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154.103
  • 學位論文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Garden on the Cliff:the Shanghai Literature Field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1942-1945

指導教授 : 梅家玲

摘要


本研究討論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8月戰爭結束這段期間內的上海文學場域。意圖通過對於文學統制狀態、文學期刊、作家作品之間所形成的網絡,考察此一特殊戰時時空下,文學場域的運行及其生態,並解釋某些作家之所以在此一時空下大放異彩的原因,以及此一時期與戰後台灣文學發展上的關聯。在作家方面,尤其注意周作人帶來的影響,以及路易士、關露、蘇青、張愛玲,和若干菁英與通俗的文人群體。在文學期刊方面,則特別注意《文友》、《古今》、《詩領土》、《萬象》、《女聲》、《天地》,並旁及其他報刊與歷史資料。本研究將挪用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論述,著重關係性與反身性思考,將文壇視為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象徵資本等力量角逐交會的力線(lines of force)所構成的宇宙,這些力線意味著不同文學文化生產者採取的策略、結成的聯盟或流派以及所護持的藝術原則。唯有重構這些關係和規律,才能瞭解文壇的運作情況。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唐文標:《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台北:時報,1984)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1976)
游靜敏碩士論文《徘徊於文學與政治之間:胡蘭成研究》(元智中語,2008)
張桂華:《胡蘭成傳》(台北:允晨,2007)
Brook,Timothy. collaboration :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Cambridge, Mass. ;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被引用紀錄


沈信宏(2013)。東亞流動中臺灣文化人的文化身分與位置──以洪炎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407
馬翊航(2017)。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542
劉威志(2017)。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 (1938-1948)〔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6054020

延伸閱讀