所透露的追尋歷程,依然具有其特殊結構,亦即,他們所詠嘆的理想世界並不是遙遠、神秘、未知的他方,而通常是眼前擁有的乃至失落的太平盛世或歡樂時光,因此他們的追尋,並非向未知遠方的探險,而常是熟悉往昔的追憶與耽戀,至於在生活中隨處行樂、捕捉歡愉情味,或模仿仙境構築私人亭園,則是他們對於永恆失落所進行的無意識補償。 本文探討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發現神話運用常亦使得詞本身所具的神話特質更為鮮明展現。比如神話意象的穿插點染,使得詞的敘述更顯戲劇色彩,同時更具有超現實的浪漫美感,而其充滿對立衝突的原型內蘊,也更深化、提昇詞作意境,使得詞作一如神話般,不僅是詞人的主觀抒情,更成為人類象徵經驗的載體。又女性神話的頻繁運用不僅更添詞作動人韻致,詞人亦彷彿正是透過女神意象的形塑與寄情,釋放其內在的陰柔靈魂,藉以平衡現實中的理性與剛強,實具有巫術儀式的心理功能。而具有自由象徵與超越意義的神仙、他界意象,更往往滿足了詞人內心脫困的願望,也使得填詞遊戲更具紓解情緒、表陳願望等超現實的巫術色彩。 在神話與詩、神話與小說之外,本文將神話與文學研究的領域拓展至宋詞,希望神話觀點的引入,亦能為詞學研究開拓新的研究空間。

關鍵字

神話 宋詞 原型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rchetype Myth Sung-Tsz

參考文獻


《牛郎織女研究》洪淑苓著(臺北:學生,1988)
《宋代詩文縱談》黃啟方師著(臺北:商務,1997)
《詞學考詮》林玫儀師著(臺北:聯經,1987)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編(北京:書目文獻,1992)
《詩經評註讀本》裴普賢師著(臺北:三民,1983)

被引用紀錄


楊方婷(2007)。蘇軾文學作品中的「遊」〔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7.00581
佘筠珺(2015)。臨場展演與書寫技藝:社交視域下的夢窗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941
王政強(2014)。王世貞及其弇山園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3110
楊佩螢(2014)。六朝詩「傷春」的連類譬喻〔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2762
黃筠雅(2011)。東坡清曠詞風初探--以月夜詞為考察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103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